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琦 《中国经贸》2012,(10):12-13
耐克和阿迪达斯先后关闭了在华的加工厂,移师东南亚。一时间,东南亚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劲敌"。在这场PK中,中国制造业以何取胜?9月起,海南省最低工资标准全面上调2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将在原基础上上浮2元。今年以来,全国17个省份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分配"提低"进程加速,也预示着廉价劳动力时代终结。最低工资的提高直接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的增加。苏州一位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人工成本涨得有点‘吃不消’"。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国引人注目的低成本和高生产率始终是吸引外资和左右全球制造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但近两年已有征兆显示,中国原先的某些有利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一些原本担心本国制造业会被中国完全吞噬的国家带来了希望,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国引人注目的低成本和高生产率始终是吸引外资和左右全球制造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但近两年已有初步征兆显示,中国原先的某些有利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一些原本担心本国制造业会被中国完全吞吐噬的国家带来了希望,特别是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4.
媒体速览     
从"中国制造"到"亚洲制造"中国一直在追随"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很多人认为,这一接力棒将在合适的时机传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帮助它们通过制造业走向繁荣。确实有一些低端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但这只不过进一步巩固了"亚洲工厂"的优势地位,而"亚洲工厂"如今制造了世界上近一半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发展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普遍的规律性现象——产业转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国际产业的转移也是其中的而一个重要特征。据相关数据研究显示,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部分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新趋势,而一些高端的制造业逐渐向欧美等国家回流。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国制造业应该明确: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们应该紧紧把握机遇,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而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本文将根据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契机,研究我国新的竞争优势,以期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制造并出口商品,中国实现了自身经济——及世界经济的转变。1990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按价值计)的比例不到3%,但现在占比近1/4:全球大约80%的空调、70%的手机和60%的鞋为中国制造。中国迅速崛起打造了深入东南亚的供应链,这个"亚洲工厂"如今制造了全球将近一半的商品。中国一直在步"亚洲四小龙"后尘。很多人认为,接力棒将在合适的时候传到世界其它地区,轮到它们通过制造业走向繁荣。不过中国把接力棒抓到更紧,完全没有因为工资上涨而放松。那些确实从中国转移的低工  相似文献   

7.
童莉霞 《中国经贸》2012,(23):77-77
当今,中国的制造业内忧外困,已经不再是2008年以前那样的风光岁月.由于工资、土地、能源、原材料、物流成本上升,环境标准提高,税收增加,国内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市场正在部分被东南亚国家取代.  相似文献   

8.
几百年来,大批华人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国家谋生,被称为"下南洋"。而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下南洋"渐成趋势。例如,中国在2001年就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运动鞋,在各国排名第一,而越南只占到13%的份额,但到2010年,耐克在全球共有37%的运动鞋打上了"越南制造"的标记,而同期"中国制造"的耐克运动鞋只占34%。  相似文献   

9.
杨筠 《特区经济》2011,(2):20-22
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产业带属于发展型产业带,产业带建设初期对国内发达制造业中心的依赖性很强.西南地区可通过沿边地区的国际大通道将西南边境地区与东部产业带主干连接起来,形成沿海产业带与内陆边境区次级产业带的"扇型"对接.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食品抢攻日本市场(二)吴来春中国大陆中国大陆自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经济发展迅速,出口贸易也急速增加。而食品制造业因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吸引外资合作开发市场并加紧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生产总值及数量均大幅增长。据有关资料显示,大陆食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服装制造业的冲击很大,尤其是成本大幅度的上涨,企业的生存环境越发困难,沿海的很多企业在向内地或东南亚迁移,市场环境逼迫企业寻找更低的劳动力市场。对于这一现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近日举办的第一届北杭州湾创新转型论坛大声疾呼:中国不能丢了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给东南亚经济带来空前灾难的同时,与东南亚经济息息相关的华人经济也遭到了极大冲击,其程度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对华人、华侨经济的打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场风暴给华人经营的制造业、商业、金融业带来很大伤害,其损失难以估量。19...  相似文献   

13.
白明 《中国经贸》2012,(17):83-83
几百年来,大批华人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国家谋生,被称为“下南洋”。而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下南洋”渐成趋势。例如,中国在2001年就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运动鞋,在各国排名第一,而越南只占到13%的份额,但到2010年,耐克在全球共有37%的运动鞋打上了“越南制造”的标记,而同期“中国制造”的耐克运动鞋只占34%。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吸收FDI方面是否存在着竞争关系是东南亚国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方法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吸收FDI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吸收FDI对东南亚国家吸收FDI负面影响较小,中国吸收FDI的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部分国家的FDI流入。  相似文献   

15.
海南在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把海南推上了中国与东南亚外交的最前沿。海南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与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是中国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桥梁”,因此,海南理所当然地要优先担负起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apan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以下简称协力银行)是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自1989年开始,协力银行每年都对日本制造业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动向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日本制造业企业的海外业务、投资活动现状及对今后的展望。2001年11月,协力银行进行了第13次调查。在2001年度的调查中,协力银行加入了日本制造业企业的中期海外业务展望的问题,并将“主要亚洲各国的投资环境评价”和“中国及东南亚4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作为产地的吸引力”也作为特定内容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到501家企业的有效回  相似文献   

17.
邓剑 《科学决策》2006,(3):19-20
作为同处亚太的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无论在文化传统、经贸往来,还是在地缘政治方面,双方关系都难以割舍。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东南亚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无论是中国为实现现代化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还是实施“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对外战略,东南亚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掘金东南亚     
<正>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至2022年期间,东南亚11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40%,超过了外资对中国、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投资增幅。而中国企业也贡献了不少力量,在2018至2022年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高达685亿美元。东南亚市场正在成为掘金热土,不少中国企业从2018年开始便已布局并走进东南亚,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不再拥有东南亚机械设备市场的优势本刊讯东南亚制造业结构发生变化,机械类资本设备原本是日本企业的天下,但最近欧美、台湾和韩国产品成功地打败了日本货。日本大企业最近已开始采购其他亚洲国家生产的机械。日立制作所在泰国曼谷郊外设立的冰箱压缩机工厂完工时,...  相似文献   

20.
基建关联产业是支撑"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主要优势产业和依托。本文纳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文化、地缘相近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等因素,利用面板引力模型首次量化估计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基建关联产业的出口潜力和未来出口增长空间。研究发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文化联系纽带显著促进中国的基建关联产业出口,中国对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基建关联产业的出口潜力较大,而其余东南亚国家因经济规模和市场容量较小,出口潜力有限。2017-2021年内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基建关联产业出口增长空间大,应重点选取经济规模和市场容量较大、地缘和文化相通性高的合作对象,以充分发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基建关联产业的出口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