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投资性房地产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没有将投资性房地产单独列出,而是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处理,导致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出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3号会计准则),并附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就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时的用途转换问题和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质疑.并通过分析。提出了建议性观点。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准则”)。在此之前,我国企业没有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单独核算,其确认、计量等都与一般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类似,也没有进行单独的信息披露。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彭广林 《财会月刊》2007,(11):73-73
一、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以下简称“教材”)第88页[例5—7]20×7年7月末,甲企业将出租在外的厂房收回,8月1日开始用于本企业的商品生产,该厂房相应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相似文献   

5.
资义银 《财会月刊》2008,(11):70-71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简称“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6.
谈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飞 《财会月刊》2008,(2):19-20
最近,笔者在学习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著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以及讲授2007年度会计职称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时,发现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存在可理解性不强、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误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企业率先执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新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首次在非金融资产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如何更好地应用该准则,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1.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扣除的差异在新会计准则中,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确认条件: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会流入企业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计量具有可靠性。在税负处理方面,则将投资性房地产又分为房屋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两种形式,而会计确认的投资性房地产就是房屋建筑物。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如果房屋建筑物已经以经营的方式出租,则确认是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9.
李桂萍 《财会月刊》2011,(12):68-69
《财会月刊}2011年第7期刊发了朱玉广同志的文章《我国需要单独制定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吗》,随后第8期刊发了该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的不同看法》(分别简称“朱文一”和“朱文二”)。朱文一从出租房屋和土地使用权的非投资性、公允价值的计量以及持有以备增值的土地使用权的核算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应取消投资性房地产准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将投资性房地产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项单独资产进行了规范。本文据此用实例阐述了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出售、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一、投资性房地产新建与改扩建的会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简称《讲解(2006)》)的规定,企业新建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在建工程发生的全部支出先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归集,待完工后由"在建工程"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相似文献   

12.
王敏芳 《财会月刊》2008,(12):44-45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将投资性房地产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项单独资产进行了规范。本文据此用实例阐述了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出售、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一、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 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同时结转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分录。  相似文献   

14.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5年7月29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征求意见稿)”。笔者就稿中的内容谈一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包括为规范投资性房地产业务而首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称为新准则),该准则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处理提供了法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王朋才 《财会通讯》2006,(11):62-63
一、房地产转换的界定房地产转换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持有的房地产在用途方面发生了实质性改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新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改为自用,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或者自用的土地、建筑物改变为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界定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或者将其他资产转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原准则)相比的主要变化:一是扩大了借款费用资产化的资产范围,原准则仅限于固定资产.新准则扩大到了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财政部2006年2月出台《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从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转换、处置和披露等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一、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是新会计准则中新增加的一项准则,用于规范土地、房产中专门用于投资(而不是自用)项目的处理。该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为所得税征管,规范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的纳税行为,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3月6目制定并下发了《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以下简称“新31号文”),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31号,以下简称“原31号文”)相比,政策有了较大的变化。“新31号文”将有助于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经营利润,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