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逃离了那个带给她伤痛的家庭,独自到商海闯荡,希望自己活出人生的精彩。市场的冷酷让她一次次失望;落寞中巧遇爱情却又让她与死神擦肩而过;她痛失一个个发  相似文献   

2.
她逃离了那个带给她伤痛的家庭,独自到商海闯荡,希望自己活出人生的精彩。市场的冷酷让她一次次失望;落寞中巧遇爱情却又让她与死神擦肩而过;她痛失一个个发展机遇,待要决心抓住时,却又不得不放弃她刻骨铭心的爱……  相似文献   

3.
对薛晓梅来说,从售货员到保姆,不仅仅只是一次职业角色的简单转换,她还需要战胜许多东西,包括她自己——  相似文献   

4.
父母离异,父亲出走。赛场上屡屡受挫,但她一次次战胜自己,一次次重新拿起手枪,只为了登上巅峰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5.
李力华 《西部人》2005,(1):18-19
4年前,为了打工不再受气,她走上了考研之路,希望通过提高学历来避免在社会底层的激烈竞争,直接进入社会的精英阶层。然而,在两次考研失败后,她毅然决定放弃考研的念头,帮助他人考研,结果竟另辟蹊径地开创了“英语吧”事业。1998年,郭盈盈踌躇满志地从长沙一所专科学校毕业了,想到自己终于可以赚钱为父母减轻压力了,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然而,令她始料不及的是,那张专科文凭在现实中并不吃香,她想找一份工作竟非常艰难。一次次的碰壁,使她最后连向用人单位递交简历的勇气都没有了。1999年6月的一天,正在一家超市上班的郭盈盈无意中碰到…  相似文献   

6.
在水晶之乡东海县,有这样一位传奇女性,大学毕业以后进机关,可不甘坐享清福和悠闲的她,贸然“下海“跑起商务流通,未料连遭经营失利,家庭离异,突发车祸和父亲去世的一次次沉重打击,生性好强流泪而不“哭“的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是进是退的艰难选择中,她毅然决然地又迈开了向前的脚步.……  相似文献   

7.
在水晶之乡东海县,有这样一位传奇女性,大学毕业以后进机关,可不甘坐享清福和悠闲的她,贸然"下海"跑起商务流通,未料连遭经营失利,家庭离异,突发车祸和父亲去世的一次次沉重打击,生性好强流泪而不"哭"的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是进是退的艰难选择中,她毅然决然地又迈开了向前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柳依 《民营视界》2006,(5):37-38,43
对魏丽的采访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由于她行踪不定,联系了多次只是听到她繁忙急促的声音和不断变换着的方位,时间总是难以确定。而在一些零星的听闻和偶而的逢面中,她的干练和爽朗也为她这样的生活状态做了适时的说明。六年间,四十多岁的她放弃了女人一份安享的生活,在别人的生活和事业大多都已定型的年纪上,她却一次次把自己放逐在事业的起跑线上,这样的选择一方面把她女性背后的刚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王金玉,1914年出生在泰国。年轻时,她独自一人闯荡美国,试图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但是,经过一次次挫折,美好的愿望均一一化为了泡影。万般无奈之下,王金玉只好放弃了自己的追求,35岁那年决定不再漂泊,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泰国。回到泰国后,王金玉四处奔波寻找工作,但却未能如愿。此时的王金玉并未灰心丧气,经过缜密的思考和权衡,她决定走自己创业之路。为此,她从父母和亲戚处借来创业本钱,大胆冒险地投身于酒店业,试图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就这样,经过紧锣密鼓的工程建设,王金玉终于拥有了…  相似文献   

10.
正"一笔一划,一撇一捺,方块字奇妙又优美,写汉字的过程更是极有意思……"6年前,因为汉字,格鲁吉亚的娜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毅然选择来中国,在东北大学攻读中文专业,并将中国社会的当代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2011年,她随孔子学院夏令营去了西安;2012年她参加"汉语桥"决赛去了北京;这一次,她来到  相似文献   

11.
女人的称谓     
单正平 《西部人》2005,(1):56-57
女人有很多称谓,我在这里不想罗列,只就已婚中年女人的称谓发点议论。先说自己的事。我结婚不久,有一次来了客人,我介绍说:“这是我老婆。”她听了芳容失色。又有一次,我在电话里聊天,言及“老婆”二字,她在旁赫然作色,说一个人粗俗还不够?差点把电话给压了。还有一次,我写文章,自以为得意,请她欣赏。她看了勃然大怒,说你竟然把“老婆”叫到文章里去了,这叫自甘堕落!她绝对不能容忍丈夫叫她“老婆”。二十多岁的小媳妇,怎么就成了“老婆”呢?“难道我一结婚就老了吗?”她如此义正辞严,问得我面有愧色,把那篇文章中的“老婆”统统给灭了,以示…  相似文献   

12.
风中的色彩     
雨儿 《西部人》2004,(2):43
那段日子她想自己大概是患上抑郁症了,她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只觉得活着是一件再累不过的事,她已经透不过气了。蜗居在一个感情像酒精一样挥发的城市,她看着自己,像看着霓虹下一颗尘埃,飘浮半空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空气里任何一阵细微的浮动,就足够把自己带到荒芜的绝境。她  相似文献   

13.
于鹏的摄影作品,给予人们更多的是灵魂由现代至远古的一次深深的回荡,是再一次重新用自己的眼睛对真、善、美的发现与张扬。她用镜头追逐着历史的脉搏,尽可能的寻探古代人文遗迹,从而感怀现代都市人与远古文明的距离,以此来讲述丝绸古道上即将消失的故事。于鹏是退休后才拿起相机的。年届半百的她,不辞辛苦辗转于崇山峻岭和荒原大漠,她用真挚纯朴的情怀,敏锐而富有才气的文人内涵,架起了自己心灵的视窗。多年来,她以朴素、直觉的影像语言,陈述着自己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所识,这种体验的意义已不再是每次外出归来时所拍摄的大量图…  相似文献   

14.
胡赳赳 《走向世界》2007,(24):90-90
苗苗想起了自己的过去。那时她在南方一所大学,她有一条花裙子她错误地估计了北方的天气,她认为她可以穿着那条花裙子穿越山川和河流,来到壮壮的身边。她为此做了长期的准备。她用了一个冬天收拾好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真理赤裸着身子,冷得浑身战栗,她到村子里的每一家时都被驱赶出来。她的赤裸使人们感到害怕。当寓言发现她时,她正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饥饿难耐。寓言对她充满了同情,于是把她带到自己的家中。她用故事把真理装扮起来,使她感到温暖,然后又把她送出去。真理在穿上故事的外衣之后,当她再一次到每一户村民门口敲门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天,东北牡丹江市的杨小姐再一次来到浦东, 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距离1994年初到浦东,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那时她在为一家生产沙发配件的合资企业做代理,应邀前来参观其位于浦东的加工厂。在她的记忆中,浦东不是一  相似文献   

17.
元旦假期,28岁的女教师“裙子”跟朋友们去北京云佛山滑雪场玩了一天.回来就宣布自己爱上了滑雪——这只是她第二次去滑雪场而已。  相似文献   

18.
两次面对恶性肿瘤、四次躺在手术台上,她从未向命运低头——"一份责任告诉我不能倒下,我要站起来"。 两米柜台卖甲鱼,她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顾客——"甲鱼的五步去腥法,是我第一个发明的"。  相似文献   

19.
远远的陪伴     
李玉秋 《东北之窗》2013,(19):77-77
在公园里散步,经常能遇到一个很特别的小女孩。她没有自己的玩伴,却能把身边所有同龄孩子当成自己的玩伴,无论怎样的冷遇,她都表现得无忧无虑。一次,我走近她试探着询问,女孩像是受到某种管束,用口语、手语表达了半天,我只听清楚“4年级……13岁”。一位陪伴男孩子荡秋千的年轻母亲告诉我,女孩是启智学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当上“全国劳模”后的韩素云,希望人们把她看作普通妇女。她说:“荣誉是暂时的,做人才是长久的。” “做人才是长久的”,这句话很普通,却很有内涵。一个人尽管一次二次三次当上“全国劳模”,却很难保持一辈子都是“全国劳模”。对任何人来说也一样,尽管有的很显赫,但很难保持一辈子都显赫。如果自己不正确对待,心理就会失衡。 韩之所云,不仅道出了她的诚实与谦逊,也道出她非一般之明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