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中央政府决定对四大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且排定了逐个"上市"的时间表,其中走在前面的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初步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对于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这一制度变迁行为,本文按照产权合约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巴曙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国有银行上市积极的推进者。4月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那些给国有银行上市“泼冷水”者提出了反驳。他强调,国有银行上市不宜缓行。 日前,以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国有银行上市条件不成熟的看法。他们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大量不良贷款不利于对股票市场投资者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有银行上市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昊 《现代财经》2003,23(1):30-32
近来关于“国有银行上市”的呼声甚高,似乎只要能上市,国有银行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本文从国有银行的经营实际出发,认为目前国有银行上市的时机并不成熟,更重要的是上市并不能解决当前国有银行的主要矛盾症疾: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相应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因此,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国有资本有步骤地,逐步地从竞争性的金融服务领域退出,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以真正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而不能为了上市而上市。  相似文献   

4.
周其仁 《新经济》2006,(2):58-59
国有银行境外上市,引起了“贱卖银行”的争泌。攻之者说,国有银行卖给境外投资人的股份作价偏低;辩之者不同意,认为没有贱卖。怎样看才对呢?  相似文献   

5.
有论者认为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关键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要求对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并积极推进上市。本文指出四大国有银行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支柱型大型企业 ,其优势就在于“国家信用”,放弃国有性质只会使国有银行丧失竞争力。现阶段应坚持其国有性质 ,同时也不宜急于进行股份制改革及上市。  相似文献   

6.
国有金融产权交易实现条件与和谐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是一次“脱胎换骨”的重大转型,以产权交易为导向,是对我国原有的以市场结构调整为取向,对银行业进行增量的、局部均衡的改革的重大突破。但是股改上市并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国有银行要实现产权交易长期和谐发展以厦成功转型仍然存在不少现实障碍。以股改上市为契机,真正实现产权结构变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才是国有银行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7.
2003年,对于中国国有银行体制的改革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在这一年的年末,以又一轮政府注资和推动上市为标志,中国的国有银行制度踏上了新的改革征程。从改革伊始至今日,人们对此次改革普遍寄予厚望,并因其为“攻坚战”而充满更多的期待和想像。实际上,这样的改革尝试以及对人们心理预期的“撩拨”在以往的改革历程中并不鲜见。但是,让笔者逐渐感到不安的是,在国有银行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境内外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步骤先后得以顺利完成的鼓舞下,上述期待在理论界很快凝结成对此次改革绩效的乐观情绪,甚至推动原本相对“保守”和渐进…  相似文献   

8.
彭国利 《经济师》2006,(1):52-53
文章在讨论国有保险公司改制上市与国有银行改革条件异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有保险公司改制上市后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基于国有银行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分析国有银行改革的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9.
周阳 《经济》2006,(Z1)
刚刚有些偃旗息鼓的“国有银行贱卖”论战,在中国可能并不会真的成为过去“贱卖”的正当理由关于国有银行在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和海外上市的过程中存在“贱卖”的表征,《经济》杂志在《通往资本之路》(参见《经济》2005年第10期)一文中,已有阐述:“贱卖”自有“贱卖”的理由:外资参股中国金融机构的过程恰恰让我们看到,改革至今,我们的产权环境仍然很不尽如人意,以至于产权价值不得不大打折扣。这一判断直接得到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一段公开讲话的佐证。直接参与国有银行股改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过程,在他的记忆中,“中行、建行的转让价格里…  相似文献   

10.
吴新娣 《经济论坛》2011,(9):143-145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其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股份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资本市场》2000,(7):38-42
<正>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须依次经过组织体系改革、国有银行控股公司改革和上市改革三个环节。本文把国有银行组织体系定义为:以一级法人为基础的总分行制的机构关系,其体制改革可把分支机构子公司化;把银行控股公司定义为国有的、能控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总行或本部;把上市机构定义为独立法人的、符合商业银行上市条件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本文分三节:第一节,通过对国有银行组织体系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提出把国有银行部分分支机构改制为子公司的方案;第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有银行改革涉及到的许多问题中,以下几个一些非常值得讨论.中国银行业改革为什么要选择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作为起点?国有银行改革又为什么要选择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方式来推进?上市之后国有银行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今后中国银行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等等.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杰  管晓宇 《经济师》2009,(2):209-210
文章使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11家上市银行进行研究。实证分析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表现逊于非国有上市银行。国有银行自身的内部沟通成本和金融产品销售成本大,面临的经营风险高,造成国有上市银行在盈利方面的竞争力弱于非国有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上市民营银行的典型代表为例,将相关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上市民营银行的绩效加以分析.其结论是,从财务指标方面来看,民营银行上市后的绩效表现明显优于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其原因是,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不仅关系到民营银行的性质,而且对民营银行的经营绩效起一定的决定作用.此外,本文的分析还预示了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和股权结构,将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经营管理绩效,并且使市场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有银行上市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金融界对于国有银行上市的呼声很高,同时存在的不同观点也较多。本文就关于国有银行上市讨论比较集中的八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作了阐述,以此希望能澄清一些问题,使这些问题的答案更接近真理。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12月起,中国银行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国有银行改革刻不容缓。WTO极大地改革了中国国有银行未来运作的环境,并为其内部调整设定了时间表。为了迎接WTO的挑战,国有银行改制上市问题也由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正2003~2012年五大国有银行的高利润增长趋势除了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及成功上市所形成的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因素对国有银行盈利性的正面影响,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增长、有利的垄断地位、地方融资平台形成的生息资产的扩大和高额的净利差。这说明五大国有银行的收入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对其后的发展带来了潜在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净利润增速逐步下滑。根据上市银行201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沪深两市2469家上市公司2013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5819.78亿  相似文献   

18.
周阳 《经济》2006,(1):76-77
“贱卖”的正当理由 关于国有银行在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和海外上市的过程中存在“贱卖”的表征,《经济》杂志在《通往资本之路》(参见《经济》2005年第10期)一文中,已有阐述:“贱卖”自有“贱卖”的理由:外资参股中国金融机构的过程恰恰让我们看到,改革至今,我们的产权环境仍然很不尽如人意,以至于产权价值不得不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管理层明确表示支持国有银行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上市步伐。上市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的需要,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育成熟也有促进作用,但上市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对于上市途径,主要有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经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应选择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家经贸委等部门正在设计“债权转股权”的具体实施方案。这意味着,经济理论界提倡了十来年的“贷改投”、“债转股”改革举措,终于步入了实施阶段。 “债权转股权”,简称“债转股”。这本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可是,由于是作为化解国有银行金融风险(解决国有银行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