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利用2001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发现,股权集中公司的负债率显著低于股权分散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存在二次关系和三次关系,资产负债率在24.52%与51.13%之间时,经营缋效与资本结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部分调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童勇 《产业经济研究》2006,(2):43-48,74
本文通过引入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框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确实存在部分调整现象,而且调整成本也比较高。本文还对影响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实际资本结构和目标资本结构间的差距,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加快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有正的效应,而贷款利率和收益波动性则阻碍公司对其资本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中国宏观经济2006—2008年的波动为资本结构自然实验法研究提供了条件。选择该期间行业内资产规模最大和最小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不同规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波动对大规模上市公司和小规模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规模的公司均显著改变了其融资行为;宏观经济状况和公司规模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1999~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为例,研究了信贷政策对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面临信贷政策冲击时,国有比非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幅度大。从负债结构上看,国有上市公司流动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的敏感程度均小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且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债期限的变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信贷政策对于不同规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后发现,小规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信贷政策的敏感性较弱。为此,有必要根据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从而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其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存在某种关系,正常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的结果表现为公司的市场绩效。因此,资本结构既能影响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而产品市场绩效又反过来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的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造纸行业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造纸行业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2012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高管激励等内部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差;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家族上市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好;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市场时机选择理论,以中国A股市场进行配股和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在配股和增发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融资时机选择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造成持续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融资时机选择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短期内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但对公司长期的资本结构没有显著的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取安徽省55家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安徽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成长性、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而资产担保价值、公司规模、资产流动性与资本结构均呈正相关,但资产担保价值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因素有很多,资本结构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对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山东省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业绩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建议山东省上市公司应适当调整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服装公司的不同负债的比例、股权的情况等都是影响其绩效的重要因素,以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提出实证假设,通过线性回归探索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具体的关系,最后对服装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绩效等方面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按照终极产权论的观点,在对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做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私有产权和外部大股东持股有利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国有股和流通股与公司财务杠杆显著负相关,而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持股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取决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当第一大股东为国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负相关;当第一大股东为私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2009—2013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内容分析,构建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研究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等公司特征和行业竞争属性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分析表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越倾向于披露环境信息;财务杠杆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垄断性行业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高于竞争性行业公司。因此,环境管制应与行业竞争属性相结合,并不断完善环境立法、环境监管制度及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企业并购的信息角度入手,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大宗股权协议转让过程中,相关公司的地理位置相近性对大宗股权协议转让公告效应的影响。论证了大宗股权收购的收购方对于同城的目标公司有强烈的偏好;同城收购的目标公司相对于异城收购的目标公司,可以在首次公告日的事件窗内取得统计上显著更高的异常收益;并且当目标公司规模小、风险大、高管持股比例高、收购方在收购后成为第一大股东、财务杠杆高等情况出现时,异常收益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平行数据对决定企业资本结构动态变化及其目标调整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这种分析主要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企业特质的变化对最优资本结构动态变化及其调整的影响;二是企业在当前将前期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程度。相关分析结果所得的结论表明,许多企业特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在动态中呈现出本期与前期的不一致性;企业具有长期目标债务比率,而且向目标债务比率的调整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4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在对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总体水平、银行资产规模等影响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和绩效的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对中资银行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与银行公司治理和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境外战略投资者派驻董事对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和综合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两者间是正相关关系;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及其是否为上市银行的控股股东与银行公司治理水平与综合绩效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相似文献   

17.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异质性交易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将信息不对称划分为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以及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之间的基础上,借鉴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和财务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测度这两类信息不对称,使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这两类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杠杆水平越低;前者对杠杆的影响程度在小公司中更强,而后者对杠杆的作用效果在大公司中更强。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前者的影响程度,而提升了后者的作用效果。这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可能已由原先的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转变为知情投资者和非知情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9.
娄权 《当代经济管理》2006,28(3):97-100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4年度48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股股东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而考察控股股东的作用,究竟是隧道挖掘还是利益趋同。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公司治理、盈利能力、公司规模、特别处理以及行业的综合影响之后,资产负债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证据表明,资产负债率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呈U型曲线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5.9%时,证据支持隧道挖掘效应,控股股东会选择较少的负债,而把资金留在公司方便自己的掏空行为。反之,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5.9%时,证据支持利益趋同效应,它会选择较多的负债,充分利用负债的财务杠杆和税盾作用,用心经营公司。该U型曲线关系揭示了控股股东存在相机选择资本结构的行为,同时存在隧道挖掘效应和利益趋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股权结构的内生性视角,本文采用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的集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型掏空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外生性出发,股权制衡度能够制约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尤其是侵占型关联交易;考虑到股权结构的内生属性,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额(尤其是侵占型关联交易额)增加比例越大,公司股权制衡度上升比例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