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按现有开发力度,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可开采储量仅能维持20年、50年、100年。2010年8月,我国水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在水电迎来辉煌时刻的同时.水电发展的接续问题也被人关注,将发展水电提高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角度看待,使人们在大力进行水电开发的同时.也积极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1,可开发潜力巨大,优先开发水电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水能在可再生能源中开发技术最成熟,开发经验最丰富,发电成本最低,优先开发水电符合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只有下决心优先开发水电,才能进一步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承诺,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提出了我国水电发展的目标和思路,研究了优先开发水电需要关注的重点工作,并进一步针对优先开发水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和大渡河公司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其主要缘于三大方面:能源资源紧缺和环保压力日益增大,迫切要求国家把清洁、可再生的水电资源开发摆到重要位置;中国国电集团公司“1691”发展战略,奠定了大渡河水电开发的龙头地位;四川省“工业强省、工业兴省、工业富省”战略,明确了水电开发为重要支柱产业。 面对新的机遇。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已从战略上做好了准备,“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将是公司2006年和“十一五”期间的根本性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政策和方针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水电,这一方针政策一直非常明确,始终没有变化。但是,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已开发程度按容量计却只有13%。这是因为,一个时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在政策的掌握上不加区别地将水电这种可再生能源等同于电力二次能源,照搬实行市场化的原则,要求水电建设运行机制完全体现商业价值。新近出台的一系列具体政策,由于没有考虑水电这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造成水电比重逐年下降,水电开工规模大大低于投产规模,这种状况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5.
早在多年前,水电就已经成为环保风暴的中心。就像循环往复的江水.关于水电开发的争议似乎从来没有停止。水电一直在环保与能源的争议中前行,环保部认为“水电开发势必会造成水污染问题”,能源主管部门则认为“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火电比例偏高,应该更多地发展以水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一边是环境保护,一边是不可缺少的“电”。中国水电究竟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张博庭 《广西电业》2013,(Z1):11-13
面对全球减排的巨大压力,我国已经作出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的承诺。完成这一承诺,加速开发水电将是最主要的措施。然而,一些人对我国水电的减排作用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水电的减排潜力。开发利用水电是最有效的减排工业化以来,全球水电的开发应用是减少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功臣。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水电资源几乎开发殆尽,已经进入大规模发展风能、太  相似文献   

7.
水电不仅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且是发电领域内节能减排、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一主力。目前,全球近1/5的电力来自水电,水电在可再生能源中发电的比重更是高达85%。因此,一个国家的水电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水平,不仅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优先开发水电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 优先开发水电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初期的基本选择 中国工程院在2008年启动开展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的水能专题中,对我国与国外水电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合比较分析,认为世界各国大多是率先开发和利用水能资源,待水电开发到一定程度后,才转向大规模地开发其他能源.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廉价水电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初期的全社会用电需求,为一国的经济起飞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水电开发对充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包括水电开发程度较高的主要发达国家,依然没有停止水电开发,而是把水电开发放在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面对全球减排的巨大压力,我国已经作出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的承诺.完成这一承诺,加速开发水电将是最主要的措施.然而,一些人对我国水电的减排作用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水电的减排潜力. 开发利用水电是最有效的减排 工业化以来,全球水电的开发应用是减少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功臣.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水电资源几乎开发殆尽,已经进入大规模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阶段.国外各种媒体所宣传的可再生能源,也大都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但是,事实上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和能量密度的局限,水电仍然是当前最有效率、最起作用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0.
郭元 《广西电业》2013,(6):17-18
水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家都高度重视水电发展,并把水电放在能源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即到201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要达到2.9亿千瓦,"十二五"期间新开工  相似文献   

11.
水电开发利弊之争,特别是环保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要实现水电建设科学发展,必须加强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解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乌江水电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多年来坚持走绿色生态、和谐发展之路,提出了“开发乌江清洁能源,建没绿色环保水电”的环保目标,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一、制定西部地区水电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分析(一)丰富的水能资源亟待有序开发。从我国水电开发总的态势来分析 ,一方面水电开发程度较低 ,另一方面水电开发结构不合理。一是东部地区水电开发程度高 ;二是中小水电发展速度快。上述问题亟待国家从战略上进行统一规划 ,将开发建设大中型水电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力量 ,围绕“西电东送” ,重点开发一批大型骨干水电站和区域性水电站 ,促进全国联网 ,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二)“西电东送”水电发展的战略框架尚待完善。“西电东送”作为一项重大的能源发展战…  相似文献   

13.
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电开发是中国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兑现2020年节能减排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国际承诺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水电建设已经突破技术制约和资金制约,但是面临着移民制约和环保制约的巨大压力。协调处理好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推动水电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虽然对水电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尚未出台指导水电基建过程中环保水保工作的具体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的建设主体把握的尺度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开发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热点,在我国也已成为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投资开发的热点。风电是我国蕴藏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在第二届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可再生能源专场”上,演讲嘉宾对我国风电的发展寄予很高期望。为此,本期报道以风电为主,并将篇名定为“风电篇”。  相似文献   

15.
红水河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开发红水河的丰富水力资源,是解决华南地区能源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天生桥一级水电站于1991年开工建设,已完成导截流和大坝工程;计划1998年第一台机组发电;龙滩水电站1992年开始筹建,进行施工准备,至今尚未正式列入开工项目。目前红水河已建和在建工程装机容量仅占总装机的36.8%,开发潜力很大。水能资源是可再生的最清洁能源,开发水电是最大的节约能源。龙滩水电站是两广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在华南电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力促进龙滩水电站开工建设,是加速西电东送最积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继上一期《和谐水世界》之后,杂志这一期又推出了《突破乌江——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创新与突破》的封面策划,围绕着“水”大做文章,足见期刊对能源结构优化所给予的关注度。乌江是我国最早开展并实现“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大型水电基地,乌江公司则是我国最早一批成立的流域水电开发公司。贵州“突破乌江”,使贵州的电力走出了贵州,打破了自给自足低水平内部循环。而乌江突破了边缘化,可以说乌江水电开发毫不逊色于美国田纳西模式(TVA),甚至大大超过了TVA。  相似文献   

17.
水力资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中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历史、管理体制等因素,中国的水电一直是在争议中前行,波浪式发展.作为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的中国,究竟该如何发展水电,中国的水电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2012年第4期本刊推出了"水电发展的中国路径"封面策划,刊发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能源部副部长陆佑楣等资深专家的文章,随后在"名家专栏"栏目中又连续三期刊发中电联副秘书长欧阳昌裕的观点文章,旨在宣传积极有序发展水电的重要意义,引导公众对水电的客观认识和判断;总结实践经验,探求中国水电发展的路径,促进水电积极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1910年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开工建设以来,我国水电开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相继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水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综合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电开发既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新闻点点评     
《中国电业》2010,(5):4-5
新华网: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将被突出 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近日表示,将设定刚性约束指标,突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目标。在电网吸纳可再生能源时,既要确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总比重目标。又要确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目标。这些分配到各电网公司的依据是所在服务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开发规划所对应的预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以及本区域技术上可行的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行业动态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居世界第一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9月25日表示,“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最快的五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能源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他说,目前我国电网总规模也居世界第一,电力总装机居世界第二。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规模不断壮大,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异军突起,能源结构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