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鉴于此,本刊特组织相关专家,就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建设中的城市合作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高质量一体化问题、动力机制问题等进行讨论,以期为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石迎军 《企业活力》2010,(12):93-96
如何加强国内各区域间合作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看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规划、机制、进程与矛盾等方面问题,实现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于2019年4月27日在安徽合肥联合举办了"2019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会议就区域一体化的内涵与国际经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与目标定位、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安徽的地位与使命、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协调机制、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进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合作在体制与机制上存在严重的缺陷,缺陷引致诸如"廊坊分歧"以及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难以实现等诸多问题。因此,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启动需要京津冀两市一省区域合作体制与机制的顶层设计。河北省作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应积极探索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基于此,本文从健全区域管治机制、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和提高规划实施效能三个层面,提出河北省融合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转型与体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域一体化发展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区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与规划中所提出的深入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实现“四统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通过突破两地制度一体化障碍使北三县与通州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北三县与通州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深挖,分析得出影响两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制度一体化因素,进而提出北三县和通州一体化发展应该从完善引导机制、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等多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共享耦合机制来实现两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都市圈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同城化水平持续提高,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是都市圈发展的共同要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大逻辑,能够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破局行政分割化,促进都市圈的协同高质量发展。未来,加快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可以围绕“四高”,即高水平构建协商合作机制、高质量建立健全规划协调机制、高标准创新优化协同发展机制、高效率畅通完善补偿共享机制等四大方面进行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遇到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宋林飞教授把这些问题归为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回应,本文针对这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解决的十大思路与对策,分别是:把长三角的范围界定为"小长三角";建设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体系来保持长三角快速增长的态势;实施区域行政一体化来加快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共建区域一体化的要素机制来进一步优化长三角的发展环境;打造区域产业一体化来提高长三角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共建区域行业协会组织来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大政府干预和管理力度来保证长三角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与长期繁荣;长三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始终把农民放在首位;长三角应实施区域环境优先发展战略来建设最佳人居环境;长三角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率先实现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新型城市合作,完善区域合作新机制,有利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中国传统的城市合作模式以对口支援(帮扶)和扶贫协作为主,体现了“强扶弱”“好帮差”“东部带中西部”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彰显了政治和制度优势.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毗邻区合作”“蛙跳式对口合作”“新型飞地经济合作”“托管式合作”等多种新型城市合作模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区域合作机制与区际利益共享机制,这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乃至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现阶段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借鉴与推广新型城市合作模式,通过资源跨区域整合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活力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群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演绎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随着改革开放深化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型,特别是面对着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挑战,探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主要目标的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对中国各个区域板块探索创新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相互配合,不断完善和提升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创业活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之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将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等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对于加快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探索也会对中国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一体化日益明显,加强异地消费维权协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共识。然而,省际、城际经济体之间消费维权网络机制的不完善,使得这一区域的消费维权资源难以发挥更大的效能,甚至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羁绊。因此,工商部门应加大力度探索异地维权网络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许多重大发展战略先后在江苏密集叠加。有的以江苏某一特殊区域为重点,比如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江苏沿海开发等战略;有的把江苏作为战略交汇点,比如"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的既覆盖江苏全省又覆盖与江苏紧密相连的国家重点发展区域,比如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战略。国家重大战略在一省如此密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京津冀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点地区。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当前讨论中的问题,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关系"或"四个结合",对于深入认识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三省一市正确处理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实际、一体化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从"分区域"和"分领域"两方面加快一体化进程,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制度创新,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制度创新和利益分配等核心问题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下以步,建议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加快破除制度规则壁垒,推动重点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形成支撑一体化发展的利益分享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经济集聚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密切相关,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本质是不同区域的经济集聚程度发生了变化,是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的统一。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是地理区位和政策影响下的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的统一,经济集聚在该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地理区位和政策通过经济集聚间接发挥作用,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引起区域的经济集聚与扩散现象。促进经济集聚(扩散)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集聚的重要途径。在一体化和经济集聚基础上,加强城市群与发展轴的相互耦合,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引导"的区域发展新空间拓展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从多维视角探索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一体化战略“扩容”及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路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本文以 2003—2018年中国 285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探索性构建“市场 -技术-产业”的多维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挖掘区域一体化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与未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城市相比,一体化地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高出 0.124个单位,并且这一提升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第二,通过对多维作用机制的独立效应及协同效应检验发现,区域一体化建设依赖市场关联、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变量的中介作用尚未显现。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也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动力所在,因此对协同机制研究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京津冀区域各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北京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部局,2015年北京第三产业占比已经接近80%,天津产业结构接近"三二一",而河北仍是"二三一",但京津冀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则是"三二一"。基于这种差异,寻找协同机制的突破点,然后选择可操作的运作策略,并以首钢、北汽为例,探索产业协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分析"陕南—关中—陕北"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必要性,并对陕西省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陕南—关中—陕北"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主要在于构建三大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政策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