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201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年,同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首次超过英国,成为全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这一现象被众多西方媒体解读为: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划时代的改变,大的新兴经济体正在超越老牌富国。虽然中巴两国在地理位置上远隔大洋、跨越半球,但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可能要比我们想象中紧密得多:中国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11,(3):5-5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入世十周年,历史让这百年与十年两种不同的时间在这一年重叠。映衬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颜色 《新财经》2013,(10):15-15
过去30年,全球经济最重大的事件是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1978~2008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自1991年以来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自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年均经济增长在8%左右,目前已成为第十大经济体。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引人注目的新兴国家,中印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谁将最终胜出?目前,在各种经济数据对比中,印度全面落后于中国。而就增长前景而言,多数观点看好中国。美国《纽约时报》全面比较了中印两国经济增长潜力,认为在与中国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开放让中国人的学习成本下降了,中国只把自己放在全球化过程中寻找机会,生产力才有提升的空间。今天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年后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未来十年,中国最大的机会有两个:第一是开放,第二是城市化。开放是头等重要的,因为长远的全球格局正在形成。开放带来什么?就是打通12亿发达国家人口和30亿发  相似文献   

5.
自由地带     
建立国际自由贸易区能够推动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阿联酋与中国在这方面堪称全球表率。 据估计,在自由贸易区达成的国际经济交易量已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能为自贸区所在国带来主要市场优势。中国与阿联酋两大重要经济体是自贸区模式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过去十年内经历了GDP两位数字的增长,去年更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值得庆贺。  相似文献   

7.
《现代乡镇》2011,(2):20-30
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盛会 2011年的中国“两会”,让世界瞩目。“十二五”开局之年和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加上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全球经济地位,足以让任何一个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人把目光移向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入世"第十个年头,我们已取代了日本,成为全球经济规模第二大的经济体;在全球都陷入金融危机,经济低迷的当口,我们取得了9.8%的GDP同比增长;在普华永道针对全球1201名企业首席执行官的调查中,39%的人认为中国是未来增长最重要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年,同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首次超过英国,成为全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这一现象被众多西方媒体解读为: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划时代的改变,大的新兴经济体正在超越老牌富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经济体之间双边附加值贸易额的基础上构建了附加值贸易网络指数,并绘制了全球附加值贸易网络图形。结果表明:2009年美国在全球附加值贸易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与德国和中国共同构成了网络中心国;1995年的附加值贸易网络集中度较高,欧洲地区的附加值贸易联系紧密,当时中国在全球附加值贸易网络中相当不起眼,在亚洲的地位也不突出。在全球制造业附加值贸易网络图中,美国、德国和中国仍处于中心地位;但在双边附加值贸易中,中国主要依赖其他经济体,而美国主导其他经济体,德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欧洲内部的国家。美国是全球服务业附加值贸易的领头羊,与德国、英国一起构成全球服务业附加值贸易网络的核心国;中国在全球服务业附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附加值贸易网络密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东北之窗》2010,(15):5-5
背景:8万亿!这很可能是2010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额。果如此,中国将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李杨  郝刚 《亚太经济》2012,(1):53-58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竞争的重点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服务贸易与投资关系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分析了服务贸易在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从规模和行业结构方面阐述了中美两国服务业贸易与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对两国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加强中美服务业贸易与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红兵 《产权导刊》2010,(11):69-69
8万亿!这很可能是2010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额。而一旦实现了这个数字,中国将紧随关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特别是中国贸易投资发展和区域合作战略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引起国际普遍关注。在2005年3月20。21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中外代表们就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和区域一体化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入世以来的中美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中,中美经贸关系一直令人瞩目。这是因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其在全球产出中约占27%,在世界贸易中约占18%;而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一大外资直接吸收国,其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5%,2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2003年GDP1.3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达9.1%。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之和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达到了23%。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对双方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都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6.
范黎波 《新财经》2014,(4):19-19
经过30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转变,中国经济己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与中国相关,而坎布里奇——哈佛大学所在地仿佛已成为边陲小镇。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国家(简称BRICs)以维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而得名,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接连冲击下,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这四个金砖经济体和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却依然保持了突出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和增长的亮点。在金融危机阴霾未散而"欧债危机"风险不减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与发达经济体之间贸易萎靡不振,但与金砖国家和新兴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入世十周年.入世十年,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和青岛与国际接轨. 入世首先推动了与世界市场的接轨与融合.一是中国产品被认可,走向国际市场;二是伴随着关税的降低,国际进口产品价格逐步实现了接轨;三是伴随国际技术和产业的转移,中国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与世界的接轨. 入世十年来,中国进口规模增长5.2倍,跃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10年,货物贸易进口接近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中国已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十年来,中国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纵观最近20年不断变动的全球政经体制,可以说每一次难关,都成为中国发展的契机。以致2010年,中国终于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日本311大地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6,(18):28-29
就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按计划于下月对华盛顿进行访问前夕,中美两国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这会不会导致美中贸易关系脱离正常的轨道?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即双方都采取惩罚性的贸易保护措施,抵制另一方的产品、服务及投资——将对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中国)构成真正的威胁。自2002年至今,全球近一半的经济增长源自这两个国家。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师谢国忠说:“中国是一个储蓄过量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一个消耗过量的发达国家。所以最终结果就是两国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贸易差额。需要采取什么举措吗?是的。但我们还不清楚在什么时候,而且当前两国的经济也.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