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了没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开放潮》2001,(9):60-61
并购重组,作为一项管理的系统工程,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最难融合和解决的可能是文化整合问题。哈耶克说过,在现代企业中“不是人控制文化,而是文化控制人”。显然企业并购重组后,公司文化整合对于并购的成败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美日企业文化价值观形成看我国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通过对美日企业文化理论形成特点的比较分析,寻觅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形成现代企业文化的规律性东西,借鉴他国成熟企业文化的培育方法,找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最终在我国建立起融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为一体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重要标志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在推进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有的企业兴旺发达,愈办愈好,有的企业却昙花一现,好景不长。成功的企业已经完成了从“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的发展过程,进入到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实践证明,主宰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因创业者的境界、环境、职员素质等产生很大差异。本文通过黄骅市信誉楼商贸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略作诠释。  相似文献   

4.
周青 《中国经贸》2014,(17):121-122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公司发展从根本上讲靠的是文化,公司最根本的竞争力是文化竞争力,公司的一切是由文化派生出来的。”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企业文化的意义,分析了企业文化的特征、主体,研究了其主要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就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存在的矛盾展开分析。旨在优化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解码”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经济管理思想和理论,它是随着西方企业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高涨的当今世界,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四大把企业文化写人报告中,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明确地提出了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这些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实施市委提出的“两个跨越,一个再造”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企业竞争,带动企业快速发展,到本世纪末如期实现“翻两番…  相似文献   

7.
周慧 《魅力中国》2013,(13):372-373
2010年12月,伴随温州市新一轮城建体制改革和国资体制改革,笔者所在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是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集团整合了6家事业单位和20家公司,在岗职工1432人,职工个人文化背景、单位背景参差不齐。而此时温州正掀起“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到整合重组期“人心不乱、工作不断”,实现平稳过渡,如何迅速凝聚人心,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形成舍力为中心工作服务。本文笔者主要围绕企业文化五大体系——“竞、学、和、善、美”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首都经济》2010,(1):45-45
京投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为适应公司的科学发展,通过全员共同参与,初步建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2006年,京投公司通过开展“管理年”活动,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一起共同梳理提炼了主要内容是“坚实、质朴、开拓、承载”的企业文化核心——“基石精神”,从不同的方面高概括了实现企业战略需要达到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具象的勾勒出典型的京投人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快讯》2007,(4):14-20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
邱利军 《魅力中国》2008,(2):119-121
公司治理模式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因为微观企业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宏观经济体制及历史、文化、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世界发达国家美英、德日基于各自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法律背景,形成了两类各具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美英、德日两模式的形成均是伴随现代经济的发展而表现为一个自发渐进的演变过程,两种模式均肯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为公司型股份制形式。但两模式在股权结构及其财务安排上却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