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中国创投界来说,10号文好像成了一个紧箍咒。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投界已经丧失了对“红筹模式”海外上市路径安排的兴趣,创投界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国A股。但是,2008年外资审批领域触目惊心的“郭京毅案”的曝光,再一次提起了大家的兴趣,再加上2009年到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增多,大家开始在猜测:10号文是否被突破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红筹模式”是否已经得到商务部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了海外。在企业海外业务规模逐渐增大的同时,遇到的和税收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如居民企业如何判定?是否为常驻机构?派驻到海外人员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等等。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常见的一些问题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11,(22):36-36
一场诚信风暴,时下正袭击着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是偶然?个案?还是蓄谋已久的集体屠杀?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机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shars 《国际融资》2006,63(2):32-33
2005年,中国企业大举进军海外,规模庞大的海外收购案此起彼伏。这些收购案背后的动因何在?中海油和海尔的收购失败给了其他中国企业哪些启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2006年是否会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经济复苏,世界范围内交易量上升,热钱外流给中国带来什么?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系列冷却措施的出台以及全球市场的逐渐复苏,更多中国投资者开始关注海外市场,同时更多的海外投资者也瞄准中国。在过去五年中,伦敦、纽约、悉尼等老牌“安全港”持续吸引大量中国资本,而随着中国投资者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宇竟 《国际融资》2006,(3):16-18
国有银行海外上市,是收益大还是风险大,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变化,后续的改革安排会是怎样的?[编按]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ODI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开了一扇门,解决了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供给问题,但不能解决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需求问题。如何才能使海外投资者乐意接受并持有人民币?《中国外汇》采访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相似文献   

8.
林华 《国际融资》2007,(12):33-35
近几年,轰轰烈烈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系列剧不断上演,昭显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强势出击。目前,中资银行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企业是否应赴海外上市争议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反对海外上市的原因有:海外上市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以及造成国内资本市场空心化、边缘化和拉美化。支持海外上市的原因有:海外上市具有资金效应、公司治理效应、声誉效应等。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海外融资及香港创业板上市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2大中华区创业投融资商峰会暨中国创业投资年度论坛”三位演讲嘉宾的发言为基础,从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法律环境,中国民营企业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策略和海外上市企业的公司管治三个方面,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相关问题作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上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段亚林 《深交所》2007,(5):11-12
近年来海外交易所的产品创新风起云涌,中国证券市场日益感受到全球产品竞争带来的压力。对此,部分人士认为,衍生产品不过只是少数投机分子的玩物,对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毫无裨益。海外衍生产品市场近年来发展状况如何?衍生产品真的只是资本市场一截可有可无的“阑尾”吗?在衍生品全球竞争漩涡中,中国还能置若罔闻多久?  相似文献   

12.
周程 《国际融资》2005,(7):24-28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中国在全球范围有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记得几年前,媒体一提到这个词,几乎所有人就会想到美国的霸权主义,但今天的中国人又不得不面对如何拓展及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的问题。在中国为了资源利益而越来越走向海外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海外利益究竟如何保护?保护海外利益对于当今中国有怎样的价值?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争先进行海外的收购投资,其初衷无非都是为了获取知识,进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的并购过程实际就是两个组织的知识转移过程。因此,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知识转移过程,尤其是技术知识转移的过程。从技术知识转移的角度进行分析海外并购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管理》2005,(8):50-51
最近一段时期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了的一些大型并购活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如何看待某些国家对此作出的激烈反应?在这些并购活动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汲取的教训——本刊特组织专家学就此撰,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15.
几位朋友一起写了这本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行梳理和评价的书,这是一本很及时的书。现在海外并购是热点,各方评论很多,但能把它串联成书的还很少。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这是一个“奢侈品”,不是廉价品。大家看到,现在我们所有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基本出于一个共同心态:把低成本优势和低成本竞争策略,用在海外去抄底、去捡便宜货、去扭亏、去快鱼吃慢鱼。海外战略不能操之过急,它不是逢低吸纳、逢高出手,应该照着做奢侈品的感觉做海外并购才可能成功。有些企业以为落难公主落到中国就能活,对那些国际上破败的品牌充满兴趣,用低成本买到就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谋求海外新发展,海外投资和经贸活动所面临的风险也进入高发期。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企业该如何面对海外市场的挑战?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如何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全球投资并购的发展趋势将会怎样?等等,为此,《国际融资》记者专访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金立群先生  相似文献   

17.
井华 《国际融资》2009,(10):23-25
这是一场围绕《反海外腐败法》讨论会的全程记录,有问有答,有交流,涉及合规经营的诸多问题,其中:为什么2008年以来加大了反海外腐败的力度?为什么在金融危机下,案发的数量多了?合规经营是不是文化问题?力拓案后,如何评价海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规经营?是不是跨国公司一到中国就容易腐败?从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合规经营是不是一个必然的进程?企业是不是应当承担合规的责任?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以腐败应对腐败,还是应该遵守当地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资本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中国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已是大势所趋。国内企业尤其像阿里巴巴这样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走上了海外上市的道路,利用国际资本的“血液”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这对企业的发展和国内经济改革是起到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呢?本文重点对国内企业海外融资的原因,海外融资的利弊及对策做了仔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之后,是否能克服机构整合、战略协调、企业文化交融等众多难关,是交易最终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能否升值?升幅多少?20%还是更多?这些问题随时都在风险投资基金经理间的言谈中出现,在2005年这个话题也成为市场人士推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之一,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这些海外的产业投资基金用美元投资中国的企业,但是在随后的股权转让或者股权退出的时候,由于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比值的变化,这样的话,除去股权增值外,还有外汇增值带来的额外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