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婆的银发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乡下的外婆家度过的.那时候,走村串户的货郎最吸引我的神经.记忆深处的是人们都叫他“杨疙瘩“的那位.杨疙瘩的背有点驼,后脑勺长了个大疙瘩.他挑着一副担子,里面装着针线之类,尤其是那用糯米和面粉做的糖瓜,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  相似文献   

2.
背妻     
星期天我和老婆一起逛街。路上有一对情侣很惹眼,男的乐呵呵地背着他的女朋友,女孩笑语嫣然,一副幸福的模样。老婆动情地说:“想当初我们谈恋爱时,你也这样背过我的,可现在……”“我们结婚已经八年,老夫老妻了,还怎么好意思像年轻人一样?”我说。“老夫老妻难道不能浪漫?来,背着我走!”老婆红着脸说。我有点不好意思,老婆嗔怪道:“怎么,嫌我老了?”我只好拱起身子,背起老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速食爱情     
当时代进步以后,人们对爱情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进步了。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渴望曾经拥有。现在的新解为: “管你长得像猫像狗, 我又跟你过不了多久,你能带给我利益,今天就跟着你走……”这就是一段速食爱情,来得很快,当你还沉浸在云里雾里,事实上却早已鸡飞蛋打一场空。  相似文献   

4.
洪战辉以前就靠卖书赚钱养活过自己和家人,为什么现在出了名反而不能卖了?正如洪战辉自己所说,“成名后发生了很多事,生活一直在往上飘,飘得有点虚脱。我想往下拖,想踏实,可拖不下来。”“很多人,一旦被捧出名了,正常人的生活就得被迫掩盖掉……可我认为,回到生活中的英雄才是真英雄……”这些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为“人”原始面目出现的真实的道德楷模。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研究流行过诸多热点,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其热度从关于世贸组织的定义有几十种中可窥见一斑<中国信息报>2000.8.21).笔者对于这种世贸热始终作冷眼旁观.一则是因为本人主要研究国内经济,谈涉外经济应属于“圈外人“,二则本人的研究风格是不追潮流,不入主流.不过,现在笔者则不能不出来说说自己的观点.因为,第一,眼下对入世的研究似乎正在降温,以至于有点冷清,故需要加温.第二,研究国内经济而不适当研究一下国际经济显然是不完整的.第三,经过数年的准备,现在多少有点资格谈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泓冰 《中国西部》2012,(6):118-119
曾经有人形容某大学拥有“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在大学的衙门色彩过重和现实功利诱惑太多的今天,我们急需发掘并重建大学的精神追求,让“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融入中国脊梁,让“不序爵”成为大学的常态……  相似文献   

7.
其实,喜欢重庆是说不出什么理由的.喜欢就是喜欢,应该很尽情很尽性.喜欢上了,缺点也就成了优点,缺陷就成了风格,比方,一个男人粗野,你可以说这是粗犷;一个人女人风骚,你可以说这是风情.如今,我要把这无法捉摸的“喜欢“,用理性的方式总结出来,这有点吃力不讨好,可是,谁让我喜欢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发展:为增长而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荣幸今天能在“经济学家论坛“发表我对中国经济研究的一点心得.作为山东大学的兼职教授,今天能够与这么多的同学在一起交换一些看法,我也感到非常高兴.大家已经注意到,最近两周来,我们国内的主要媒体一直在强调着一个重要的观点,也就是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这句话对经济学家来说意味深长,因为我还没有看到世界上的哪个国家和地区如此明确地表明过这么一个重要的发展共识和贯穿到底的发展意愿,而它们却常常被经济学家的视野所忽略.今天我想说明为什么我认为这个发展的意愿和共识是经济增长的格外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说自己不喜欢游览.有点恐惧感:六岁开始逃难,二战后居无定所,搬来搬去,要到33岁才安定下来.我这一辈的人差不多都这样,从小不用走来走去的要不是家境富裕,有办法安居,要不就是穷得要命,要走也没有钱走.  相似文献   

10.
许多企业曾经很红火的,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最后都失败在一个管理上。一开始项目不错,国家也给了很大支持 但就是做着做着就下坡了。 起初大家都以为管理很简单什么有点规章制度呀,或者在产品上生产一个,研究一个,储存一个呀,这就叫管理到位了。其实这只是管理很简单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搞好控制.信息的传递,规范好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战略……等等。这才是真正完成了自己的管理。 1995年,我即开始考虑这样的问题,自己企业各方面都很好,下一步该怎么做。现在大家都团结在我…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26日,江苏省首届社区教育优秀乡土课程颁奖大会上,我编写的自编教材《古镇瓜埠》荣获省一等奖(第三名),我以获奖者的身份,代表《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历史文化名镇建设》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小组,坐在主席台上发言,那一刻,我有点语塞,有点哽咽……在台下掌声的鼓励下,我才得以结束最后的发言.这个奖对我来讲,得来确实不易,它整整耗费了我1000个日日夜夜,占用了我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那一刻,酸甜苦辣一股脑地袭涌心头…… 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2.
曾小燕 《中国西部》2011,(13):92-99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 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  相似文献   

13.
不知是女孩特有的敏感,还是因为那次的不经意诠释着的有太多。隔了这么久,我仍是忘不了那一只花瓶,那只我在不经意中打破了的花瓶……那是在一个中午,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准备换件衣服去上街。睡眼惺忪地打开衣橱,不知不觉中什么物事却在此时跌落。很本能地伸手去盛———手忙脚乱,有点脆的凉意划过张开的手心,“嘣”地一声,地板上已传来玻璃破裂的碎响……这,是去年情人节他送我的花瓶。是否,人已去了,情也不再,曾经珍藏的即使无生命的物事也会时变境迁地决然离去。爱过,又如何?人都走了,何况是只花瓶呢?这,是不是就代表…  相似文献   

14.
记得大连曾经有一个市微,也不知现在是否在用。市徽图案好像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元素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足球。我曾经在广州《足球》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说.“足球是大连不落的太阳,在这座城市里产生冠军,那很正常。”  相似文献   

15.
旅行路上,经常可以收集到好多精彩的标语.城市的高速公路边,县镇的护栏电杆上,乡村的颓墙矮坝旁……大字标语代代传,最初是“农业学大寨“、“批林批孔“,后来是“结扎上环“、“改革开放“,现在是“两岸统一“……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的酸甜苦辣、风雨历程都写在这标语里了.我不禁要振臂高呼“标语万岁!“……  相似文献   

16.
吴强 《中国西部》2012,(18):116-119
就是这样一位曾经被我深深伤害过的学生。事隔两年后。在遇到困难时。竟然还会想起我,想起当年那个从来不顾及她感受。反而故意去孤立冷落她的“坏老师”来……  相似文献   

17.
匈奴绝尘     
那个曾经在中国西部大地上驰骋疆场,最为强悍的草原狼性民族——匈奴,他们曾经从哪里来,怎样迁徙和消失,他们最终都去了哪里?我们行走在匈奴最后的王城,以一种历史的梳理,来缅怀这个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民族。也许,我们会在某个时空交错的地方,重新听见他们苍凉而悲壮的歌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相似文献   

18.
上大学时,我就表现出有点"不务正业",不大不小地做成了几笔生意。但真正投资理财是在我走上工作岗位和成家之后。回顾自己的投资理财过程,可以说经历了"三部曲"。从3000元到3万元1992年,我从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管理系毕业后,分配到  相似文献   

19.
王光普 《西部人》2003,(10):18-20
“刘巧儿“,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中国妇女反抗买卖婚姻、利用法律武器捍卫婚姻自主权的榜样,其生活原型是甘肃省华池县的封芝琴.……  相似文献   

20.
姚晓天:最近10年,我几乎每年都要回国.以我的感觉,国内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惊人的.当然,我对国内科技发展及成果转化的情况更为关注.   本刊记者:客观地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和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国内科技进展显然无法令人满意.所谓“中国制造“并不能掩盖我们科技上的弱势.人们也一直探求着其中的原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