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徐州要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开放思想为先导、设施联通为抓手、‘互联网+’为关键、生态城市为依托、民富市强为目标"为发展思路,强化区域合作、完善交通枢纽、融合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特色乡镇,增强徐州竞争优势和区位吸引力及辐射带动力,使徐州成为江苏经济增长极、进而使包括江苏在内的沿东陇海经济区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随着沿海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高铁时代的到来,江苏徐州面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文在江苏徐州与周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静态和动态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徐州城市竞争力,带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等级体系中处于顶端的核心城市,具有综合服务、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对外开放和人文凝聚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综合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键在于郑州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其周边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相比,目前,郑州经济发展存在经济总量偏低、经济投入偏少、经济集聚力不够等问题。加快郑州经济发展,必须加快项目引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市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后资源型"城市是指那些以煤炭、石油和各种金属矿藏等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它们由于资源开发殆尽,已经开始了经济转型,并且已经转型发展十年以上,但目前仍处于经济转型中。徐州就是一个典型的"后资源型"城市。已经经历一段时期转型发展的徐州,正在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徐州以"汉文化"而驰名,以汉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推动文化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徐州产业结构转型为目标,以开发文化产业园,打造高层次汉文化旅游等手段,坚持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等原则,形成以"汉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开创了文化发展繁荣,出现经济新增长点的良好局面,研究徐州文化产业集群化,有助于徐州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其他"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云旋 《商业时代》2022,(7):151-154
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试点是加快全国流通市场一体化的有益尝试,也为城市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定量评估了我国21个物流枢纽城市的贸易竞争力,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其经济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城市贸易竞争力较强,中西部地区较弱,研究期内我国物流枢纽城市贸易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三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开放边界的步伐,允许专门的方法和政策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的主要港口、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等十八个方面。建立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一个全新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广西作为我国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应该适时地把握和实施国家新兴的"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经济发展战略,将广西地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变成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加强资金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推动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徐州是江苏省唯一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地区。去年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激励和指引,徐州市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壮大实体经济,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主抓手,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城市"三大转型",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达到67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26亿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平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RCEP、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的重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打造国际一流枢纽平台是江苏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新发展格局对江苏省构建物流枢纽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新发展格局下江苏省双循环物流枢纽的构建基础,分析出江苏省物流枢纽仍存在着未充分协助形成和融入统一大市场等短板。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江苏省应加快推进物流枢纽融入统一大市场、增强物流枢纽的国际化水平、提升物流枢纽内园区建设质量和提升物流枢纽的现代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网络商都”是广州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倡议枢纽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载体和行动。网络商都具有交易及流通环节简单化、城市设施建设信息化、产业结构融合化及生产生活便捷化等特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打造网络商都,打造网络商都,是广州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倡议枢纽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及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千年商都转型及建设新型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行动,有利于广州集聚网络商贸资源,促进千年商都转型升级。广州可以通过营造发展环境、打造产业集聚的载体、集聚电商技术、电商人才、电商资金、电商企业等资源及机构等举措,加快网络商都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民航业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国家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民航国际化战略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途径,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更是其基本要求。本文从我国与沿线国家民航业发展的基础出发,分析了我国与沿线国家民航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为我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提出发展策略,为民航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沿海各地都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当前的沿海地区开发也面临着宏观政策难以落实、区域协作不到位、产业层次不高、城市配套功能建设滞后,缺乏资金、人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加快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区经济的发展突出服务业才能推进城市化的升级,从而支撑城市的区域中心职能。文章以徐州城区为实证,指出要素中心建设对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并提出了徐州城区经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江苏企业更大步伐走出去,需要着力研究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推动机械、电子、纺织、冶金、轻工、石化等重点产业走出去;二是根据不同的投资目的、不同国家(地区)的资源特点和投资需求,合理选择境外投资目的地;三是释放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效应,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推动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四是运用"国际惯例",改进和完善境外投资信息提供、财税金融支持、风险防范预警等服务,加快构建WTO规则框架下的走出去的促进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徐州市紧紧抓住江苏省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经济总量由小到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城市功能由弱到强、生态环境由灰到绿、人民生活由宜居到乐居"五个转变",开创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黄金发展期。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徐州市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坚持把节能作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抓手,通过规划引导、制度保障、政策激励等多种手段,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首次对徐州利用采煤塌陷地发展旅游房地产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做了全面分析,指出徐州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也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品牌形象模糊等弱点,在采煤塌陷地建设旅游房地产,需要结合生态湿地的构筑、工业旅游的开发等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特点及物流发展基本格局,江苏将重点发展宁镇扬、苏锡常、通盐泰、徐连淮宿四大物流区域。结合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特点,建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等7个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带动周边及其他城市共同发展,逐步提高全省物流一体化水平。”近日,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江苏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及今后江苏省物流业发展的布局。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大多已经历经十余年,阶段性转型成果初显,在绝大多数的转型成功案例中,不走"一刀切"的封闭僵化的老路,去追求高端新兴产业,而是"取长补短"利用原经济发力点,以"保质量,增效益"为核心,以"做大增量、优化存量、主动减量"来加快转型,文章结合国内外成功转型经验,重点关注徐州发展,为新时期后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投资和出口在江苏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特别重要角色,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在持续下降。作为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江苏的公共支出并未对城乡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江苏公共支出转型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也存在相关的问题。因此,应加快推进公共支出转型,增强江苏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增长阶段,但飞速发展的经济也导致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枯竭、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增多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为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施生态转型。实施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有效路径是:加大政府生态经济管理力度,加快实施"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大环境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强国际间生态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佳  白雪莲 《中国市场》2023,(16):38-41
2010年,住建部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国已经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处于国家建设体系的核心地位,其经济、人口、资源、交通等多个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对周边的城市和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现阶段,很多城市都在争取下一批次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体系。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沈阳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与青岛、长沙、济南等正在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对手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沈阳要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势,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的软硬实力、城市品质,加快推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