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商务周刊》2008,(23):132-132
近年刚刚熟悉了"自主创新"、"精益生产"等概念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今年又迎来了"精益研发"。2008年3—4月,安世亚太在全国9大城市巡回举办了"精益研发技术大会"。安世亚太同时推出了自己的精益研发平台——PERA,安世亚太副总裁田锋解释说,精益研发平台PERA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通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总署进口贸易数据库,就资本品进口与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及其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进口行为存在"进口中学习"效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进口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集中体现在资本品进口中而非中间品进口;进口来源国及进口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影响上述促进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中国汽车研发已经摆脱了依靠引进国外产品度日的年代,初步建立起了自主研发的体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全行业总体上已经摆脱了以模仿和引进技术为主的产品开发模式,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自主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文首先从我国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出发,对中国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的整体状况做出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汽车行业研发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趋向于将企业内的非核心工序外包给国内或者国外企业进行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外包对其研发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就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外包工序的企业相比未外包工序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外包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了企业增强产品创新与生产流程工艺的改进;最后,具有更强契约安全感、更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外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总体上看,外包活跃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5.
精益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融合各种先进的采购方式、生产环节、设计环节、物流运输、服务技术等,使得企业成本管理理念与精益化管理理念相融合,继而产生一种新的观念,就是文章所探讨的精益成本管理概念。该概念是从生产产品的采购环节,一直到最后销售结束全过程的成本管控,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客户价值增长。在新时代新发展驱动下,企业在经济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应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价值,控制企业风险。文章介绍精益生产的概念、精益生产的流程管理、精益生产的核心、精益生产流程中八大类未能创造价值的浪费以及精益全面成本管理的实施(包括人力、研发、生产、采购、物流、销售及财务等成本管理),结合具体公司推行精益管理的案例剖析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鲁佳乾 《中国市场》2011,(19):39-40
目前国内对于精益的应用更多偏向制造企业;对于精益如何应用在研发流程上未见充分推广;对于研发流程这样一种充满风险,因此不能完全预知结果的业务流程,精益怎么用,有什么好处,哪些经验和教训未见有权威的成果或著作见诸于众。本文通过对作者所在公司的研发流程精益化一系列活动的亲身参与,思考实际与理论的切合点,阐述作者的具备数据支持的观点,并对研发流程精益化过程的若干经验教训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创新显得更加重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核算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核算体系,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核算体系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核算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核算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创新显得更加重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核算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核算体系,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核算体系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核算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核算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莉 《商业时代》2005,(30):28-28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被视为创造策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研发管理也被纳入企业整体组织的策略构架中。面对技术环境快速变化的中国企业,也在苦苦探索获得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研发管理途径。然而,在中国企业探索研发管理改善的渴望面前,一些存在的误区在不同程度上将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总支出项目中研发费用的比重正在逐年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然而,随着研发费用的支出不断增加,企业目前的业绩与未来业绩受到研发成果以及研发信息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的重要性格外凸显。本文首先由企业研发费用的一些相关概念入手,经过研究调查对企业目前的高新技术研究以及开发现状进行论述,发现其中的不足,并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有关完善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以及意见。  相似文献   

11.
陈力 《商界》2006,(9):70-73
自主研发能力一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重视研发只是改变企业研发弱势的前提,许多高速发展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并不亚于方太,但是却忽视了这之外还有太多的功课要做,尤其是研发管理体系的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以市场预期为导向的研发企业重点改革方向是在制造环节之前的"降成本"和"补短板",即"降研发成本"和"补研发短板"。本文简要阐述了通过研发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建设来实现"一降一补"及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财政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财政分配和研发效率还有待提高,直接财政补助形式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应当综合采取多种补助手段,在扩大财政补贴范围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逐步提高我国企业的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带给中小型企业的机遇,结合这类企业的自身优势以及研发技术人才的特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小型研发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8—2011年中国高科技企业年度调查数据估算了企业创新效率指标,并首次考察了企业跨国研发活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从事跨国研发在短期内并没有带来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反而抑制了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效率和研发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另外,企业的跨国研发范围对于创新效率的提升也呈现负向影响,而企业跨国研发的持续时间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则呈现U型特征。本文的结论显示,企业在从事跨国研发初期存在着效率损失风险,企业应审慎选择并合理布局跨国研发活动。  相似文献   

16.
吴莉 《商场现代化》2005,(23):180-181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带给中小型企业的机遇,结合这类企业的自身优势以及研发技术人才的特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小型研发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7.
徐莉 《江苏商论》2006,(7):147-149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研发全球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目前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这给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机遇,我国政府、企业等各相关部门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研发机构亟待发展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只搞生产,不搞研发,因而研发机构极少,据1985年科技普查,1980年以前我国大中型企业只有570个左右研究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蓬勃兴起,使企业技术需求空前高涨,因而,企业研究机构迅速发展,从1985年的2059个增加到1999年的11237个,研发人员从7.7万增加到42.1万,研发经费从约19.2亿元增加到225.6亿元。为了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水平,建立企业研发的国家队,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家。  相似文献   

19.
大道·视野     
《商界》2007,(4):6-17
美国企业研发新模式;中国小企业愿意借美国“壳”上市;中日韩企业在印度市场大比拼;法国酒业的中国支柱;“非洲商机”中国捷足先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要想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必然要求微观企业保持良好的成长态势和较高水平的生产效率。本文利用BEEPS的中国企业调查微观数据,考察了外部融资约束、银行信贷和技术研发影响企业绩效和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外部融资约束对企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企业技术研发对生产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部融资约束通过技术研发投入途径对企业生产效率产生抑制效应;银行信贷对于企业生产效率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只有将其投入到技术研发活动中才会发挥促进企业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