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都会对法律规范产生影响.具体到税法原则而言,税法原则是指导税法立法和实施的根本准则.在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反避税过程中,法律原则应当起到弥补法律规则运行不足的作用.因为国际税法学界与各国政府都愈发关注无形资产反避税领域各种突出的法律问题,在各国法律规则难以趋同的情况下,反避税法律原则的存在使各国税法能够取得衔接一致的可能性更加容易实现.当然,鉴于知识产权的特性,反避税法律原则在知识产权跨境交易中应当表现出区别于其他反避税行为的特征,并且起到指导国内税法立法、完善税法体系、辅助税法解释、界定税法的时代特征等功能,进一步指导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反避税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2.
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行的是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并行的双轨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才更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本文拟对我国知识产权"两法衔接"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加以阐述,并就此提出完善建议。要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的衔接机制,就要在整合执法衔接法律依据、细化案件移送标准、统一案件移送证据材料等方面加以努力,检察机关也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法律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建立已有十余年时间,一些重要制度己经跟上了国际立法的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先进,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对中国的现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加以总结、分析,在借鉴TRIPS协议和其他国家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是沟通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制度体系的衔接点,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制度创新。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要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而构建体系化法律保障机制的前提是明确立法理念。传统还原主义法律理念是造成现阶段“减污降碳”制度体系存在温室气体规制缺乏法律依据、温室气体控制立法碎片化及“减污”与“降碳”立法衔接不畅等问题的根源所在,应以还原主义与整体主义相协同的方法论视角塑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法律理念,进而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法律保障制度及配套措施,畅通“减污”与“降碳”立法衔接。  相似文献   

5.
驰名商标是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驰名商标法律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成熟、完善的阶段。本文试从驰名商标的法律内涵及其取得要件,结合我国现行立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现状,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对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域名与商标的冲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三条对策,即加快立法步伐,尽早建立和完善适应于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采取司法解释的方法扩大现行法律的适用范围及行政与司法解决并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针对互联网的立法裁止到2000年底,共有19个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关互联网法律问题的处理主要是援引有关传统的法律规范,互联网问题需要完善立法,而由于互联网涉及的问题往往不是单独的个体,涉及面非常广,有些问题要适用国际法来调整,技术和知识产权等问题立法需要一体化,况且现在难以预测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不可能出现新的法律体系,所以有关互联网的立法涉及到民事问题时,比较现实的设想是在对现有法律制度调整、完善的基础上,采取分点补充、沟通融合、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是科技、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典型形式,是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机制,其内容和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激励机制、调节机制以及规范与保障机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本身是否完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首要的因素。为了有效地发挥知识产权机制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注意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以及时与合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网络版权作为权利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特殊性;网络世界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传播权需要法律予以规范;网络版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相比,存在知识产权专有性与网络传播公用性、知识产权地域性与网络传播无国界性等矛盾;网络版权制度构建必须考虑构建理念、侵权救济原则、刑事救济制度等问题;我国网络版权立法的方向和原则是:既要保护作者的利益,又要有利于促进网络的发展;我国网络版权立法模式的选择应是摆脱民法的附属地位,成为一独立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绿色壁垒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壁垒涉及的法律制度包括:与环境有关的外经贸法律制度和与外经贸有关的环境法律制度两部分。本文认为:新的立法理念尚未彻底实现,我国绿色壁垒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立法权限不清、立法过时、立法欠科学、立法空缺、立法抽象、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等多项缺陷,有待完善,从而实质性地应对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商”关系成为我国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商事法相对独立于民事法即民商分立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是必然的。现就“必然”加以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财税法学在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其学科地位逐渐获得广大学术界的认同,并且同相邻学科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在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发展的限制,比如财税法学方法论问题。一方面,传统的法条主义研究方式虽受到了严峻挑战,但近年来法条主义又开拓出新的天地;另一方面,新兴的法学研究方式如法经济学、法社会学方式还没有成熟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财税法学人该如何在方法论上走出一条自己的研究之路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的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规避是一种违法行为。关于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的效力,理论和实践主要有以下4种情形:肯定规避外国法的效力;仅仅否定规避内国法的效力;所有的法律规避行为都无效;规避内国法无效,规避外国法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分析提出,规避内国法是无效的行为,而对于规避外国法,一般情况下也是无效的,但如果有关的外国法违反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法强行规则或者违反了世界各国公认的民法基本原则,这种规避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法的目的价值反映着法律创制和实施的宗旨,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社会目的.是保证一部法律系统性、统一性和科学性的前提条件。我国婚姻立法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缺陷,从法的目的价值角度对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法的公正与法的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的公正与效益二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法的效益是法律公正的根本内容;法律公正是法律效益的首要内容。当代社会应当特别关注法律公正所蕴涵的效益目标,而对法的效益的理解,又必须与法的正义目标相联系,要注意特定历史条件下,法的公正与效益的平衡发展。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力求法的公正与效益统一时,应特别注意法资源配置的目的1法律对权利的保护、引入成本与效益观念、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与古代税法不同,近代税法的诞生伴随着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始关注国家债权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近代税法开始摆脱古代税法赤裸裸的财产征收与掠夺,开始关注纳税人的权益。从近代税法的立法进程、价值分析以及对古代税法的突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近代税法是从古代侵权法的税法到现代债权法的税法的过渡:国家税权开始得到制约,纳税人权利开始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自己的多部著作中对法律与政治进行了经济分析,他的这种分析是法律经济学或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先声。法律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它是对马克思的宝贵理论资源的继承,是对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论"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与现代法治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理念包括法治所追求的伦理基础和价值理想.法治理念之普遍诉求在于实现约束国家或政府权力,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与自由.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的精义在于法治之"法".现代法治之"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当代中国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作为法治理念的普遍诉求,与中国特色及其本土资源形枣共鸣并达成共识,是一种最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城管执法作为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工作的性质及现实环境,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处于诸多矜持的风口浪尖,因此,对其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的要求就更高。严格执法是指要求在执行法规或掌握标准时,不放松、不走样,做到严厉、公平、公正;文明执法则是要求在执法中体现人性化、有情化,拼弃野蛮行径,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