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解静 《价格月刊》2020,(1):36-40
运用2016年1月~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构建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的VAR模型,并进一步依据ADF单位根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数据验证方法,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如何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下波动会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但这一影响被局限在某一些特定范围内,且这一显著影响在具体的每一个不同类别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又会出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会对各国股票市场产生影响。本文从通货膨胀角度梳理了国际油价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理,其后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股票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油价波动对美国和英国股市的影响时间较长,通常在3个月以上,且影响程度较大;而我国股票市场所受影响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陈欣 《价格月刊》2016,(8):46-49
原油市场的供求情况、原油的开采成本、集采比以及国际政治因素和国际原油巨头的举动,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对居民消费结构、企业经营成本、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降低对国际原油市场依赖的做法来看,扩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建立原油储备、大力发展新能源、制定严格的法律政策推进节能是比较通用的做法.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石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更加市场化的能源价格体系、放开能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推进能源多元化增强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积极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分析及相应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诸多因素的分析,预计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将在震荡中不断上涨。为应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要尽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发展和完善石油期货市场,大力发展使用新兴能源,从而缓解国际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考察国际油价波动影响我国通胀指数变动的传导途径和主要特征,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通胀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和滞后期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处于传导机制中上游的生产领域所产生的作用较明显,但对处于下游的消费领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最后,本文预测了后危机时期国际原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原油价格的变动走势。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了解国际油价冲击下的通胀风险,分别以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为门槛变量,使用门槛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和CPI的冲击。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PPI和CPI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所处的门槛区间。当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不同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造成的影响各有不同。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较大,反之,则影响较小。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但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总是大于下跌冲击。  相似文献   

7.
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经济计量方法,讨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PPI的影响较大,而对于CPI和RPI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VAR和VEC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法(IRF)及方差分解、Granger检验等方法,考察1985年至2008年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石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国内原油价格水平上升,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广泛,直接左右着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致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可以想象,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受原油、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料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必然会导致相关生产企业和交通运输行业服务业的价格上涨,进而会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给社会经济形成较大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来测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既能反映物价水平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程度,也是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的重要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动态分析了中国与美国间价格体系的传导机理。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价格体系存在显著的动态传导关系;美国CPI和PPI波动对中国价格体系均具有较强的动态冲击,其中以PPI主导的正向传导特征明显,而CPI对中国价格体系的冲击路径则表现为差异性;中国CPI和PPI波动仅对美国PPI具有正向传导效应,但冲击影响的持续性明显较弱;与美国国内价格体系的传导特征不显著相比,中国国内价格体系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表现为明显的交互加强特征。因此,我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外部价格冲击的影响,从而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调控上网电价对稳定市场价格的政策效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AR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定量分析手段,研究了我国上网电价波动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效应,探索调控上网电价对稳定市场价格是否具有积极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上网电价的调整在滞后一期会对CPI和PPI产生负向冲击,从而抑制市场价格上涨,而随着滞后期不断增加,影响作用趋于减弱;同时,在上网电价波动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过程中,存在CPI和PPI之间相互中介效应,即存在上网电价→PPI→CPI、上网电价→CPI→PPI的影响途径。总体来看,我国调控上网电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国内市场价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世界油价变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建模及数量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世界油价与我国GDP、进出口贸易IE、固定资产投资INV均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油价上涨对我国GDP和IE均表现为负面影响,且近期的影响大于远期,其中对IE的影响最大。针对如何加强我国石油经济安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成 《价格月刊》2020,(1):30-35
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带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国际原油价格以及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大,采取通径分析法,选取我国农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产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后发现,二者都会对我国农产品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能够通过直接影响对农产品价格发挥效应,而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间接影响对农产品价格产生效应,两者都会造成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燃油期货市场成交量、持仓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有利于降低燃油期货市场风险。建立EGARCH-t模型,分别考察成交量、持仓量以及同进考察成交量与持仓量对我国燃油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分别考察成交量和持仓量时,当期成交量对价格波动方差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滞后成交量与持仓量对价格波动方差都没有很显著的影响。在同时考察成交量和持仓量对价格波动方差的影响时,有A〈B(若当日成交量和持仓量同时增加,则令当日价格波动幅度大小为A;若当日成交量减少(或不变),则令当日价格波动幅度大小为B)成立。同时,燃油期货市场的滞后成交量和持仓量对价格波动方差的影响不明显,说明我国燃油期货市场运行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前消费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以来,中国消费品市场在内外经济环境全面拉动之下,需求、供给和销售状况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发展势头。在供求总体大致平衡的市场格局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8%,远低于2004年4%的增幅。纵观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平静中蕴含了一些异乎往常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特点,考察了价格止涨回调的动力机制、价格变动的传导机制和价格下滑的制约机制,并在预测推动CPI下滑和上升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近期的价格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1981~2010年间的国际低酸苹果汁等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Johansen协整检验,分析低酸苹果汁出口量、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和价格、鲜食苹果出口量和价格对低酸苹果汁价格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低酸苹果汁价格与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长期相互关系,而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鲜食苹果的出口量及价格。此外,结合1991~2010年我国苹果汁出口状况,我国低酸苹果汁出口量近年来稳定增长的趋势,结合浓缩苹果汁价格变化情况,分析我国低酸苹果汁出口与国际低酸苹果汁价格之间的关系,围绕提高我国低酸苹果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孙晓娟  李丹 《商业研究》2011,(1):143-147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投资波动将会导致生产资料价格、消费需求和粮食供给的变动,并加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最终传导到消费品市场引起CPI的波动。因此,保持CPI相对稳定必须要熨平投资波动、促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高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19.
Puzzles in Chinese economy
Theoretically, CPI is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a measure of the level of inflation, reflecting the price change that consumers pai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PPI is the producer price index, reflecting the price level of production. PPI is generally referred to the price indices of industrial products in China.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PPI is a leading indicator of CPI and has an important part in transmission of CPI; the current trend of the PPI will decide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C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