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VS“世界工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几年制造业发展迅速 ,国内外很多评论都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经过对“世界工厂”的概念的剖析和我国当前制造业形势的分析 ,指出中国当前还不是“世界工厂” ,但中国已经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潜质。中国当前应当对自身发展有准确的定位 ,既要发挥比较优势 ,继续保证强劲的竞争力 ,又要从制造业根本出发 ,深化改革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世界工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快速增长。1991~1996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3.75倍。1980~1997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4%上升到5.9%。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一些重要工业品产量和出口量名列世界前茅,煤炭  相似文献   

3.
官声     
《中国工商》2003,(3):10-10
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日前在提交“世界制造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的书面发言中指出,从产值比重,产品附加值,全球市场排名来看,我国离“世界工厂”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的关键是提高制造业的质量,缩小与“世界工厂”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些产品行销世界,国外各大媒体出于不同的目的纷纷宣扬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但是,按严格的“世界工厂”标准衡量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与世界工厂还有不小的差距,在中国制造业的背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孙海涛 《商》2014,(22):78-79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有“世界工厂”的地位。而这一地位的形成与美国制造业对中国的大量投资是分不开的。问题是近年来,在“再工业化”战略影响下,美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回流趋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其原因以及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并从如何减少美国制造业回流带来的不利冲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进出口经理人》2011,(5):68-68
我们一直以来都自诩为“世界工厂”并骄傲地宣称自己是制造业大国。而事实上,中国的大部分工厂都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备受煎熬。为什么一个制造业大国,却没有强大的制造型企业呢?  相似文献   

7.
黄忠全 《江苏商论》2008,(3):125-127
在世界制造业领域,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了,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士媒体、学术界、政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通过"世界工厂"的特征和三次转移来研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工厂"不是中国制造业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勇平 《商业研究》2003,(16):27-28
考察我国制造业对出口的贡献以及制造业发展速度 ,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是欠妥的。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的基本趋势应是高加工度化和制造业与其它部门以及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海娥 《光彩》2012,(10):26-27
在"后工业化时代",中小企业更应该通过自主创新重振实体经济,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后危机时代",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目前在全球制造业处于怎样的地位?面临哪些阻碍,如何化解?被频繁提及的"制造业泡沫"是否存在?中国制造的软肋是什么?针对这些疑问,本刊专访了中国制造业冠军联盟负责人、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光彩》:中国制造业目前在全球制造业中  相似文献   

10.
向海外转移生产是经济发达国家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调整和转移也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的重要捷径.例如, 20世纪 50年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将资本和本国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到日本本土,就近建设战略物资生产基地,日本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制造生产业,一跃成为世界工厂;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也得益于发达国家制造工业的转移.现今的中国是否也具备成为世界制造业集聚地的可能呢?  相似文献   

11.
一边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从农业大国转变成工业大国,工业贸易排名世界第三位,世界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一边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在现代国际经济秩序中,利益的获得已经不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品牌及创新技术的缺失,使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之路征途漫漫,品牌、研发、销售渠道、细分产业等竞争要素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皓 《国际市场》2007,(10):53-54
“中国制造业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但中国只是一个‘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这是前几年企业家与专家学者中颇具有代表性的看法。而近两年,随着各类成本要素的明显变化,中国供应商的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同时中国正面临着东南亚等地区激烈的竞争压力,致使中国从“车间”迈向“世界工厂”的步伐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大国,我国拥有机械制造业企业十几万家,市场规模与产值均位于世界前四位,这些无疑将为我国工业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快速成长的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引人注目,中国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位居第四,因此,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工厂".笔者曾于2000年对美国,爱尔兰,巴拿马等十几个国家进行了考察,发现"MADE IN CHINA"字样的产品在世界各国随处可见,可以说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15.
张化桥 《新财富》2004,(1):12-13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但股票投资者对制造业的股票应万分小心。为什么“世界工厂”不能产生几个像样的制造业公司?原因很简单:进入门槛太低,企业的寿命都很短,而且假冒产品太多,知识产权容易被侵犯。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使中国可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市场是创新的龙头,有大的市场会比较容易创新。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一般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过程完成后应该有一个世界性的创新。中国经济应该是“世界级工厂——世界级市场——世界级创新——世界级品牌”这样按部就班一个阶段到一个阶段地发展。此外,并不是说到了世界级品牌就不要做制造业,制造业如何向更高品质、更高附加价值发展,是中国未来需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17.
中日制造业比较与两国产业分工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造业的国际化分工中,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在分析我国制造业成长的内外因之后,通过对我国几个典型产业与国外差距的阐述,归结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最后就中日制造业间的分工合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边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从农业大国转变成工业大国,工业贸易排名世界第三位,世界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一边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在现代国际经济秩序中,利益的获得已经不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品牌及创新技术的缺失,使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之路征途漫漫,品牌、研发、销售渠道、细分产业等竞争要素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人类社会,也是中国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到来,中国政府也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研发方面不断的加大力度,不断强调中国的企业应该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走出去。我们可以看到,现今在国外中国的产品已是种类繁多,然而,在这些产品中我们能看到的大多都是“Made in China”即中国制造,却很难看到“中国创造”的产品。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大国,是加工生产零部件的集散地,那么怎样使我国成为拥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创造业大国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 WTO 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大国,我国拥有机械制造业企业十几万家,市场规模与产值均位于世界前四位,这些无疑将为我国工业配件类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动力传动产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量大,使用面广的关键部件,是重要的机械基础技术,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机械制造业的性能水平及质量,本次由中国机械设备成套工程协会、上海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