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秋华 《企业经济》2005,(4):109-110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初步形成电力市场的阶段,作为电力市场的主体发电企业,由于面临着全新的市场环境,如何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对于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形势,对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发电企业的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传统电力体制存在的缺陷以及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新经济自由化政策,导致了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英国电力市场机制的建立经历了两个阶段:1989年至2001年的发电集中竞价阶段(POOL)和2001年至今的双边自由竞争阶段(NETA).英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中发〔2015〕9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文件下发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对发电企业如何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增强市场化竞争及营销意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发电企业面临的两大成本挑战 1.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成本提出更高的要求 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理顺电价机制。我国电价的计价方式基本采用一部制电价和两部制电价两种方式。一部制电价是指全部费用从发电量中回收,为此必须规定最低发电小时,在最低发电小时内电力公司根据“照付不议”的原则收购电量。两部电价制,由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发电企业因其本身的资源与技术密集性和电力产品的特殊性,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行业的独特性,它是发电企业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一系列制度,体现了发电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发电企业面临巨大战略环境的挑战,对发电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发电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大用户电力直供、发电设备利用率下降等因素的存在,对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边际收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适应电力体制改革需求的角度看,发电企业应高度重视业财融合的应用,以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从企业经营管理主体的角度看,如何更好地参与到业财融合工作中去,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于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度共享,已经成为发电企业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发电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发电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业财融合在发电企业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力体制改革,发电企业走向市场,成为竞争的主体.如何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发电企业必须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本文就发电企业成本全方位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初步实现了厂网分离和发电环节市场主体多元化,但电力交易机制、开放电网公平接入、输配电价改革等深层次问题没有破解。本文深入分析美国电力改革的做法与近期进展,期望为推进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美国电力改革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放开竞争性业务、电网无歧视开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将电力产业垂直一体化垄断改造成可竞争性市场结构,组建区域输电组织,开放电网公开公平接入,健全市场交易机制,放松发电侧和售电侧的管制,引入各类企业进行竞争,市场绩效和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合山发电公司在电力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公司领导班子运用发展战略文化化解企业危机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合山发电公司在电力体制改革申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公司领导班子运用发展战略文化化解企业危机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电力低碳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5年中国启动了第二次电力体制改革。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完善、电价关系没有理顺、低碳能源发电激励机制不健全和能源电力立法修法滞后等问题。从环境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分析,高碳能源发电是典型的负外部性例子,低碳电力的发展是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中国电力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转变政府职能;从发电侧、输电侧、配售电侧、用电需求侧完善市场机制;严格约束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以及修订电力法律。  相似文献   

12.
国有发电企业经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新电力体制下的发电企业经营的激励机制,是当前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必须积极探索的问题。只有在国有发电企业经营的激励机制上实现创新并完善,才能充分发挥经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国有发电企业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加剧,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文章阐述了新时期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转变,提出了正确、有效实施建设的四个基本步骤,并对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进行了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14.
电力体制改革以后,随着发电市场竞争局面的形成,随着发电成本的不断提高,发电企业急需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来增强竞争力。这其中对经营者的薪酬管理的合理设计是一必须解决的问题。许多发电企业都采用了经营者年薪制,下面我们对SL发电厂经营者进行年薪制设计。  相似文献   

15.
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及其价格机制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针对我国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电力市场的建设目标及在建的电力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应构建发电有效容量交易市场、电能量交易市场、辅助服务交易市场、绿证交易市场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的新型电力市场体系;形成有效容量、电能量、辅助服务、绿证交易方式及价格机制;研究新型电力市场体系运行后对发电企业、减排目标及用户的影响,以解决发电行业搁浅成本的回收各类发电机组协调发展、不同的发电机组公平竞争、在电能量市场上短期边际成本差别较大机组的竞争报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电力工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能力,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对电力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主要内容是厂网分开,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竞价上网。具体而言,一是重组电网资产,设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二是重组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发电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若干个独立的发电企业。2002年12月29日,由国家电力公司拆分重组的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在内的11家公司在北京揭牌亮相,标志着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就整个电力行业而言,无论是观念、管理模式、盈利模式都随着此次改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输、配、售电和终端用户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电力供需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为电力行业深化发电调度方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广西电网处于南方联网的枢纽位置,实施发电节能调度意义重大。粗糙集理论及其研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案例库的条件特征变量将案例库分类而形成概念,并通过生成的概念去研究目标特征,从而得到关联规则。将粗糙集模型应用到广西电网的发电节能调度优化研究过程中,为同行业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增装机容量迅猛增加,出现了电能供求趋于相对平衡的局面。发电企业的竞争引起了行业利润空间下降,电力企业竞争上网电量的局面已经显现。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发电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发电企业加快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已迫在眉睫。文章就如何打造成管理一流的发电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电企业开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国家发改委三个电价管理办法的出台,原有的电价形成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加强了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企业也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而对于电厂来说,其成本主要是发电的成本,也就是发电所需的原料成本,这也就是说,加强电厂的燃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即探讨电厂燃料管理系统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