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妍  喻訄  崔莎 《时代经贸》2010,(12):21-21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广大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问题,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广大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问题,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随之而来引发了农村土地征用的常态化,并产生了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现象的产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民的部分现实权利,也无形中造成了无地无保障的弱势群体的出现,因此必须制定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确保如此庞大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完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制度也显得尤为迫切,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广大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必然要求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实践模式的公平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公平性分析。在覆盖对象、筹资方式、缴费及给付、基金管理等方面,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另外,通过对各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将失地农民纳入城保,从公平角度来看,优于其他几种模式。因此,在建立统一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中,应该借鉴实践经验,注重社会公平,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农民养老保障情况基础上,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农民养老保障的根本出路,并具体分析城镇化对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解决我国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总体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出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是诸多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的社会.所以失她农民的利益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更是急需探讨研究解决的.本文分析了国外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以及我国目前失地农民养老安置模式对我们的启示,提出了区域性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宋虎林 《时代经贸》2010,(4):236-23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出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是诸多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的社会。所以失地农民的利益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更是急需探讨研究解决的。本文分析了国外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以及我国目前失地农民养老安置模式对我们的启示,提出了区域性失地皮民养老保障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70%的老人是农民,解决好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的衰落,农村养老面临严重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不可能通过实施统一、全面社会化的制度安排予以解决。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必须通过农村养老保障整体设计思路的调整与变革,辅以已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构建面向全部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从而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权益、促进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杨慧 《经济论坛》2005,(10):91-93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模式。根据日本1991年对老年人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退休金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国家老年人经济来源中有76%以上来自公共年金,而我国老年人经济来源中仅有28%~38.8%来自公共年金。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养老体系不健全,养老保障方式单一,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于子女和亲属,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的基本视角和内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从城镇到农村都一直试图直接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甚至是直接照搬“套用”,从而使改革成为“移植型”的模式。因此改革创新必须从制度文化、历史分析、民族多样性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新视角出发,来审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问题。笔者把创新模式概括为:以家庭保障为主,以家庭家族为主线,建立农民个人养老帐户制度,纵向分散风险的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逐步向外扩展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内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城乡收入也随之扩大,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加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就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棘手,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导致很多子女的养老能力下降.农民可以通过政府来获得相应的养老保障,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居民的收入,对养老问题给予一定的帮助,并加强农村关于养老的方法,并加以宣传,使农民的老年生活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功能弱化、空巢家庭增多等情况的出现,社区养老服务正成为社会养老的新载体。从城市社区养老的背景及可行性分析出发,阐述了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的对策建议,为构建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保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安华 《经济前沿》2006,(8):38-41
本文在对我国目前养老保障和住房保障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养老保障和住房保障各自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试图将两者进行整合来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外比较成功的养老保障模式可以分为: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障模式、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障模式、国家保险型的养老保障模式和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障模式。探讨国外养老金筹集模式的历史沿革,通过不同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分析比较,中国宜采用投保资助型的养老保障模式。在养老保险金的筹集上,应坚持多方筹资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一个瓶颈。传统观念的弱化、老龄化的加剧及城乡差距的存在使原有的“家庭养老”的弊端日显。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就目前而言,改革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必须在坚持“家庭养老”为主的同时,充分调动个人、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做到“四管齐下”、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17.
赵静 《时代经贸》2010,(4):132-133
本文介绍了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背景,然后用管理学中SWOT环境分析法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它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最后根据现状分析提出中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背景,然后用管理学中SWOT环境分析法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它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最后根据现状分析提出中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化,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课题在分析了土地流转政策下"土地换保"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土地流转制度下"土地换保"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养老保障与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原意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福利 ,但它却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养老保障制度通过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不同时期的福利状况来影响消费者的储蓄行为、生育选择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微观决策 ,进而影响到经济中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形成。由于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运行机制不尽相同 ,更由于经济学家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的差异 ,人们对于养老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存在着争论。大量的研究表明 :在对物质资本积累影响的方面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障制度与基金制养老保障制度一样 ,对储蓄的作用是不确定的 ;而在激励人力资本投资方面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障制度的独特运行模式则更能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