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荀子财政赋税思想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明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6):35-36
荀子继承和创新前人赋税思想成果,提出了“开源节流”、“聚敛亡国”、“等赋养民”、“节用裕民”等积极财政赋税原则、观点,在中国赋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并对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银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6):21-22
民生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解决民生问题需对古代贤哲的民生思想作深刻研究,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资源以为今日所用。本文以荀子为例谈荀子的民生思想,并将其归纳为:否定天神而重人事,从性恶论出发的尊君为民,从"民水君舟"得出的平政爱民,主张把教化和刑罚结合的施教于民。 相似文献
4.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9,(2)
孔孟等儒家学者都有重义轻利和以义为利的倾向。荀子则不同,荀子明确提出义利相持而长的财富管理思想,既充分肯定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和精神财富的追求的合理性,又强调财富必须按照礼义道德原则加以管理。荀子主张用礼和法的社会机制来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调节和塑造良好的社会秩序,进而实现既有合作,又各尽其能,既有差异,又各得其宜的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状态,才能够达成社会财富的拥有和社会有效治理的善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姜英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0-31
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作为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人是管理世界的主体;提出"化性起伪"的观点,以改造并完善人的素养作为实现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表现出人本管理思想的生命力;提出"人为天下贵"的观点,指出了人本管理所致力于实现的内容。综合体现出现代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6.
谭绍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5):114-119
荀子的"天论"讨论了儒家国家治理思想.他提出"天行有常"观念以批判现实中执政者迷信鬼神之天的做法,明确提出执政者要重视国家治理的问题.通过"天人之分"的分疏,荀子重新解读"天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挺立执政者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地位.通过"知天"、"参天"和"成天"的论述,荀子又从"道"和"术"两个方面阐明了执政者展开治理方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伟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4):510-513
《荀子》对于"分"这个范畴的使用贯穿始终,颇具规模。其意义在于通过"分"的明确厘定来实现"分"的良好持守,进而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开掘、继承、发展荀子的"分"思想,对于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推进当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丽桃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94-95
天人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作为先秦时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在天人观上提出了著名的"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等主要观点,在天人思想上做出了很大的创新与进步。傅山,明清时期实学时潮的主要倡导人物,提倡以"经子平等"的态度来研究先秦诸子思想,在对《荀子》加以批注研究的过程中对他的天人观思想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与阐发,为传统的天人思想添加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10.
江瀚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466-468
儒家从产生时起,所提倡之学说便将个人的社会定位放在第一位,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建构是儒家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荀子宣扬的礼乐教化学说继承了传统儒家的这一特点,并且适应了新的时代形势的需要,将儒家的礼乐学说由以往单纯道德修养方法发展成为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手段,对后来封建社会的巩固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卢有才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1):65-69
荀子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人只有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做到“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造福于民,民富国强。如果违背自然规律,打破生态平衡,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导致县穷国贫。合理利用自然的目的,是“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 相似文献
12.
13.
14.
余瑞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荀子生活于"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时代,这使他在这种大环境中能够综合百家之长,兼容并蓄。荀子站在儒学的基础上对各家学说进行批判和继承,形成了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而荀子的各种思想是在"解蔽"的基础上形成的。论文旨在对荀子"解蔽"思想的形成由来作一整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认识"解蔽"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卢有才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4(1):57-63
苟子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依附于自然界,而且能作为主体利用和改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区别的根本标准是礼义,正是在礼义的指导下,人们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杜会是不断进步的,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应立足于现实,“以今持古”,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苟子认为,“五霸”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社会的治乱不在于历史人物的长相,而在于主观的努力程度,殷纣王的灭亡是自取的,他还认为,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虽然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乃至杜会所必需的,因而学校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蔡保兴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17-22
荀子与霍布斯系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思想家。荀子强调"礼",霍布斯强调"约",把他们的观点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虽有区别,但很多地方是互通的。人性恶是他们学说立论的共同基础;礼有强制与自主的一面,同样约亦有类似的性质,因此礼约之治事理不二;而礼约并举是法制文化社会之趋向。 相似文献
17.
18.
19.
谭绍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3):97-102
荀子在"天论"中阐述了重要的儒家执政哲学意蕴。通过"天行有常"理念,荀子批判现实中执政者迷信鬼神之天的错误做法。通过"天人之分"理念,荀子明确了"天""人"之间的多层关系,阐明执政者的职责所在。通过"应天而治"理念,荀子阐述了执政者应从"知天"、"参天"两个方向上展开自己的执政方略。执政者按照荀子所理解的"天""人"关系进行实践,其执政理想就有实现之可能。 相似文献
20.
《荀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飞 《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75-77
《荀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不同时期的译本,由于译本的形态、译者的译介动机和翻译策略的不同而不同,但都为西方读者充分了解苟子的思想,做出努力,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