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但是多年来,对公有制含义及其实现形式的理解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方面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本来含义认识不清,另一方面是现阶段公有制的各种具体实现形式又比较混乱。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对所有制、股份制争论不休。只要弄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本来含义,所有的争论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下面笔者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含义及其实现形式的理解谈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我国的土地制度主要是通过《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这两部法律确立下来的,我国的土地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1.土地所有制。我国的土地制度是通过《宪法》、《土地管理法》确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权上我国不存在私有土地。公有制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所有即国家所有制、国有制。1998  相似文献   

3.
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国家行政学院经济管理学部主任教授周绍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  相似文献   

4.
再识国企     
我国国有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主要体现特征,国企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主要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经济──国家审计的新焦点──兼论审计监督如何为公有经济服务王政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我国现实生产力水平和国情出发,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并且强调,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总结25年,特别是近1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经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又一重要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决策,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  相似文献   

7.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是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优越性对市场经济的积极引导作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它除具有现代企业制度本身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共性外,还必须具有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性。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个性和特色。 1.必须坚持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企业组织形式并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对公有制企业传统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但这种改革是公有制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  相似文献   

9.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必须与这个基本国情要求相适应。改革前我们所实行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移植过来的,按成熟的社会主义要求构造的,它们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实践证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开始建立到找到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相应的公有制具体的实现形式,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的过程,决不是一个一概而就的过程。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不是存在于书本里的某种模式中,而是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的伟大实…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这一制度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不发展多种经济,就脱离了初级阶段的国情。  相似文献   

1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国有企业是这一基础的支柱.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低下.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改变国有企业组织形式已势在必行.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清晰交易界区的市场主体.由此,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使确定为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3.
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应把好﹃三关﹄刘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公有制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诸如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等,都是公有制的有效形式,使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郑重宣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表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都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其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其理论创新的基本点就在于:进一步强调了公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始终占主体地位;全面阐明了公有制经济的新含义;揭示了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兼容性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从根本上意义上讲是公有制与市场的兼容性问题。之所以要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是因为两存在着一定的磨擦、矛盾甚至抵触,两不完全相容。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尽可能提高两的兼容度,解决好两的兼窝性。要使两有机结合,实现有机兼容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到底谁适应谁,即到底是市场经济去适应公有制,还是公有制去适应市场经济。与此紧密相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形式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度更大,我们应坚持和搞好的是什么样的公有制。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  相似文献   

17.
搞好国有经济,认识要统一。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和长春讲话的重要性,在于从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讲清楚了为什么必须搞好国有经济以及怎样搞好国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与公有制相结合的。始终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内容,也是它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我们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  相似文献   

19.
《上海小企业》2005,(3):43-48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0.
《民营科技》2005,(2):2-7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