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组织弹性与企业总部的动态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弹性理论与战略管理的动态能力观相结合,提供了研究企业总部动态能力的新视角.组织弹性有资源弹性、信息弹性等四种类型,各类弹性以及不同的宽松程度对组织战略绩效有不同的收益和代价.弹性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变量,为总部的动态能力类型所左右,但因弹性程度涉及企业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取舍,对企业总部能否塑造出有效的动态能力产生重要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2.
借鉴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等研究成果,提出并从理论上论证了一个整合性研究框架,揭示从技术学习上升到技术能力的演进过程。研究表明:技术能力演进需经过知识转化整合这一中介机制;在动态环境和知识转化整合过程中,即兴学习起着调节作用。研究成果为实证提供了新的研究命题和研究视角,丰富与发展了企业技术能力理论。  相似文献   

3.
整合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能力、知识能力两种企业内部因素交互作用对知识创造绩效的影响过程,尤其关注了具有前瞻性与反应性特征的战略柔性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基于我国399家企业调研数据发现,互联网能力、知识能力均对战略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互联网能力与知识能力的交互作用通过战略柔性的中介机制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绩效提升,即存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在理论上,丰富了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观在组织竞争优势构建方面的前因研究,在实践上,为处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有效提升知识创造绩效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特别是关于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持续,使得动态能力观得以提出。在回顾动态能力观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比分析了动态能力观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优势理论的差异,进一步明晰了动态能力的关键特征及其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企业能力观为理论基础,借助服务主导逻辑的演化,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前因-过程-结果”的制造企业“能力建构与动态适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两业”融合在制造企业层面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不同阶段的主导技术催生了差异化的生产服务场景和企业服务主导逻辑,范式转换与敏捷响应、互联工厂与大规模按需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生态赋能是不同阶段的主要标志;(2)在微观层面,基于“两化”融合的“两业”融合,本质上是不同阶段制造企业能力建构以及与特定生产服务场景和主导逻辑动态适配的过程;(3)敏捷响应能力与个性化定制以及与“边缘-响应”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一阶段,属于“两化”融合。大规模定制能力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以及与“协同-响应”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二阶段,属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阶段。生态赋能能力与大规模流程化定制以及与“生态-竞合”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三阶段,属于“两业”融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两业”融合的实现以及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微观理论解释框架,拓展了...  相似文献   

6.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组织文化、组织过程、资产和技术状况、成长路径;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具备的5个能力特征,并对我国企业如何在动态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培育与再造动态能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服务主导逻辑的提出,为解释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活动和消费行为提供了新视角。然而,由于服务主导逻辑和商品主导逻辑重点强调在经济交换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忽视了经济交换逻辑的演进,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的演进如何实现。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还缺乏深入讨论。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不断融合的经济背景,试图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这一演进的过程。研究认为,技术创新通过向市场提供新技术和刺激新的市场需求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资源基础发生变化,进而引发资源观变迁导致主导逻辑重构,促使人们理解经济交换逻辑的基础由商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转化。以上结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服务主导逻辑的理论外延,为企业深入理解服务主导逻辑的产生和价值共创提供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8.
资源基础观的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基础观是最近数十年中战略管理领域中的主流理论.它为企业建立、维持和发展竞争优势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还为其后发展起来的企业能力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在概念定义上的模糊性和使用中的随意性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回顾了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的发展历程,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资源基础观的现状进行反思,为今后的研究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的重要结论和观点,包括基于协同整合、知识和资源等观点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IT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动态能力的研究进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的演进进行研究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动态发展趋势,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重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组织演进规律看,市场机制调节下形成的“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竞争动态演进型产业组织应该是我国产业组织演进的目标状态,其中大企业、企业集团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大企业、企业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企业需要培育动态能力以应对动态的经营环境,实现持续竞争优势。部分学者以知识为切入点来解释动态能力,形成了动态能力"知识观"。首先对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行述评;然后,系统阐述了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理论在理论来源、研究边界方面的不同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论文引入了组织学习的概念,构建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剖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持续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从组织情绪能力角度探讨领导方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国内某大型汽车行业企业为案例,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通过实践总结出转换型领导方式以组织情绪能力为中介,对企业创新行为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正向作用。拓展了组织情绪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为中国企业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帅 《生产力研究》2006,13(11):276-278
文章基于资源学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工作,评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观点。首先,以资源观的发展为线索,综合归纳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学派对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主要观点;其次,以Barney和Peteraf的相关研究为代表,阐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框架;最后,在指出资源观相关理论拓展的基础上,评述了能力观、知识观及动态能力观对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危钰 《经济论坛》2008,(6):85-88
一、引言 当代主流经济观点认为,企业而非国家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核心组织,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最终依靠.因此,企业的能力成长及能力评价问题理应受到经济学家关注.从Adam Smith的企业内部分工理论、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演进到企业知识理论形成,整个研究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由外因向内因发展的过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企业能力理论的内涵,也是企业战略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的重要结论和观点,包括基于协同整合、知识和资源等观点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IT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动态能力的研究进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的演进进行研究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以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重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唐春晖 《当代财经》2003,(10):68-70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解释,有一个从静态外生-静态内生-动态内生的演变过程,企业的动态能力战略观正在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理论前沿。将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本质是知识,知识形成的动态机制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与静态策略的确定入手,基于对企业动态能力演进路径的考察,对企业动态能力演进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并针对动态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的关注重点,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动态策略模型,为企业知识管理动态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国外组织学习能力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按主体能力观、过程能力观和主体-过程综合能力观对目前国外有代表性的组织学习能力理论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促进我国组织学习能力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与前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兴旺  王迎军 《当代财经》2004,(10):103-106
由于企业在动态环境下难以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核心能力本身所存在的刚性缺陷,这使得能力学派的另一个分支———追求以迅速进行资源整合获得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理论逐渐发展了起来。十年期间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涉足了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等重要方面。但是到目前为止动态能力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一些抽象空泛的概念和框架的讨论上。在动态能力后续研究中应当坚持一个基本的研究方向———动态能力的可操作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满足了企业在环境变动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需求,但是对于动态能力如何创建、发展和重组的研究尚不深入。演化分析是研究动态能力的必然途径,而惯例变异则是演化研究的关键。惯例变异与组织学习之间具有内在联接的逻辑关系。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组织学习和惯例变异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演化视角下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机制。该机制较为清晰地阐述了企业组织作为开放系统如何动态适应环境的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