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宣 《中国经贸》2011,(7):74-75
近期,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对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中东一些国家是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重要市场,有众多企业长期在该地区承包工程。随着近期动乱发生,部分当地企业出现停工、上下游渠道中断、应付款拖欠、业主失去联系等问题,中资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风险显著提高,出口收汇风险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2.
中东地区作为我国国际工程的黄金市场,金融危机对其造成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在归纳中东地区工程承包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东地区国际工程承包的影响,并提出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对策,.对于我国中东地区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最近10年,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外交、政治和安全影响力与日俱增.对于原本在该地区占据优势的美国,有必要充分理解中国的中东政策.中国能否促进中东的稳定和发展?中国和美国会在中东利益上发生冲突吗?中国对中东油气资源的依赖将给世界能源格局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复杂的,尽管跟美国相比,中国在中东的外交和军事投入十分苍白,但有迹象表明北京正赋予该地区特别的战略意义;中国在中东拥有至关重要的经济利益,并正在采取措施应对该地区海外投资与驻外公民面临的政治和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由此所造成的财产和人员损失逐年上升。我国政府部门(如财政部)以及商业保险机构可以借鉴国外巨灾债券发行的成功经验,通过发行针对特定地区洪水灾害的巨灾债券,将洪水风险转移到容量更大的金融市场,增强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巨灾债券理论和运作情况,结合我国洪水灾害历史数据的分析,探讨我国发行洪水巨灾债券的可行性,并在发行主体、发行渠道提出具体运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由此所造成的财产和人员损失逐年上升。我国政府部门(如财政部)以及商业保险机构可以借鉴国外巨灾债券发行的成功经验,通过发行针对特定地区洪水灾害的巨灾债券,将洪水风险转移到容量更大的金融市场,增强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巨灾债券理论和运作情况,结合我国洪水灾害历史数据的分析,探讨我国发行洪水巨灾债券的可行性,并在发行主体、发行渠道提出具体运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高、损失巨大的特点,决定了风险分散形式的多样性;我国构建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的形式,是在政府主导下,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国外保险巨头等组织成为保险联合体.我国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性体系的创新构建.其中,巨灾再保险、巨灾证券化、巨灾保险基金是巨灾风险分散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东市场在国际经济中地位日益突出。该地区在经济上与我国互补性很强,是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在共同努力下,我国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但规模仍需扩大。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同时也为加强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走出去"策略的周全开展,我国中小行业在中东地区的投资越来越多,从都市基础设施到民生产品,中国企业在这类范围都有份额。然而中国企业对中东市场每个方向的研究仍旧没有相应的规模,尤其是中国中小企业对于中东市场的全面研究仍旧较浅显。中东区域深厚的宗教气氛以及唯一的石油经济形成了其他个性的消费观念、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廓清中东安全的概念,明确中东安全的主体是推动中东安全有效治理的基本前提。在全球安全体系中,中东地区是最为突出的"短板"。中东安全问题盘根错节、尖锐复杂,有其深刻的内外根源。它本质上是外部干预和中东国家不发达状态的反映。在中东的秩序重塑和国家转型进程中,安全问题犹如"灰犀牛"般愈演愈烈、效应叠加,形成了多重安全困境。西方的新干涉主义、域内国家针锋相对的安全观和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中东的安全困境。中东安全问题不仅危及地区国家,还波及周边和世界各国,安全威胁迫在眉睫。但是,中东安全主体复杂,安全治理困难重重,短期内很难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同时,既有安全机制具有片面性和排他性,无法破解安全难题。因此,解决中东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安全掌握在域内国家手中,提升自主安全能力和水平,通过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在源头上实现安全治理。中东安全治理应摈弃传统安全思维,设定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从国内、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和整体治理,以新安全观为核心理念,以自主安全建设为依托,摆脱"安全靠大国,发展靠能源"的双重依赖,推进多层次安全合作;以普遍安全、共享安全和共管风险为目标,推动中东安全新秩序的建立,实现中东地区的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0.
蔡华 《山东经济》2010,26(5):121-126,131
专利制度有利于保护企业的研发成果,提升研发绩效,但也面临专利瑕疵风险,诉讼风险和国外保护措施的风险,从而可能迫使企业退出相关产品市场,甚至破产。保险制度是风险转移的最佳管理机制,可用来承担追索侵害专利权人或进行专利诉讼的风险,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福利。目前,我国还未将专利风险纳入保险范围内,建议政府、保险人与投保企业三个层面来推动专利保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科技兴贸"战略实施以来,我国高科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作为政策性保险机构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配合国家外经贸战略,利用自身在在风险管理和信息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融资推动、财务规划、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相关支持,全面提升了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高科技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同时推动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和贸易增长方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外部风险,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以及我国出口企业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必要性,指出出口企业应该进一步增强出口风险管理意识,积极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这种风险规避工具,促使企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财产。市场竞争及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决定企业的知识产权存在侵权与被侵权的法律风险。这种法律风险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我国至今还没有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实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符合知识产权法保护知识产品的宗旨,也符合保险法的"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保险,目前需要的是政府的引导,而关键是保险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张雪 《中国经贸》2011,(9):78-79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受到巨大冲击,银行信用风险开始逐步显现。信用证业务出险后,如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减损,一直是中国出口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一宗尼日利亚信用证理赔案件处理过程的分析,探索特殊国家(地区)的信用证案件减损思路,希望对我国出口企业有所启发。案情简介国内出口商A公司是一家生产发电机组的大型民营企业,产品远销中东、非洲、东南亚、欧洲、南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5.
巨灾保险机制的国际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巨灾保险模式由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度、风险分散机制、巨灾保险实施机制等构成,其中政府起着非常关健的作用.国际巨灾保险的经验对中国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我国巨灾保险机制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时机,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政府支持下实施强制性保险与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巨灾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国建 《特区经济》2007,(7):204-205
2004年以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迅速并仍在继续扩大。本文分析了近期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财产.市场竞争及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决定企业的知识产权存在侵权与被侵权的法律风险.这种法律风险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我国至今还没有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实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符合知识产权法保护知识产品的宗旨,也符合保险法的"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保险,目前需要的是政府的引导,而关键是保险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按我国企业划分标准,目前全国中小企业数量800余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在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占到60%、40%和60%,并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但是,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其中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的小企业贷款尤为困难。究其原因,从需求方看,是一般中小企业的信誉度不如大企业高。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信誉度较低,通常缺乏抵押担保能力,贷款风险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自然不乐意做这样的业务。从…  相似文献   

19.
涉外保险足具有某些涉外因素的企业保险,保险合同的一些要素,如保险标的、被保险人、承保风险或者是标的所处位置等具有跨境性质,且保险金额和保险费通常以外币标明。我国涉外保险存在于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两个层面,其发展过程与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杨东晓 《特区经济》2008,(10):296-297
企业在经营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很可能会导致企业运营的失败。因此,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保险管理是风险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工具。本文论述的重点是企业如何利用保险管理有效防范企业财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