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晓玲 《国际经济合作》2023,(5):39-51+92-93
近年我国对非洲投资快速增长,而投资者常面临政权更迭、战争暴乱、外汇限制、法律政策不利变动等政治性风险。鉴于我国与非洲国家的良好外交关系,国际投资仲裁作为去政治化的法律工具,相较外交保护更适宜应对在非投资的政治性风险。然而我国投资者寻求国际投资仲裁解决中非投资争端存在多种法律障碍,主要包括已生效投资条约覆盖率低、仲裁范围受限、“岔路口条款”过于严格、对投资提供的实体保护水平较低,以及裁决执行困难等。当前,中国政府需推进与非洲国家商签或更新投资保护条约,提高保护水平,采取综合措施敦促东道国执行裁决,探索建立有中非特色的投资争端仲裁机制,为我国投资者启动国际投资仲裁解决投资争端提供制度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闫旭 《新经济》2021,(2):42-46
仲裁实践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在争端解决程序以及实体待遇方面过度扩张适用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投资法的碎片化及其正当性危机,同时侵蚀东道国的正当规制权和公共政策空间.对此,从缔约角度而言,应当通过纳入例外和限制性措施来明确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从仲裁实践角度,应当通过严格的条约解释对最惠国待遇适用范围进行限制性认定.中国在...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9)
文章围绕中国平安诉比利时投资争端案,在简要回顾案情之后,对该案件所涉及的海外投资中的间接征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海外投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间接征收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评析ICSID仲裁裁决的基础上,详细地解释了本案所涉及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条款。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建集团诉也门共和国案是第一起中国承包商因在海外承包项目而提起的国际投资仲裁,该案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提交ICSID仲裁解决,需要满足有关争议是直接因投资而产生的法律争议、投资者母国和东道国都是公约缔约国以及争议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ICSID管辖三个条件。本文结合该案也相应从三个方面就是否可以提交ICSID仲裁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本案申请ICSID仲裁的理由进行了分析。认为本案能否诉诸ICSID仲裁解决的关键取决于管辖权能否取得的问题。如果未来本案能进入实体审理,北京城建集团可以依据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征收条款据理力争,要求"充分、及时、有效"的补偿。  相似文献   

5.
马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1,(6):108-111,113
"危急情况"是国际投资仲裁中新近出现的东道国抗辩事由,却遭遇了难以得到认可且裁决不统一的困境。通过研究仲裁庭与实体法规则这两项对仲裁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并结合阿根廷ICSID案例进行分析,认为,使"危急情况"抗辩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实体法之缺陷,因而其法律进路在于修正《国家责任法草案》中的习惯法标准并完善投资条约中东道国的自我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6.
双方当事人同意是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获得管辖权的基石,在双边投资条约(BIT)中规定将投资争议提交ICSID仲裁或调解的形式近年来已成为ICSID获得管辖权的基本形式.这种中心获得管辖权的"同意"形式与传统的投资协议形式有很多不同,分析此种"同意"形式的效力、性质、解释、达成时间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以确定BIT对中心的获得管辖权的同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对外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中的“中心”管辖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投资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经济摩擦.资本输出国与东道国都倾向于与别国签订鼓励、保护国外投资的协议.由于多边投资保护协议签订存在很高的难度,因此双边投资协定成为双方愿意选择的途径.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BIT)超过110个,成为缔结双边投资协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此相伴的是这些BIT中"中心"管辖条款的缺陷.笔者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2016年底,深圳国际仲裁院的新仲裁规则将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纳入受案范围.此类争端历来具有特殊性,其解决方法也丰富多样.深圳国际仲裁院作为依据国内法成立的国家涉外商事仲裁机构,其裁决此类争端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在双边、区域和多边国际投资协定中,适用非歧视原则的目的与贸易协定相似:有利于优化国际资源配置;充当自由化利益扩散的催化剂;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统一、基于规则的条约体系,增强投资行为的可预期性;减少交易和管理成本;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一个更为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增强外国投资者对东道国法律的信心。在国际投资协定谈判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与贸易谈判基本一致:在使用非歧视原则的利益和保留适当灵活性,以支持国内投资者和生产者并实现在其他特定国内政策目标之间寻求一种可行的平衡。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最惠国待…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围绕国际投资协定(ⅡAs)提交的投资者与国家间的诉讼案至少有25起,其中18起提交至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1.如果这个数字得到确认,那么这将是自2000年以来围绕协定产生的已知案件数量最少的一年,这也表明,提交的案件数量开始有所减少.然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的仲裁机构是唯一一个登记仲裁申请的公共机构,有鉴于此,它还有可能表明仲裁活动正在向其他公开程度较低的仲裁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通常仅局限于管理层面,按照项目过程进行划分。在对投资控制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从管理层面拓展到制度层面,以政府控制权的不同作用方式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系统进行分层,并为每个层次的投资控制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制度层面的投资控制可从项目治理的视角,通过控制权的分配和行使来实现;管理层面的投资控制有赖于政府控制权的渗透,促使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上增加投资控制的新工具。由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从制度层面来解决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问题具有更为突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投资、投资效率与投资制度:文献视角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献角度对投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括性地描述与讨论,将现有的研究概括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投资环境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投资计量模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以我国为对象的转轨经济投资研究.鉴于目前对投资制度理论研究较少,论文探讨性地分析了利用演进博弈分析转轨投资制度的可能性,并对CES生产函数特征进行了解析,说明了借用其对转轨投资制度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论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与产业投资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内涵及其相互区别,指出培育和发展两种 基金对构建我国产业投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并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立产业投资体系的有利 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产业投资体系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投资体制是支撑国有投资效益的基石.投资审计是促进国有投资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同时加强投资审计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有投资的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大量增发国债,筹集资金,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从而希望引发民间投资的增长。然而,民间投资增长缓慢。究其原因,并不是国债的挤出效应所致,而是由于存在其它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产业投资基金:基金业向前发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筹集建设资金、促进企业转 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笔者认为,证券市场 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工具的创新,一个蓬勃发展的证券市场必定是金融工具种类众多的日益丰富的 市场。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增加能培养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的证券品种将会对资本 市场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目前适时推出产业投资基金将会对投资基金业的发展── 证券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发展──最终拉动需求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 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指数投资及其产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兴涛 《资本市场》2001,(11):68-71
<正>鉴于证券市场的效率不断改善,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中国证券市场引入指数投资值得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指数投资(Index Investment)是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广泛采用的投资方式。近年来,随着指数投资产品的不断创新,尤其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ge trade fund,ETF)的快速发展,中小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进行指数投资。鉴于证券市场的效率不断改善,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中国证券市场引人指数投资值得重视并进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讨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与营销投入的机制差异,以及媒体关注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随着实际绩效和期望目标间负向差距的扩大,企业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大幅度显著增长,且营销投入增长幅度更大;②来自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对两者的影响大于历史负向绩效期望差距的影响,且行业压力和资本市场压力对研发投入、营销投入的影响显著不同;③当绩效不佳企业受到的媒体关注度更高时,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9.
张扬 《资本市场》2002,(5):73-76
<正>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挟巨额的资本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了中国市场参与竞争,与此同时我国的民族工业则面临着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愈来愈激烈的外部竞争的双重挑战。面临现今我国工业结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融资渠道缺乏等诸多不利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