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务与会计》2011,(5):7-7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中国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就是要实现包容性发展。第一个转变就是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理念,重点是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就要求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相似文献   

2.
正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对于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序转换,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所在。当前中国工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结构失衡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障碍。有序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实现"新型驱动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分析1.三大需求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分析投资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拉动力量,尤其是2000年以来形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近日在政协分组会议间隙对中国经济作出乐观预计,他认为中国经济一季度将会达到底部,二季度会回暖,三季度则回复正常水平,预计全年GDP增长将回到8%。  相似文献   

4.
《企业与市场》2004,(8):10-11
“我们正自觉不自觉地回到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老路上。”在最新一期中国经济50人论坛和北京科技博览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发出了这样的警告。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需求增加可以带动经济稳定增长 1.国内需求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在80年代表现为消费需求扩张并带动投资迅速增长,而在90年代以后,消费需求的增幅减缓,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对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构成的分析表明,消费是最为重要的增长因素,其在GDP增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已积蓄起结构升级的一定势能,在消费领域全面开动吃穿用、住房、汽车、旅游4个'发动机',将能使我国经济在世纪之交保持高速、持续增长。"国家计委副秘书长郑新立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郑新立说,在目前发这国家居民消费结构中,一般使用于吃穿用消费和用于住房、汽车、旅游的消费各占1/4。这4个消费领域可以比作拉动经济增长的四个"发动机"。改革开放以来,仅率先开启"吃穿用"一个"发动机",就支撑了我国经济持续20年的高速增长。如果再启动往、行和旅游3个"发动机",开足马力,4个"发动机"完全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7.
赵福帅  孟杰图 《英才》2013,(9):36-39
"放弃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改为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显然是头痛医脚、因噎废食、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主张。"自2012年6月从世界银行卸任回国,林毅夫便陷入了各种争议与质疑的漩涡。"中国经济仍有潜力保持20年增长8%"、"中国应该坚持投资驱动,不能转而依靠消费"……后者在舆论眼中,则与吴敬琏"用强势政府海量投资支撑高速度增长的发展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的观点针锋相对,而被疯狂炒作。  相似文献   

8.
财经动态     
宏观Macroeconomy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拉动居全球首位国家统计局9月28日发布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称,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到2007年已高于世界所有国家,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9.
信息广场     
陈德铭:六方面拉动内需减少在国外过度消费本刊讯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在十八大新闻中心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未来中国要从六个方面入手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他在解释六方面措施之一的促进品牌消费时表示,未来中国在拉动内需扩大进口商品消费的同时,要降低奢侈品品牌的价格,也要减少(中国人旅游)在国外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企业家》2007,(3):42-42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指出,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但“十一五”期间,要提防可能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和美元危机。  相似文献   

11.
财经时事     
中小企业已成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指出,在中国,GDP和社会销售额的五成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七成以上、税收的四成以上以及出口总额的六成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他认为,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已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央行支持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认为,相比二板市场,我国需要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制造"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内,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根据有关数据计算,以加工贸易为例,1991年,我国GDP增长9.2%,其中1.14%源自加工贸易拉动,在GDP增长中的份额也达到12.4%。1998至2008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年均达58.6%,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高达4.8%(以平均增长率8%计算)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这匹马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今年前三季度的最终消费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如何将经济增长的重点由投资拉动转为消费推动,使最终消费成为经济的第一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已经是有目共睹。我们预计,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将超过9%,第四季度甚至可能达到10%。但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仍然是拉后腿的,消费变化不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忽略,惟一能拉动经济增长的只剩下  相似文献   

15.
吕楠  王涛 《数据》2009,(3):22-23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部分人对未来2—3年,尤其是2009年经济增速能否保持8%心存疑虑。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方面来分析,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可以“保8%”。  相似文献   

16.
聂红 《审计与理财》2011,(12):38-40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房地产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998~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为10.4%,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1个百分点;金融危机爆发后最关键的2009年,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4%,拉动经济增长1.7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B12):43-43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教授就“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话题发表观点,他表示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可以说这是十七大在经济方面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将会影响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影响十一五,影响到2020年。发展方式转变从三方面进行,一个是经济增长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第二,由过去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来拉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第三,经济增长由过去过度的依赖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三个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调整需求结构、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生产要素质量、改善生产要素的组合结构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奇迹",近年来经济学家已有很多解释。有的认为是先解放农村劳动力,显著增加农业产出,然后通过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造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也有的认为主要是县一级的区域竞争,在财政制度改革之后,  相似文献   

19.
王建 《河北企业》2004,(12):4-5
<正> 从前三个季度的数字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9%以上已经没有问题,在粮食丰产和大量进口的背景下,CPI指数也将开始回落,全年应在4.5%左右。中国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势头,物价平稳而实现了高增长。但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隐忧。从国内看,主要是宏观调控已经取得的成果能否稳固,粮食增产的好势头能否保持,消费增长低落的势头能否改变;从国际看,油价及初级产品价格的强劲上涨是否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瓶颈制约,自二季度以来美、日、欧经济出现的增长率下滑势头是否会中断中国出口高增长的过程。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2005年中国经济是否仍可以保持住已经连续两年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力来自投资、出口与消费,看明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还是要首先分析明年这三个方面的走势。本轮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投资需求拉动的,而投资需求又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方面,这是因为牵动投资需求的最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民间创业、投资和就业的严重不足,中国的国民经济目前和未来存在着五大失衡: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强与民间投资经济发展弱;特大和大型企业,特别是垄断性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强,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弱;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强,劳动和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弱;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弱;出口和外资推动经济增长强,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弱。本文着重谈谈怎样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症结在什么地方,会有什么样的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