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50年辉煌的历程,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巨大成就,培育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增强综合国力、确立我国的大国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中国航天系统工程50年来,在航天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理念、体系与方法,保障了我国航天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管理科学积累了新鲜经验。20世纪40年代,国际上提出并…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与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航天自创建以来,管理体制历经调整变化,型号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而系统工程方法却成为中国航天几十年管理实践不变的主旋律。因此,如何总结和升华中国航天几十年来按照和合乎系统工程方法的管理实践,如何学习和借鉴他人在系统工程方面的理念和方法,使中国航天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保证技术性能优良和质量稳定的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一、系统工程是科学技术1978年,《文汇报》上发表了钱学森《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第一次在媒体上宣传系统工程这门科学技术。事实上,中国航天的系…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40年来中国航天所走过的艰苦卓越的历程以及在导弹、运载火箭、应用卫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指出了航天科技工业目前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而严峻,瞻望了21世纪中国航天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于 1 970年 4月 2 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 2 0 0 0年年底 ,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 4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 ,飞行成功率达 90 %以上。目前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世界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中国根据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正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航天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发展航天事业。发展目标近期(今后10年或稍后的一个时期)发展目标:———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以气象卫星系列、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群组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球的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广播通信系统。积极支持商用广播通信卫星的发展,开发长寿命、高可靠的大容量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6.
《航天工业管理》2006,(10):45-45
2005年9月27日,“科技共建、壮志报国”——康佳集团向中国航天员中心捐赠产品仪式在北京中国航天员中心举行。康佳集团领导、航天局领导、航天员大队队员、全国30多家媒体齐聚北京中国航天员中心,共同见证了中国民族企业的代表康佳集团在“神舟”六号升空前向中国航天中心捐赠康佳产品的仪式。  相似文献   

7.
辉煌的中国航天科技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精辟地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建国后,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决策下,从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以原子弹和导弹为起点的核技术和航天技术,迅速地改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国际化、全球化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依靠成功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营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9.
指出中国航天技术是国家确定的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论述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六条基本经验。提出了实现21世纪中国航天发展目标四个方面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管理》2006,(10):10-13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28日,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贯彻国家国防科技亡业体制改革精神和“总体加强,专业重组,产研结合,寓军于民”的调整重组思路组建的全资子公司。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原中国航天电子元器件公司,航天九院七七一所、七七二所、一六五厂、六九三厂、八二五厂,航天十院十三所、二三0厂、七一。七厂、七一七一厂(十六所),航天一院的七。四所(二一。厂)、二oo厂,二八九厂,航天五院的五三九厂等企事业单位调整组建而成。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火箭股份,参股中兴通讯、航天动力两家上市公司。航…  相似文献   

11.
《航天工业管理》2010,(8):I0004-I000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总体设计部成立于1965年8月25日,是我国最早从事固体导弹研制的总体设计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产业化与知识经济陈维忠兰州物理研究所冷战结束后,美国大刀阔斧地调整科技政策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等知识经济的支柱技术和产业,率先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他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调整科技发展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航天工业管理》2010,(8):I0002-I0003
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二部)成立于1958年10月8日,是我国最早组建的防御技术总体设计部。  相似文献   

14.
神舟飞船一日巡天,中华儿女千年梦圆。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发射升空,巡游太空21小时,并于次日胜利返回,这是中国航天的荣耀,而对于我们机电行业而言,这不仅是荣耀,也是一种机遇。 神舟五号飞船上天,是中国航天人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艰苦攻关,不懈追求的结果,也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有力支持,机械制造业在其中功不可没。可以说,没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业管理》2006,(10):76-76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物资部成立于1961年9月1日,先后由研究院机关管理部门相继转变为兼有机关职能的独立核算单位、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当前,主要承担飞航技术研究院科研生产的物流管理保障任务,包括前端物流的原材料、元器件、机电产品、火化工品等的统一采购、检验及  相似文献   

16.
17.
北京时间6月26日,在经历15天的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巡天归来。在人类航天史中,中华民族再次写下浓重的一笔。"神十"的成功"飞天",凝聚了诸多科研人员的心血,也离不开无数幕后英雄为"神十"精心护航。7月5日,由福田汽车集团、福田戴姆勒汽车、飞翔物流公司共同举办的以"助力航天梦携手同发展"为主题的战略联盟签约暨航天保  相似文献   

18.
长治清华机械厂位于太行山麓革命老区山西省长治市,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骨干企业,是我国率先建立的航天地面设备研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航天工业管理》2010,(6):F0003-F0003
战略规划研究部是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的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业务领域涉及战略与规划研究、决策与管理咨询、竞争情报与系统、刊物出版等四大业务领域,面向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工信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有关科研院所与企业、社会企业等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10,(4):F0003-F0003
战略规划研究部是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的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业务领域涉及战略与规划研究、决策与管理咨询、竞争情报与系统、刊物出版等四大业务领域,面向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工信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有关科研院所与企业、社会企业等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