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别概述我国国字号文化,自然以及文化和自然综合性遗产、资源的种类;介绍了这些国字号遗产、资源设立、评定、批准和公布所依据的非基本法律、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以及部门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标准或规范;建议统一使用国家级或者国家的称谓,对六种国字号遗产、资源重合、重叠或者交叉问题,提出了处理办法;认为从长远和全局着想,应对现行非基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进行整理、合并,且升格为三部基本法律。 相似文献
2.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不可多得的科学研究、审美和启智价值.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安排下,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要解决矛盾必须加强立法,尽快出台<世界遗产保护法>;淡化行政直接干预;精简武陵源遗产区内的行政管理机构;武陵源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应直属于中央管理或湖南省人民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3.
价值认知的差异在一定程度决定态度的差异,分析不同群体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认知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旅游者、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调查,发现这三个群体对武陵源的价值认知、权属认知和保护责任认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首次进行的对锦州大笔架山岛(简称笔架山岛)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为其深度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笔架山岛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地貌的天然海洋陆连岛,是我国乃至世界珍稀的海洋地质资源和景观资源;笔架山岛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关于世界自然遗产的定义要求,已建议辽宁省启动申遗程序;如果进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笔架山岛将是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第一个海洋景观,并将填补此项空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世界遗产的申报和开发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成功申报了一大批世界遗产之后,越来越多的遗产也充分发挥了其开发旅游的优势,但是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破坏遗产的现象。西方国家在开发遗产旅游中的有益做法如谨慎建索道、尽量减少景区内的商业设施、采用多样遗产教育方式、门票策略出奇招等对我国相关地方的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法国伟大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核心是“归于自然”,提倡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以后的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我们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发展观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遗产资源旅游利用中的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建立在市场化经营条件下经营者和旅游者之间的博弈模型,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寻一套全面考虑双方利益的、排除了遗产资源垄断性因素的、公平合理的调价规范。 相似文献
8.
工业遗产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需要、满足职工就业、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资金。政府必须完善相关立法、维护生态环境、提供财政税收支持、保障职工就业和吸纳职工参股,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欧洲工业遗产之路”(European Route of Industrial Heritage,ERIH)是欧洲范围内工业遗产资源通过整体规划、设计、开发,进而组成的一个工业遗产旅游网络。ERIH具有系统化、区域化、品牌化的特点:通过景点、锚点、区域线路、主题线路四部分,将欧洲的工业遗产旅游体系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区域化理念,实现欧洲工业旅游的跨区域、跨国家的整合;通过创建协会、建设网站、加入欧洲创意网络等方式,打造欧洲工业遗产旅游的品牌和影响力。湖南作为一个工业大省,在工业遗产旅游方面存在理念重视不足、缺乏统一设计、发展不平衡、知名度与品牌力薄弱、“零散化”“孤岛化”等问题。ERIH给湖南工业遗产旅游带来的启示是:从理念上加强对工业遗产旅游的重视、从机制上建立湖南工业遗产旅游网络、从实践上强化湖南工业遗产旅游的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地域以及文化差异,中西方的旅游方式和观念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以及旅游产品的审美也存在差异,中国人美学总体精神主要贯穿于"天人合一"的基本概念之中,西方的审美价值通过旅游观赏活动,以具体生动的形象让旅游者领悟到对象的审美价值。通过对中西方旅游审美差异研究,筛选开发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品格的旅游产品,吸引各地游客,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海岛经济体的支柱产业之一,高尔夫产业又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产业。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研究世界著名岛屿旅游业及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概况,总结其发展特点,为处在发展阶段的海南的旅游业和高尔夫产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内部控制与中国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存在差异:美国内部控制发展起步早,制度健全,中国内部控制发展起步晚,发展过程跨越,但规范水平已跟上国际步伐。比较中、美内部控制的发展差异可以为中国更好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境外开发区治理模式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开发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本文基于国外开发区公共治理模式的演进历程分析,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地区开发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阐述了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的现状及演变趋势,并提出了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本民俗节庆及其对中国节庆旅游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节庆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方面,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差异化发展。本文论述了日本民俗节庆旅游活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日本民俗节庆旅游的特点,认为在组织、内容、表现形式、节庆活动宗旨和时间安排等方面对我国民俗节庆文化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流动人口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科学技术的载体,其流动不是简单的转移,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机制内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导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流动最高的国家,每年大约有20%的人口在流动。包括国际人口流动和国内人口流动,这两股潮流汇集形成美国人口流动的总体特征。本文对美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美国人口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最后总结出可供我国在流动人口管理中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追求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在如今全球资源枯竭进一步加深、极端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的时候,向低碳经济转型无疑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欧盟是目前低碳研究最先进和新能源产业最发达的地区,而我国正处于低碳发展的起步阶段,本文对比分析欧盟主要国家低碳发展经验,并提出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三点启示:开展多元化节能减排道路、建立健全财税和法律制度、倡导全民参与和国外合作。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对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管理作了简略介绍,并就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与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就其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首先,调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岗位结构状况,从中找出创业板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然后,以创业板人力资源作为目标结构,结合浙江省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根据公共政策的原则,提出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以中小企业为对象制定促进就业政策、重点倾斜技术与营销人才的政策、督促中小企业建立长期养老计划的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