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颖 《天津经济》2007,(11):76-78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新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适用于上市公司。该项新准则包括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的“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由于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体系迈出了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
李冰冰 《辽宁经济》2006,(11):101-1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为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修订17项,新颁布22项),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理顺了现行会计法规体系、消除了会计法规之间的差异,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煤炭企业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必将对煤炭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棗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棗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基本准则和16项原有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2项具体准则。新具体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恩耀 《辽宁经济》2007,(10):85-8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对其他企业鼓励执行。这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完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任务,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本文就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楠 《辽宁经济》2007,(4):96-96
2001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会计准则有些内容有效地限制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但有些内容也扩大了利润操纵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徐枫 《中国经贸》2009,(10):119-1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但总体来说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陈旭荣 《辽宁经济》2007,(11):86-8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人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2008年新准则的实施范围将扩大到国有企业,2009年进一步扩大新准则实施范围,目标是用3年左右时间使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全面实施新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被业界称为是中国会计和审计行业里程碑,且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的“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已于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并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8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和实施,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的重点加以分类,并就其特点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有修订后的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共计39项准则。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已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通过将新会计准则与原有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会计准则变化会对我国企业的会计计量、会计核算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让财务信息更可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辽宁经济》2007,(6):96-96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首条就是可靠性,提出“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在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中86次出现“可靠”二字,可见新准则对可靠性的倚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现行的16项企业会计准则修改为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经修订后的具体准则在内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至此,我国会计准则得到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框架体系的基本建立,这将是中国会计改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原准则在成本计价基础上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1992年11月由财政部颁布,在1993年左右进行正式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所以对于这个条例的修正变得越来越紧迫。2006年2月15日,修订后的《基本准则》和38项新的规定的会计设定已经重新设定,并且在第二年就得到了迅速地实施。新的会计规定表明这套新的体系是可行的,这些信息的反馈为企业的财务开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实现了实质性趋同。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是关于对资产减值的规定,它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谨慎性的原则,也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徐莉薇 《中国经贸》2010,(22):268-269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期待已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ASBE),这些新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基本涵盖了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大部分内容。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也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除小部分事项根据中国情况予以特别处理外,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这部酝酿巳久的新会计准则将对本土企业的财务运作以及企业会计职业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继红 《发展》2010,(2):49-50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股份支付准则是为了规范企业在股份支付过程中相关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的。该准则在我国首次规范了企业以自身股份为基础进行支付的业务,统一了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20.
毛腊梅 《特区经济》2007,219(4):84-85
随着2006年2月15日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颁布,我国在向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38项具体准则有些是新增加的,有些是对原有准则进行了修订,其中债务重组准则就是对原有准则的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