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当前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从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护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2.
汪洋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1):63-67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受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上的误区,也有制度上的缺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全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从而分类分层地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转型与市场经济的互动中,基于社会的歧视和法律保障的缺失,农民工权益屡屡被侵害,严重困扰着社会和谐发展,探究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缺位的深层原因,构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路径,是我们社会对其人权保障的蕞大福祉.笔者从法律的视角,透过当前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重点分析分析农民工权益保护缺位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方法建议,展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农民工保护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这一新兴的利益群体,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从80年代初农民进城务工,到目前已有2.1亿左右农民工在往来于城乡之间.进城务工的农民不仅为农村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也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力军.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民工自身权益却遭受了很大的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也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重大问题.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浅谈女性农民工生存的边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国有女性农民工6000万左右,她们职业技能较低,社会阅历很少,再加上其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其城市生存状况在男性农民工之下,被专家称为"弱势中的弱势"。年轻女性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关系到社会公平问题,也是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大问题,长此以往将影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决女性农民工边缘化的问题,应该强化政府的保护责任,发挥社会组织的帮助作用,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提高女性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提高她们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张建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01-102,113
农民工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受到了差别对待。这成了城市社会不和谐的音符,导致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许多领域呈现诸多的不和谐现象,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和代价,尤其是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些差别对待的产生是根源于传统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社会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文章提出从体制着手建立全面、有效地平等保护农民工各项权益的制度体系,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崔秀荣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尽管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但实际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究其深层原因还在于我国农民工权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因此,积极探索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调动农民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农民工生存状况实证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阶层的新生力量,他们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他们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社会矛盾。对贵阳市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的实证调查分析说明,当前的农民工生存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社会和政府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9.
薛成有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3):38-41
历史经验证明农民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现实案例表明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而观念因素、行政机关执法不严、法律本身存在缺陷以及农民工自身特点是保护其权益的难点。分层次分析农民工权利,探讨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举措,对构建和谐西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导游员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南导游员经济状况、权益维护等方面的调查,获取导游生存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从中得出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而提出如何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方面来改善目前导游的生存状况、维护其正当权益,促进我国导游队伍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爱华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1):16-19
我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经济利益的变化是引发转变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强化劳动者中长期培训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不公正的二元制度决定了当代中国农民工在身份、社会经济地位和未来发展前途上的特殊性。从身份看,农民工是国家将国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并实施不同待遇的结果;从社会经济地位看,“农民工”是对农民“低贱”地位的继承和延续,具有制度锁定性;从发展前途看,农民工的未来令人堪忧。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二元制度以彻底改革,以“制度公正、国民平等”为主旨,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地级市数据合并,探索了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基准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估计结果均表明:在打工所在城市有住房的农民工,其就业稳定性更高。其次,通过对可能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观察发现:住房产权通过房奴效应和锁定效应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房价上涨会提升有房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最后,根据住房类型、就业身份和代际差异进行的异质性探讨发现:自有住房产权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最高,租住政府公租房和单位住房者的就业稳定性高于租住私人住房者,而居住临时住所者的就业稳定性最低;住房产权对雇主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大于雇员型农民工,对中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大于新生代农民工。 相似文献
14.
李菡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31-34
本次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科学生活,以芜湖市的农民工为对象,把关注点放在出生于1980年前后的新老农民工休闲生活的比较上,具体涉及到两类人群在休闲时间;休闲观念;休闲类型;休闲满意度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探讨芜湖市农民工在休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出农民工休闲生活的发展趋势,以... 相似文献
15.
张勇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3):15-19
允许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结合自己的身份和就业计划,拥有选择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农村社会保险的权利。对已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只要其继续在原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并能提供参保缴费证明,就业地政府社保管理部门就应该承认其已经建立的养老保险关系。对这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必再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应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缴费并以此建立失业保险关系。同时终止实施现行的农民工失业保险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制度,农民工失业后按照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和支付周期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16.
王春林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5):52-57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犯罪现象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在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要注重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而且要注重刑事方面的法制教育培训,以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犯罪本质特征、犯罪构成、刑罚的内容。最终达到让农民工个人素养提升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查会琼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35-36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结构不合理以及一些毕业生能力较差等,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农民工又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逐步积累的工作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导致大学生毕业生和农民工工资趋同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指农民工对劳务输入地和输出地创业成本和收益对比后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部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逐一分析,给出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四种可供选择的战略组合,即优势—机会(SO)战略、劣势—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劣势—威胁(WT)战略。返乡农民工整体的创业思路应该是"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应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 相似文献
19.
李琦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4):19-21
农民工的就业与培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农民工就业难往往更多地归结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水平较低这一原因。事实上,对农民工培训的不到位更是深层原因之一,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现有就业制度安排和农民工培训制度安排的不合理,造成了既定制度目标的漂移。解决问题可以采用建立“政府采购促进就业培训”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