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春秀 《发展研究》1995,(10):24-26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面临着如何跟上世界潮流,实现现代化,通过现代化振兴民族的重要问题。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现代化道路的一批优秀人物中,孙中山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第二次现代化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明进程可以分为四个时代 :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移过程及其深刻变化是第一次现代化 ,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移过程及其深刻变化是第二次现代化。在 2 0世纪 ,约 5 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第一次现代化 ,并启动了第二次现代化 ;在 2 1世纪 ,人类将全面实现第二次现代化。虽然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尚没有完成 ,但必须尽早向第二次现代化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国第一个 5 0年 ( 1 94 9- 1 999年 )努力实现第一次现代化 ,中国第二个 5 0年 ( 2 0 0 0 - 2 0 5 0年 )将努力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深入了解社会,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还要全面了解世界这个大社会;不仅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两且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加强哲  相似文献   

4.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4年现代化的建设,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西部现代化省思》一文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周毅博士,对西部现代化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于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也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所创造出的新文明形态,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阐释其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内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主题。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分为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创新。厘清区域现代化与全国现代化、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基本现代化与全面现代化以及现代化过程中的区域间关系,有助于更加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与基本特征。区域率先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源性现代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如今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深入研究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教训,实事求是的总结一些历史经验作为借鉴,对于创造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代是抗战前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文章以1930—1936年的对外贸易为考察对象,研究了这一时期贸易发展的各个阶段,即平稳发展阶段、艰难发展阶段和恢复好转阶段,并详细分析了各阶段形成的原因以及抗战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特点。这一时期的外贸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为其后的拓展开辟了道路,但还没有完全转入现代化轨道。  相似文献   

9.
汪君 《江南论坛》2024,(2):22-27
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看我国共同富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百年党史可以发现,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经历了条件生成、制度奠基、物质保障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仍然明显,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需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给我国带来挑战,这些都构成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难题。因此,必须在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继续推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优化收入分配机制顶层设计和增进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效度等层面着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对市场化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特点,在于现代化与改革同步进行。问题在于,改革是有利于现代化,还是加剧现代化阵痛?我的答案是前者。至于存在的问题,有的在于改革不力,如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迟缓;有的属于发展中的支流,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有的则是与市场化改革相对立的逆流,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腐败和权力寻租。总之,我们应当对矛盾产生的根源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容和最显的特征,就是实现以工业革命、商品经济、科学技术为表现形态的现代化,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普遍的世界性的历史潮流。社会现代化不是某一社会体制所独有的现象,而是一种世界性的人类历史进程。当然,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殊的历史和化背景,致使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各不相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正确预测和前瞻社会发展的未来,使中国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我们试图进行哲学的理性展望是非常有价值的。下面几点,是作的一隅之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化标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现代化一方面要符合国际现代化的一般趋势和理解,另一方面双要保留自己独有的特色,中国的现代化,是中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使其社会生产力水平接近,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生活达到世界中上等收入水平以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化的渐进过程,现代化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改造工程,从经济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人,从物质到精神,从宏观到微观,都将经历一场现代化的洗礼,就当前中国亟等实现的现化领域而言,我们认为,现代化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科技和人的素质四个领域,国际化和特色两者都构成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具体说,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国的发展道路,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艰辛探索的道路;中国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步入WTO后过渡期,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及中国自身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都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国际进程中谋求中国自身最大的国家利益,加快和完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抓紧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耕地保护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安全保障。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有必要解析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下的耕地保护学理内涵,提出科学问题与研究框架。文章立足耕地保护的学理解析和学科基础,重点探讨了地理学对耕地保护的科学支撑,研究结论如下:(1)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破解和数量、质量、生态保护效益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耕地保护的逻辑要义,需要多学科研究范式与方法的融合互补。(2)资源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式转型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呼应,可从“格局—过程—机制—响应”等维度揭示复杂情景下耕地资源演化机理,辅助规划管控决策。(3)中国式耕地保护现代化研究框架包括中国国情、理论、路径与技术研究,依据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研究特点可构建耕地保护分类施策和分区管控的空间战略模型,从而为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前经济建设中还面临经济发展质量仍不高、经济发展环境还不稳、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收入分配差距仍较大、全球经济复苏仍乏力等难题,需要我们在新发展阶段采取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等针对性的措施去破解,从而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最重要依据。它的理论内涵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道路结合的必然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与中国工业化实践结合的客观规律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小康社会,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对外开放,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对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答案是:不存在单一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不是生产总值崇拜,它具有的多面性,决定了现代化文明的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它要求坚强的政治核心领导并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它要求驾驭和利用资本;中国和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必然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军队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方针、政策。毛泽东在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许多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一、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总…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对经济形式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正呈现全新的发展态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同时勾勒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农村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手段,这种发展既有常规信息化建设的相同特征,也存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特殊发展境遇。应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线,以创新思路洞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以创新视角评估现阶段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滞碍所在,取长补短实现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共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燕 《当代经济》2024,(1):98-104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与保障发展的关键作用。2018年实行了新一轮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标志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向现代化迈进,然而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具有收入分配负效应。基于此,从综合征收模式、费用扣除标准、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和税率结构等方面剖析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微观调查数据模拟测算个人所得税制度优化的政策效果,提出扩大综合所得征收范围、逐渐实行以家庭为单位征收、完善费用扣除标准、引入“负所得税政策”、调整税率结构等优化建议,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