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属性、控制权比例、控制权与所有权背离程度、控制链长度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价值进行了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最终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之间呈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而所有权与控制权背离程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不显著。政府目标多元化导致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其目标并不一定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政府附加的社会责任给上市公司的价值带来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于下级政府部门。政府对上市公司控制链越长,企业受到政府的干预就越少,公司的价值就会越高;而控制链对于非国家最终控制的公司的价值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还发现不同非政府实体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之间价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政府控制、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政府干预对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财务重述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同层级的政府干预和地区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相比,政府控制的公司尤其是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更高,而公司所处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具体来说,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越快、政府干预越少、法治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低。本文为理解转型经济中政府在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支持,拓展了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提供了改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政府预算的民主与透明是政府预算发展和进步的内在要求,政府预算透明度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制度,对于建立预算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转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公开透明的预算能让公众在财政事务中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实施监督,民主的预算则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制度,民主与透明的政府预算制度能够反作用于政府,从而实现公民权利、铲除腐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什么因素影响着公众对政府支出、以至国家权力边界的态度与选择?文章认为,公众对腐败程度的认知是影响他们对国家权力态度的关键因素。使用2006年亚洲晴雨表的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中国公众的腐败认知如何影响他们对政府经济型支出与再分配型支出的态度与偏好,进而探求腐败与国家权力边界的关系。文章发现,公众对腐败程度的认知,显著降低了他们对腐败空间相对较大的经济型支出的支持与偏好,但对受腐败影响较低的再分配型支出领域则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析腐败对政府生产力的抑制和破坏作用顾航宇腐败是政府的大敌。无数国家的实践表明,腐败一旦蔓延于政府,就将严重抑制和破坏政府生产力。本文拟就腐败对政府生产力的抑制和破坏作用作一点分析。一、政府生产力的概念所谓政府生产力是指:政府有价值的投入和有价值的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通过政府财政收入的结构考察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力度,继而从企业在应对市场与应对政府两项事务上的权衡出发,通过企业管理费用这一财务指标考察企业面对政府干预的应对行为与绩效间的关系。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11)的企业数据为样本,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辽宁沿海六市企业绩效与应对政府程度呈现了显著的倒"U"形曲线关系,并发现在沿海六市中,大连的政府干预程度是最低的,而葫芦岛的政府干预程度是最高的。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政府职能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转轨国家的政府俘获、腐败以及企业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9年商业环境与企业绩效调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俘获、企业影响力和行政腐败展开了研究.文章分析了企业对政府施加影响的各种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带来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很多转轨经济体中都出现了俘获经济,因此这些转轨国家未来改革的重点,应是引导企业通过透明改革、政治责任和经济竞争等合法方式而非俘获政府的非法手段来对政府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这也对政府应当在哪些方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生产经营视角,检验了国有企业放权改革中政府干预行为减少的经济后果,明确了政府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应当“有所不为”。本文则从企业信息生产视角,研究了政府控制链监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强化对国有企业信息生产的监管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支持了政府控制链监管效应假说;政府透过股权控制链对企业的信息生产动机、信息生产行为和信息披露质量实施监管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国家审计监督和政府控制链监管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对国有企业信息生产实施内部监管存在有效范围,这种监管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控制链层级不超过三级的国有企业中。上述监管效应具有异质性,在分析师预测偏差较大、管理者股权激励水平较低的样本中,上述监管效应更明显。与以往有关政府干预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引致的负面效应不同,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强化信息生产监管对国有企业更多发挥着正面效应。这一发现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实证层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论贸易优势与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产生以来就存在着政府行为,但由于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所拥有的贸易优势不同,因而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利益所采取的干预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将通过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来分析政府行为,以期对我国当前面临世纪之交的贸易政策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因市场发育程度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式也不同。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越间接、越灵活,越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越不完善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越直接。本文根据转型时期我国所面临的实际状况,提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