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领域占据较大规模,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意义深远.目前,国有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市场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国际化运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工商经营较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种养业品质资源,外向型经济基础较好,是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排头兵.但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国有农业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调整、改进,将对其健康发展、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的微观组织形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家庭农场制度是发达国家基本的农业经营形式。文章选取美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型)、法国(人均耕地资源适中型)和韩国(人均耕地资源贫乏型)为研究对象,总结三个国家在家庭农场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先进经验,尽管三个国家的土地私有制制度与我国国有农场有本质区别,但其发展家庭农场和完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仍对垦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国有农场实行委托经营的探讨程国忠目前,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一个重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即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国有农场如何实现委托经营?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国有农场是农业企业,就其所有制形式和企业身份来看,与工商企业具有相同点,客观上也要求经营权与...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体系难以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背景下,国有农业企业可以凭借其优势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国有农业企业本身具有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职能及社会公益性、经济实力、与农户联系紧密、生产专用性强等特点而使其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农户、国有农场、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兵团团场属于国有农场,具有农用土地国有制、生产经营高度统一、承包职工身份双重等特性,特殊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兵团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农业规模效应突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领先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高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作为昆明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有农场为代表的昆明农垦企业。自八十年代初以来,走农工商综合经营产...  相似文献   

7.
农垦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胡成真以大农业为支柱产业、以农畜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国有农垦企业全面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整体上推进农业和农垦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垦区企业职工尽快进入市场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使垦区...  相似文献   

8.
国有粮食企业作为涉农的重要部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责无旁贷。笔就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粮食产业化经营为发端,国有粮食企业全面进入了新的深化改革发展机遇期。作为担当粮食流通主渠道重任的国有粮食企业,要紧紧抓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从三个层面迈出积极步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整个农业经营格局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在原有"小农户"经营基础上,出现了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财会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其规范发展。在新形势下,农业经营主体应合理借鉴会计委托代理制,为其规范化运营、健康化发展探寻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东辛农场地处连云港市的南郊 ,拥有耕地 14万亩、职工1 5万人 ,是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 ,是省政府授予的全省一体化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 ,农场起步较早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全场已形成以种子、棉花、稻米、乳品、肉鸡为主导产品的五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链 ,为农场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长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辛农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是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 ,把农副产品生产、加…  相似文献   

12.
国有森工企业是在开发国有林区基础上,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林业企业。40多年来在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其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也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暴露出不少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与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初衷相体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国有森工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分析,提出更科学、更符合现代林业及展要求的经营目标。1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发展变化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目标应是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的根本体现,它应是企业的一种主动追求,而不是政府行为的驱动,企业目标应随国家、社…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户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跑者"、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没有产业化就没有龙头企业,同样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黑龙江垦区近几年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了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促进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为农垦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强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谈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业大国需要农业保险,发展农业保险需要有合适的组织形式。国有保险、保险集团、保险合作社和私人保险公司等组织形式在国外都有成功的实践,我国也对保险企业专业化经营、联合共保和互助合作等组织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政府支持下的多种商业性保险公司是近期迅速启动我国农业保险的最好选择,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则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取向,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组织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发展农业保险的经营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营体制是国有农场基本经济制度,关乎农场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历程、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新时期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要求,从完善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国有土地经营制度和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四个关键问题着手,提出了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对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村》2001,(3):32-35
两年多来,我省东西两翼、粤北山区按照《广东省发展五十家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方案》和“立足优势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创办龙头企业,建设商品基地,辐射带动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积极创办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技术领先、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强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地推进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技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名优产品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格局,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省级55家农业龙头企业(含培育对象企业)建设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户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农产品市场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丰富了农民生产经营农产品的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4种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在于更加规模化、集中化、市场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阻碍难题,提出完善政府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及提高农技服务等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垦区在省、部的共同领导下正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平台、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本文仅以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国有农场为例,在垦区国有农场企业化、实现政企分开的背景下,探索农场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框架搭建。  相似文献   

19.
主销区粮食流通市场放开之后,国有粮食流通企业积极参与发展农业产业化,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是一条必由之路,这也是主销区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发展,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发挥自身作用的一个切入点,同时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实现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由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的有效方式。一、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参与农业产业化国有粮食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应该打好三个基础:第一,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现有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占据着粮食流通市场的主体地位,但是也深深地留下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近几年的粮改情况看,真正实现主…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户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跑者"、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没有产业化就没有龙头企业,同样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黑龙江垦区系统近几年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促进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为农垦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强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谈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