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通过构建进口和出口贸易引力模型,运用2001~2012年中国与10个东盟成员国以及其他33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微弱,出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明显,对中国而言更加有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呈递减趋势,双方贸易潜力仍然巨大。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改善区域间的贸易协调问题?本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大环境,从长江经济带出发,从商品结构角度,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与东盟各个国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其贸易情况,研究其出口贸易潜力。依据分类标准,分析长江经济带对东盟出口的所有商品类别,根据占比,筛选出最主要的四类商品:纺织原料制品类,机电音像设备类,化工产品类和贱金属类,并对这四类商品与东盟十国的出口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四类商品的出口额随着长江经济带区域和东盟各国的GDP的增加而增加,这四类商品对东盟的贸易出口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中美两国贸易效率和潜力以及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提高中美两国贸易效率以及挖掘两国贸易潜力。为此选取了2007~2015年中国与1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时变衰减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效率在0.7~0.85之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在0.9以上,都高于0.5~0.7的平均贸易效率,这说明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效率较高,因此两国贸易潜力也相对较小;同时,由模型回归结果可知物流绩效指数、贸易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可以降低两国之间的贸易非效率,政府效能指数和政体水平差异会加剧两国之间的贸易非效率;2007~2015年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增长潜力大于出口,这表明缓解中美两国贸易失衡问题还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中美两国贸易效率和潜力以及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提高中美两国贸易效率以及挖掘两国贸易潜力。为此选取了2007~2015年中国与1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时变衰减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效率在0.7~0.85之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在0.9以上,都高于0.5~0.7的平均贸易效率,这说明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效率较高,因此两国贸易潜力也相对较小;同时,由模型回归结果可知物流绩效指数、贸易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可以降低两国之间的贸易非效率,政府效能指数和政体水平差异会加剧两国之间的贸易非效率;2007~2015年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增长潜力大于出口,这表明缓解中美两国贸易失衡问题还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潜力,采用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进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做分区域讨论,分别从贸易潜力大小、贸易效率高低以及贸易效率变动趋势的视角,对区域差异和重点国家做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拓展、贸易效率提升以及实施差异化推进策略的相关政策建议,以加快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修正的贸易评价指标计算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双边贸易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间的贸易潜力,采用一步法分析非效率项对贸易规模的影响.通过实证估计和分析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本文指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应更好地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开展经贸合作,协调各国海关协作,提升通关效率;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推动双边国际投资,并构建复合型融资渠道,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推进"一带一盟"对接进程,发挥边境贸易对双边贸易的正向影响,加快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并引入适当的虚拟变量CAFTA、EHP对中国同东盟各国间的双边贸易量进行了定量估计和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成员国间双边贸易扩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1994~2015年涵盖全球4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混合效应、随机效应模型,分阶段、分国别量化评估海上通道对中国-东盟贸易潜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正逐年减弱,对出口贸易促进作用正逐步增强;航运距离与进出口贸易成反比,航运距离缩短1%,中国对东盟的进口增加0. 57%,出口增加0. 18%;货物周转时间与进出口贸易呈显著负相关,且对进口贸易的阻碍作用小于出口贸易;中国对东盟国家进口属于贸易不足型,出口属于贸易适度型,且不同成员国个体贸易潜力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关系表现为:货物贸易持续增长,贸易结构愈显互补性,东盟对华投资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投资,中国对东盟投资能力增强等多个特点。深化双边经贸关系的思路是:到2015年我国零关税基本达到全面利用;产品在东盟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双边初步具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条件。中国应与东盟各国海关合作,提高零关税利用率以及开展国家营销,提升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采用显性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农产品的优势,以及CAFTA的建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就如何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给广西北部湾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西应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外在变化,认真分析与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竞争性和经济互补性,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或通过分工获得相对优势,突出合作性,最终达成双赢或多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给广西北部湾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西应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外在变化,认真分析与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竞争性和经济互补性,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或通过分工获得相对优势,突出合作性,最终达成双赢或多赢。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从宏观影响、贸易影响和产出变动三个层面分析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框架下降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及其相应机制。结果显示:农产品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降低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较小,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降低减少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成本,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量呈增长趋势,其中,中国对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纤维作物、加工食品等产品的出口量增幅明显;贸易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国内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等行业的产出增加,导致中国大部分农产品部门要素投入增加,从而对居民收入和资本收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国内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自贸试验区被赋予“开放升级”和“体制改革”双重功能:一是在服务业和投资领域实行进一步对外开放,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全国整体融入世界经贸新规则提供压力测试。这种功能定位既有国际背景的压力驱使,也有国内环境的迫切需求,并且遵循着渐进式改革的内在逻辑,具有明确的试验目标、行动策略、路径选择和发展前景。虽然在推进过程中面临一些制约,但未来发展趋势不可阻挡。目前自贸试验区主要面临部分区域功能定位相互重叠、对外开放功能受限制、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尚未建立、法律支撑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从优化竞合格局、赋予更多实验政策和健全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双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部分,农产品贸易、农业产业合作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互惠互利的重要合作方向。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方面存在产品同一性、主导产品品种少、结构不合理、加工业薄弱、品牌意识差等问题,对此,应该实现农产品出口多元化;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力模型对中国与113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影响双方贸易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方的国民收入水平、距离以及是否参与到多边贸易体系中对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影响很大;边界关系、与发达国家结成自由贸易安排以及APEC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将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在这样一个由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增速很快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给双方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直接最突出的经济效应是贸易的创造效应与投资的增长效应,贸易的规模环境效应首先表现为环境的负效应,而环境的正效应比较间接迟缓.贸易的结构效应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投资的结构效应以环境的负效应为主.贸易与投资的技术效应会在双方的环保合作力度加强的条件下逐步倾向于环境的正效应.中国与东盟之间要加强环境问题的双边与多边协作,不断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下,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往来增多,出口占比稳步增长。但文化贸易却表现出商品结构单一的特点,主要是表演和庆祝活动、视觉艺术和手工两类附加值及文化内涵较低的文化制造产品,且文化贸易市场集中在与中国文化相似性较高的东南亚国家。此外,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存在一定的市场错配,文化贸易互补性较高的国家并不是主要的文化贸易伙伴。因此,应增强同文化贸易互补性较高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分区域、有选择性地开拓文化贸易潜力市场,同时创新文化产品内容,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