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吴志华 《全国商情》2012,(13):72-7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有了很大的需求。为了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适应这种实际的需求,需要改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本文认为应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硕士论文评价环节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结合湖北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目标、现状与实践,对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作了一些有益探索,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为湖北理工学院取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迫切需要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我国目前的农村与区域发展硕士无法满足需要。农民合作社对农村与区域发展硕士提出了新要求。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制和修业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适合合作社的农村与区域发展硕士教育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产业和社会培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适应工程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复合人才,基于此,在专硕的培养过程中,要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应积极进行以工程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产教融合和双师指导,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监督,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提升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美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及培养特色,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培养内容、入学形式等方面对中美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了比较,最后探讨了美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传统培养机制是基于研究型教学的,并不符合应用型教育需求。文章以金融学专业为例重新定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机制,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真正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自2010年起,中国设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与学术型硕士相区别的应用型硕士,成为我国硕士生培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选取国(境)外7所典型的旅游高等院校,从课程概括、入学要求、课程设置和就业培训等4个方面对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分析提出-我国MTA的发展应明确市场化和职业化取向,并从录取门槛的专业化、课程设置的实务化、就业指导的实用化和师资队伍的行业化等4个方面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在内的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随着高校扩招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学术性培养目标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尴尬,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出现了实践性教育目标与教学范式之间的错位。基于此,我们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培养规模,强调真正落实法学硕士教育的学术性与法律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并对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金融学、金融学科建设与金融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恰当地定位好金融学科建设;要加强对金融基础理论和前沿理论的研究与探索;采取措施更新金融学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更新部分教材,改革教学方法;重视金融学师资队伍建设。金融人才培养应树立培养意识:在确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时应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应遵循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作原则,分别确定各层次的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模式与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开放式培养硕士研究生是新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内涵在于企业真正和深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中高级人才。现有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模式主要有三类:高校主导型、校企共同主导型与企业主导型。其中高校主导型的代表类型有学术性学位+阶段性企业实践、传统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和企业选送高校集中委培模式,校企共同主导型的典型代表为“交大-宝钢模式”、企业工作站模式和企业培训模式。现有模式在培养精、专、深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方面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创新。产业硕士培养模式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创新途径,目前一些高校推出的面向产业的EMBA培养模式是此方面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1.
当前旅游业正发挥多元功能,未来旅游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其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发展概况的回顾和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基于PDCA循环法提出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内外双循环的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总结出教育教学过程P-D-C-A循环的优化路径,为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及其他学科专业硕士的高质量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要求产生了重大影响,金融学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未来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实践入手,指出金融学人才培养必须把握全球化的业务规范和管理法规,突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特色,立足在国际通用人才的培养模式下体现差异化特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会计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端会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安徽工业大学会计硕士培养通过构建理论指导体系,合理配置课程体系,制定课程开发与建设制度,科学采用案例教学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开拓丰富的学生素质培养渠道,设立注重实效的实习实践过程与管理制度,形成了有特色的会计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硕士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有极高的期望和要求。教育硕士培养中的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高校教育硕士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以传统授课为主、与学术型培养模式趋同、实践教学技能缺乏等问题。对分课堂是我国一种本土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课堂时间一分为二、师生角色转型、小组讨论突出"亮考帮"等特点,这与教育硕士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高度适切性。通过实证调查,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发现,对分课堂有利于培养教育硕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师范技能、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等优点。对分课堂与教育硕士课堂的融合是值得重视和推广的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砖银行、上海自由贸易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基金运行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走出国门,我国的金融版图渐次展开,金融·法人才这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日趋重要,然而当下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实践技能缺乏,个人职业规划模糊、择业能力较弱,学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金融·法人才需求龃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法人才的输出数量和质量,为此,政府推动间隔年教育计划、个人通过SWOT和职业测评认知及发展自我、学校科学定位金融·法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环节等方面并进,有效契合人民币时代的金融·法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专业硕士是一种以实践为主导培育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学位类型,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国内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整理,综述了国外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模式.对研究生发展的各个方向进行比较,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理念,以期为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从培养本质、培养内容、培养质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物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基于胜任力概念建立了物流工程专业硕士"三维胜任力结构模型",并从知识、技能、实践三个维度阐释了物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以物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提出了通过构建"多主体协同培养体系"和"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平台"创新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为推进物流工程专业硕士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发展引发了对税务人才需求的增长,在税务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来架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我院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模式、知识结构等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了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机制缺乏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方式单一、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以及科研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在科学发展观的审视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做到以学生为本,努力统筹学校资源,完善培养机制,注重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支撑.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培养水平,文章对近年来金融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研究,从培养现状、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归纳了主要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