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零售商供应商矛盾突出,引起了各方关注。商务部等五部委发布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是近年来专门调整零供关系的政府部门规章,在稳定流通秩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此也有一些不同观点。为完善零供(买卖)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推进和谐商业环境及商事法治建设,本文对调整零供关系的法律属性,少数零售企业恶意占压、骗取供应商贷款的综合治理,风险预誓机制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超市通道费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本文试图从工商关系、零供关系历史沿革、零售商赢利模式等多视角讨论通道费及零供关系的法律调整、"零供"矛盾冲突问题,为推进买卖法及市场经济法治建设发表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商业关系之一,在零供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维护和谐的零供关系是稳定商业秩序的当务之急。2006年《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旨在构建和谐的零供关系,但因其自身症结导致该规定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零强供弱市场格局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缺乏自觉的自我克制,正常的零供关系需要法律和政府的约束。  相似文献   

4.
超市通道费(进场费)是近年来社会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颁布后,有关该问题的争论仍在延续.有人认为<办法>首次禁止了进场费.也有人认为<办法>的出台等于承认了进场费的合法性.本文从零售商的经营模式、赢利模式沿革出发,简要分析超市通道费是否妨碍市场公平竞争、是否导致物价上涨损害消费者利益等问题,并对通道费的分类及其法律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品流通渠道中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矛盾迭起,给零售行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需要认真妥善处理的现实问题.供求失衡引发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博弈,供应链管理的非效率是零供关系冲突的深层原因.应提升供应商市场势力,抑制大型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完善零售商业领域相关政策来促进零供关系的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6.
买卖是最基本、常见的市场经济活动,但我国买卖法规则相对滞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利益格局调整,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磨合亦在所难免。近年来零售商收取通道费成为我国零供矛盾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引起经济学界、法学界对相关问题争论。  相似文献   

7.
超市通道费是近年来我国“零供”矛盾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中对涉及超市(零售商)收取通道费是否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等问题存在不同看法。相对优势地位不是市场支配地位。应注意其他国家规制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背景、使用条件以及各国的差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措施。对照依赖性、相对性、社会性等构成滥用优势地位的要件,电信格式合同规定过期电话卡余额不退还条款有滥用相对优势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之嫌疑,而大部分超市通道费案件显然是企业之间利益分配而不属于滥用优势地位之情形。应尽快建立大型零售商选址等相关配套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供应商与零售商谈判磋商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4家国际著名的零售商、供应商以及国内两家大型零售商的财务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供应商的赢利水平远高于零售商,我国大型零售商向供应商收费约占其综合收益的35%~50%,零售商占用消费者资金,银行占压零售商资金。本文认为:零供矛盾在领导批示与媒体渲染的过程中被人为放大,各方都存在过激反应;在判断偏离事实的情况下,制定政策法规的流程趋于官僚;在法规严重失效的情况下提高管制级别,不仅会增大管理成本,而且也不一定能产生更好的效果,零供关系立法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9.
解决零供冲突对理顺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完善供应链管理、维护零供双方以及消费者的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零供冲突具体表现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高层次营销领域内的冲突才是零供冲突最终的表现形式和真正的发展趋势。零供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零售商牢牢掌控零售终端,供应商在销售渠道建设方面力不从心、产品缺乏差异性、长期“寄人篱下”并利用零售商卖场“做广告”以及品类管理与品牌管理所产生的冲突等方面。供应商应加强产品创新、以品牌力量为导向强化市场推广、组成联盟对抗零售商、自建销售渠道摆脱对零售商的依赖以及与零售商共同商定合理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比例,有效化解零供冲突。  相似文献   

10.
超市通道费是近年来我国“零供”矛盾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中对涉及超市(零售商)收取通道费是否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等问题存在不同看法。相对优势地位不是市场支配地位。应注意其他国家规制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背景、使用条件以及各国的差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措施。对照依赖性、相对性、社会性等构成滥用优势地位的要件,电信格式合同规定过期电话卡余额不退还条款有滥用相对优势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之嫌疑,而大部分超市通道费案件显然是企业之间利益分配而不属于滥用优势地位之情形。应尽快建立大型零售商选址等相关配套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供应商与零售商谈判磋商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会计关系的法律调整,即用法律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使会计行为成为会计法律行为.会计法律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具有技术性、周期性、基础性和主体的特定性特征.会计关系法律调整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法律行为、会计监督法律行为和会计管理法律行为.会计行为只有具备了行为人合法、意思表示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志、行为内容不违背法律和职业道德以及符合法定的程序和形式等调整的有效条件,其行为才是有效的,才能产生会计行为主体预期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2.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颁布以来,超市通道费纠纷案件数量增多.审理的焦点是超市公司所主张的抵扣费用是否合法、金额是否合理.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于有些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通过诉讼案件实证分析,对超市通道费纠纷案件审理中如何认定滚动结算与诉讼时效、抵销的效力及异议期限、超市通道费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范等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颁布以来,超市通道费纠纷案件数量增多。审理的焦点是超市公司所主张的抵扣费用是否合法、金额是否合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问题看法不尽一致。本文通过诉讼案件实证分析,对超市通道费纠纷案件审理中如何认定滚动结算与诉讼时效、抵销的效力及异议期限、超市通道费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范等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点评人】顾功耘(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买卖是最基本、常见的市场经济活动,但我国买卖法规则相对滞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利益格局调整,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磨合亦在所难免。近年来零售商收取通道费成为我国“零供”矛盾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引起经济学界、法学界对相关问题争论。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缺位,大型零售商收取通道费的行为很难被现行法律纳入规制的范围。通道费问题愈演愈烈,严重激化了零供矛盾,影响了我国流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通道费问题进行了梳理,借鉴经济发达国家治理经验,对我国治理大型零售商收取通道费行为提出了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私法以涉外民商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由于法律化的演进,使得传统国际私法与现代国际私法相比,在调整的原则、方法、理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缺位,大型零售商收取通道费的行为很难被现行法律纳入规制的范围.通道费问题愈演愈烈,严重激化了零供矛盾,影响了我国流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通道费问题进行了梳理,借鉴经济发达国家治理经验,对我国治理大型零售商收取通道费行为提出了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零售商优势地位的规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零售店的普遍兴起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零售商逐渐拥有垄断势力,他们凭借其优势地位,向生产商实施纵向约束,制约了公平竞争,这一现象逐渐引起政府的关注,如何规制零售商的行为,解决零供关系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零售商对供应商的纵向约束出发,介绍了对其规制的一些研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各个国家的规制政策,并从我国的规制现状中看到我国规制政策的不足,强调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严利东 《企业家天地》2010,(10):186-187
对同居关系的法律调整,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立法上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有的从民法的角度,有的从婚姻法的角度,有的从家庭法的角度来进行调整,但对同居关系的调整一直处于非常谨慎的态度。我国法律对于同居关系还未作出系统的规定。为了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同居关系,笔者认为有必要构建同居关系的法律调整体系。这样的话势必要对域外同居关系的立法状况进行考察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是一种对抗统一关系。本文利用博弈方法论对联合经营模式下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行研究,先利用囚徒困境博弈分析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对策关系,然后提出假设,对两者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期为零售商与供应商实现双方共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