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德隆透过“类金融控股公司”结合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发展模式和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失误。资金链条的紧张是其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必然结果,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只是德隆问题暴发的催化剂而已。  相似文献   

2.
德隆、格林柯尔属于“系族企业”,即在中国资本市场上,通过快速扩张控制多个公司并组成关联,这是一些企业快速成长的基本路径。但是,陆续涌现的“系族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显示,其快速并购扩张赖以支撑的金融链条断裂,是造成其全面溃败的直接原因。考察“德隆系”、“格林柯尔系”、“张海系”的发展历程,都近似地形成“初期发展-快速扩张-快速的短期资金融通-再扩张-资金链条紧张-危机-溃败”的路线。  相似文献   

3.
《新财经》2004,(5):28-29
德隆最为稳定和长期的获得资金的渠道是政府帮助下的银行资产抵押贷款;其次是担保,股权质押及上市公司再融资等方式;而股票质押是最为危险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苏衡 《沪港经济》2004,(2):44-46
2003年12日16日,美国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通过中金公司以每股14.2元的价格买入新疆屯河30万股。据该公司香港分公司的一位官员称,花旗还将分批买入新疆屯河。 市场关于花旗环球购买新疆屯河股票的动机和背景众说纷纭,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德隆假借他人之手自我炒作,即利用海外渠道,用自己的资金购入自己的股票。但是,目前这种说法尚缺乏充分的征据支持。 大多数人认为,境外投资者看好德隆,委托花旗环球买进德隆系股票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德隆的这几只庄股早就名声在外。 究竟此番花旗购入新疆屯河是国际战略投资者对德隆系的慧眼识珠,还是德隆玩弄的资本运作把戏,相信时间会给所有关注其发展的人以一个答复。  相似文献   

5.
走近德隆     
市场上传言,“远在新疆的德隆,神秘地影响着中国的股市,只要哪支股票与它有关,股价便飞涨。”有人把德隆称为股市第一庄,有媒体把德隆称为股市聚敛钱财的类家族企业,也有另一种声音称,理念超前的德隆核心人物唐万新可能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可德隆战略气魄之大、决策之智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即使在新疆,德隆却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那么面纱后的德隆到底什么样?  相似文献   

6.
德隆癌变     
《中国经济信息》2005,(9):18-18
2004年,德隆危机无疑是中国财经界最大的事件之一。德隆曾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旗下拥有177家子公司和19家金融机构:德隆是中国产融混业经营的先锋,在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方面影响了一大批企业的行为;德隆使中国人重新认识新疆,展现了现代新疆和市场化新疆的形象;德隆又聚合了中国所有民企的问题,引发区域性经济和金融震荡。德隆注定是中国民企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7.
《新财经》2004,(5):35-37
德隆模式不可复制,德隆把自己给欺骗了;“德隆模式”错了,但它是在一个错误的金融环境制度下所犯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19日和20日.德隆主案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关于德隆罪与罚的司法争论至此达到顶峰。庭审上.唐万新10分钟的法庭自辩表达了自己内心深重的罪疚感。他两次表示服从法庭的判决。为了走近唐万新.本刊记者农历年前采访了新疆东西部研究院院长唐立久。他跟踪研究德隆十余年.积累了上千万字的素材。即便如此.在《解构德隆》一书落笔之际.他依然被德隆的庞大所震撼.他和助理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把德隆旗下200多家公司的资产关系.经营概况与核心经营者理清。书中.仅资产表就占去了50个页码。2006年1月25日.德隆最后的遗产——德隆大厦在上海以595亿元的高价被拍卖.德隆金融帝国昔日的标志随风消散。  相似文献   

9.
货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集团企业子公司众多,资金链条长,如果内部资金流通不畅,会导致资金链条不稳定,难免引起突发性的资金链条断裂。因此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当今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本文分析了集团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并探讨了规范货币资金管理、降低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走进唐万新     
悲壮的德隆终将远离人们的视野。20年来与唐万新的交往和18年德隆的成长.都经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简单地停留在对德隆褒贬层面或唐万新的是是非非.不是一种客观公正的方式。因此,必须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大时代背景下加以解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德隆的远源近流以及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1.
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一场金融研讨会上对中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提出预警. "像南方证券和德隆案,每一个案例呈现的资本缺口都在10亿到100亿人民币,"吴敬琏强调,"资金黑洞说明,发生金融危机不是幻象,而是现实危险."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大型金融控股公司问题频出,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尤以德隆事件影响最广,损失最大。德隆作为一个失败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而尘埃落定。然而德隆事件的确折射出不少金融监管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当年曾全程参加了德隆风险的化解与处置过程,对德隆事件有一些深切的体会和感晤,以为有必要认真、客观地回顾分析这一事件,从中总结制度性风险以未雨绸缪,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事件     
民营经济发起拯救德隆两个重组方案已搁在案头,德隆翻身寄望于此一切尚未有定论和结局,但中国民营企业史的最大一次“拯救”行动已然在进行之中。这次的拯救对象是,已走到了风雨飘摇的十字街头的德隆。据了解,现在主要有两种重组思路正围绕着困顿中的德隆展;主要由行政主导,以德隆融资量最集中的四个金融机构(刚好归属于四个地自展开清理债务、重组资产的工作。重组思路着眼于应付眼下危机,意在为德隆“救火”,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方案二:将德隆整将产融平台一分为二并建立防火墙。摇旗呐喊的主要是某些市场中介机构。重组思路是有意优…  相似文献   

14.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企业通过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提升自身竞争力,依靠扩展自身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来强化企业的发展能力。与此同时,企业的资金链条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文章围绕企业规模扩张与资金链条共生机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及不足分析了强化资金运转、促进资金高效使用的途径,提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疆财政厅诉德隆未按期还贷 2004年3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因新疆德隆未能按期偿还贷款及利息385.2万元而对新疆德隆集团、新疆德隆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屯河进行了起诉。4月,德隆系的三驾马车--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的股价突然大幅跳水,连续出现跌停,令市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6.
近来,德隆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乃至中国金融业的关注热点。此前,香港的郎咸平先生就对德隆的增长方式置疑过。如今,随着德隆金融帝国的轰然倒塌,这些质疑正在得到一一验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视资金风险的有效把控,因为这样有助于维护企业内部资金链条,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财经》2004,(5):25-27
伴随“德隆金融帝国”诞生的是中国的庄股时代,而随着德隆金融模式破灭的是一个怪异的庄股时代  相似文献   

19.
《新财经》2003,(9):60-60
国内的资本大鳄德隆集团窥觑北京乳业市场由来已久。德隆集团旗下的德隆畜牧乳业集团在2001年就开始同三元食品展开合作谈判,希望合作开发乳业市场。但由于双方在控股权的问题上争议颇大,加上三元食品董事长邢春华对民营企业本能的排斥,导致谈判破裂。  相似文献   

20.
《新财经》2004,(5):37-39
2004年4月21日,德隆系“三驾马车”在连续数天跳水跌停后,突然发量,打开跌停。 “为了10万职工、30万农户、100万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我不得不出来讲话,德隆旗下的上市公司都是优质资产,我们企业没有造假。”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万里在德隆几位高层的陪同下,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时,开场便说。 唐万里说,数月来,有人说德隆高层出逃了,等等,这是天方夜谭,谣言总是谣言。对人们所关心的德隆的前景,唐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