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从异质性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一个可在产品层面揭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出口动态行为关系的一般模型。同时基于中国2001—2006年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创新行为对包括核心产品在内的不同出口动态行为存在异质性影响机理;产品创新存在蚕食效应,工艺创新存在规模效应,企业会依据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决定以何种创新实现出口进入;对在位出口产品而言,产品创新将扩大企业面临的蚕食效应,提高在位产品出口退出率,缩短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工艺创新可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产品出口退出率,延长产品出口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异质性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生产率和融资异质性对企业出口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互为条件:生产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融资水平的提高才会促进出口;同样地,融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生产率提高才会促进出口。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与理论假说一致,生产率和生产规模存在双重门槛,融资能力存在单一门槛,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适度水平内,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对出口的影响更显著。系统GMM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综合得分和融资指数等不同融资水平衡量指标下,融资异质性对持续出口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个"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分析产业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发现:除传统的集聚力(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分散力(拥挤效应)外,微观企业的选择效应是产业空间分布的"第四动力"。其作用路径:一是企业层面,给定外部竞争水平,效率异质性可能是"外围"高效率企业向"中心"集聚的"向心力",也可能是"中心"低效率企业向"外围"迁移的"分散力";二是区域层面,给定现有产业空间结构和外部竞争水平,较高的区域平均生产率门槛值促使低效率企业更趋于集聚,以通过"抱团效应"抵消竞争压力;三是产业层面,给定企业个体特征,产业内企业异质性初始程度和边际变化的作用方向是有差异的,既可能是集聚力,也可能是向心力。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空间为产业份额和市场效率的双重"中心—外围"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产品和市场的二维视角,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双重差分PSM方法对出口学习效应进行再验证,考察了多产品出口、单产品出口、多市场出口和单市场出口模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出口模式下出口学习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多市场和多产品出口对企业具有生产率提升效应,但在出口当年不明显,出口后第二和第三年生产率有显著改善,这说明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来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单产品出口和单市场出口企业生产率则没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现实需求下,建设统一大市场是提升城市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2-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生产率的规模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长三角城市群的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具有显著的城市规模异质性;第二,对城市规模高于门槛值的大市场而言,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生产率关系呈现“倒U型”特征,小市场则与之相反。基于此,应正视城市群“虹吸效应”和“涓滴效应”、鼓励城市群内部城市走差别化效率提升道路,以实现城市群发展质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个“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分析产业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发现:除传统的集聚力(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分散力(拥挤效应)外,微观企业的选择效应是产业空间分布的“第四动力”.其作用路径:一是企业层面,给定外部竞争水平,效率异质性可能是“外围”高效率企业向“中心”集聚的“向心力”,也可能是“中心”低效率企业向“外围”迁移的“分散力”;二是区域层面,给定现有产业空间结构和外部竞争水平,较高的区域平均生产率门槛值促使低效率企业更趋于集聚,以通过“抱团效应”抵消竞争压力;三是产业层面,给定企业个体特征,产业内企业异质性初始程度和边际变化的作用方向是有差异的,既可能是集聚力,也可能是向心力.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空间为产业份额和市场效率的双重“中心—外围”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研究了出口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供给潜力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弱化"选择效应"但强化"倾斜效应";而厂商供给潜力提升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强化"选择效应"和"倾斜效应"。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模型估计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结合市场多元化策略研究表明,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加剧造成的出口产品集中化,但出口市场数量存在最优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外贸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出口企业应不断培育核心优势产品,提高自身优势;另一方面,适度开发新市场,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8.
探讨续贷限制对于出口企业的影响,对于全面认识融资约束的微观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文章立足2007年续贷标准改变这一政策事实,基于中国2000-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就续贷限制对出口企业创新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续贷限制不利于出口企业创新的提升,对企业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类专利申请数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第二,这种抑制作用对不同企业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续贷标准紧缩对出口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会因出口企业规模、所处行业、生产率水平以及要素密集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续贷限制对大规模出口企业、制造业出口企业、高生产率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文章的研究拓展了融资约束对于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专利数据库与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构建了企业产品层面和行业层面的进口价值替代变量,并从生产率的角度,对进口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率越高,进口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且这种促进作用只在生产率超过中位数水平的企业中显现。同时,机制检验发现,高生产率企业在吸收进口技术溢出和应对进口竞争时更具有比较优势。异质性分析发现,来自不同研发投入国的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知识产权保护则放大了进口对高生产率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和对低生产率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即使是生产率最低的一般贸易企业,进口也对创新起到了激励作用,而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从进口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易靖韬  蒙双 《财贸经济》2016,(12):85-99
本文探讨了异质性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关系.在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我们构建了企业出口、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结构模型,并通过参数化函数形式建立了计量模型.基于2005-2007年中国电子通信行业的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biprobit、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等模型对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和创新的决策及其联动作用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和出口市场冲击是影响企业自选择行为的异质性因素;投资决策的回报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生产率高的企业会自选择做出该投资决策以获得更大利润.我们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的视角在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中验证了自选择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生产率动态效应,同时对中国出口、创新和生产率的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仅仅依靠外部需求拉动已不太现实,内需市场和内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凸显。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使得外循环经济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中国急切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内需市场予以支撑。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力不足、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次不利于提升制造业部门工资水平、经济金融化和钱生钱逻辑倾向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前中国拉动内需、发展内循环经济的突出体制机制障碍。应采取积级应对当前不利局面、推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转换,积极应对美国打压、培育内需市场为中国高科技发展提供动力,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两个市场良性循环机制等措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use firm-level data on the universe of Italian manufacturing multi-product exporters to test whether demand shocks in export markets lead multi-product exporters to increase their productivity. The main mechanism behind the documented productivity gains is the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cross products within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4, 2014 and 495;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22433, 2016). Intuitively, the increased demand stemming from foreign markets will induce firms to adjust their product mix by moving inputs from low to high productive/profitable uses. We find that these productivity gains are significant and can explain between 1/10 and 1/2 of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相似文献   

13.
黄先海  卿陶 《财贸经济》2020,(4):99-114
本文将产品质量引入多产品企业模型,构建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出口动态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发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促进本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并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总量增加;国外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质量选择效应导致本国出口产品质量被动提升,进而降低本国企业出口总量,加速低质量产品退出。通过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会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产品种类增加,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影响不显著,但是会加速企业旧产品退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存在创新激励效应,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存在明显的质量选择效应。异质性考察发现,与总体回归相比,当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强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增加;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弱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将环境问题置于企业战略层面已得到普遍认同,绿色创新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本文对长三角地区249家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前瞻型环境战略对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过程与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制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企业可以通过积累绿色智力资本和增强吸收能力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通过Bootstrap检验发现,绿色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有积极影响,二者在前瞻型环境战略与绿色创新绩效间有链式中介作用,并在对比中发现链式中介效应与单独中介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研究为企业制定环境战略和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金融体系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系统分析不同金融体系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创新激励效应随着企业创新流程的不断深化呈上升趋势,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创新激励效应呈现“倒U型”趋势,整体上来看,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创新激励效应优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但金融体系结构调整显著存在门槛效应,唯市场导向的结构调整并不代表最优金融结构。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进一步探究金融科技发展与不同金融结构创新激励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明显提升了不同金融结构的创新激励效应,在金融科技的调节作用下,银行主导型体系的创新边际贡献随着创新流程的深化呈现上升趋势,而金融市场的边际贡献却在成果转化阶段呈现下降趋势。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应根据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不能盲目追求市场化;重视金融科技创新的作用,鼓励企业根据创新价值流程匹配多元化融资,确保实现金融资本高效服务实体企业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后,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计算认为中国存在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即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要低。但是测算只是运用了求企业生产率的平均值的方法,这不能反映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整体状况。文章使用2005~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总量法和均值法分行业、分地区计算并比较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从而检验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最后实证检验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规模的相关性,结论显示生产率与企业出口是负相关的,这也是一种检验生产率悖论存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随着企业竞争环境动态性的加剧,企业只有不断整合、构建、重组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近年来,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使得企业间的竞争由个体竞争转变为商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可将动态能力框架扩展到商业生态系统视域,通过对信息空间的搜寻和过滤,锚定企业创新机遇,决定商业生态系统愿景和本企业战略选择。根据战略选择确定资源需求,选择合作伙伴,构建价值网络,获取互补资源,对企业内外部知识和资源进行配置与共享,并保护本企业资源优势,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商业生态系统进入衰退期后,重新寻找新的创新机遇与合作,通过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和不断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传统出版企业应选择加入商业生态系统,通过互补资源、共享知识与协同效应占据网络核心,确立领导地位,通过动态能力的构建和培育来应对外来种群威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The World Economy》2018,41(2):604-633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real exchange rate (RER ) depreciation shocks on firm productivity. Using the firm‐level data of Kore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for 2006–13, we distinguish between yearly RER movement and persistent RER depreciation during 2007–09 and analyse how each affects productivity. We fin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RER depreciation on productivity among exporters, and this positive effect increases with higher export exposure. However, the positive productivity gain disappears when the depreciation persist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while immediate depreciation leads to productivity upgrade via price competitiveness and scale expansion, persistent depreciation nullifies the productivity gain by slackening the innovation effort.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整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基于竞争对手而对技术创新的收益预期;基本动力来源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有企业内部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外部资源约束及外部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技术发展的推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政府的政策激励等。文章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