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秋怀 《理论观察》2000,1(3):77-78
新闻指导性原则在邓小平新闻观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邓小平新闻观中最基本的原则。坚持邓小平新闻观,提高新闻指导性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新闻的时效要素、条件要素和对象要素。  相似文献   

2.
肖莹 《魅力中国》2013,(9):30-30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类新闻,其中最吸引人眼球、曝光率最高的莫过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事件以其独特的时效性而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的报道不仅仅是其日常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是其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把握突发性新闻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时刻凸显人文关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和遗漏的部分。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来解析如何处理好突发性新闻事件并做好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纸质编辑的基本职能总体上来说并没有改变,但是如果仅仅具备纸质新闻编辑的基本能力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使得受众面临着真实和虚假新闻的辨别;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网络新闻编辑凭借自身新闻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新闻进行修改和辨别,把最真实和最符合大众口味的新闻挑选出来方便受众阅读。  相似文献   

4.
张琼 《魅力中国》2010,(25):99-99
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拍摄中,要深入实际,认真了解和掌握现场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新闻事实,及时抓住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的现场气氛,用充满活力的画面和声音营造强烈的现场感,把观众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  相似文献   

5.
浅谈期刊编辑的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非常重要,称职的记者必须掌握采访中的技巧,在采访技巧中,对话是新闻采访中的主要形式,对话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新闻事实;观察是记者“用眼睛采访”,是记者采访中最常用的方法;倾听是记者采访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是获取采访成功的关键。采访中,既要讲究技巧,又要注意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朝阳 《魅力中国》2010,(28):119-119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什么叫新闻导语?简单说,就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一般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  相似文献   

7.
张俐 《发展》2010,(4):90-91
写好一则新闻,不仅要有一个好的线索、优秀的文笔,还要有一个好的新闻角度。选取新闻角度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表现事实的新闻价值,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本质。本文主要讨论在选择新闻角度中,如何正确处理事实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突出新闻价值和反映事实本质之间的关系,怎样的角度才是一个好的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例如,城管与小贩之间的斗争,城管们为了城市更加整洁而去驱赶赚几个钱的小贩们,而小贩们为了赚钱而在马路边上摆摊,既影响了市容也是置自己的安全于不顾;又有专利权人垄断自己所享有的专利权,为了一己私利而不对外公布其专利。然而在这些冲突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城市房屋拆迁,每年都有一些“钉子户”登上新闻头条,  相似文献   

9.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对最新的有关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事实的报道。民生新闻最核心的就是以人为本,基本特性就是民本取向,就是要用“平民视觉”关注民生疾苦,用灵犀来传递和表达人文关怀的思想,在新闻对民众生活及生存状态的切入与拓展中,实现新闻功能的延伸,并且最大努力促进具体的新闻事件达到一种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雷蕾 《魅力中国》2014,(27):264-264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在最近几年逐渐跨入到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这给予广播电视新闻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就应该注重编辑技巧,分析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必备的技能,找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实现途径,才能够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加以完善,确保新闻报道拥有更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童东利 《魅力中国》2014,(14):299-299
民生新闻,就是关注百姓生计、关怀百姓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讲,它属于社会新闻,在内容上主要是关注普通市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空间。是从百姓平常生活中发现、采集的新闻。主要是关注百姓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方式上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传播的快速性.加强新闻的互动性,拉近媒体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就是“百姓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导向”。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能为了单纯夺取收视率而将严肃的民生话题过分娱乐化。  相似文献   

12.
黄洋 《理论观察》2009,(2):164-165
新闻图片应具有赏心悦目、喜闻乐见、一目了然的特点。我们要在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中捕捉最佳、最完美的画面,使所拍的每一幅新闻图片都尽可能地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让读者从中受到启发、感染和教育。  相似文献   

13.
吴海珊 《中国报道》2014,(12):92-92
10月29日,我在美国白宫的新闻发布厅。一位来自非洲的记者提问美国总统新闻发言人,当她说到“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体中国”的时候,美国总统的新闻发言人制止了她,说“我不觉得”,全场笑了。我做国际财经记者四年,清楚地知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悬殊。我从来没有想过,中国在白宫的新闻发布厅会被称为“最伟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王蓓 《理论观察》2006,(6):166-167
现场短新闻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见、愿望和想法的最直接的渠道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谓现场短新闻就是对现场发生的有新闻价值事实的报道,并以短小的篇幅、灵活的形式、简洁的语言将事实传播出去。同时,现场短新闻不仅仅适合于消息体裁,更适合于特写、通讯以及现场短评,包括现场录音报道。它可以运用各种新闻体裁对现场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现场短新闻表达效果的特点是:题材小、含义深、字数少、信息密度高。要收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作者必须具备认识事物、提炼主题、精选材料、布局谋篇、文字运筹等方面的基本功。所以,写好现场短新闻。要具备真实可信性。具体讲,主是要突出鲜明性、动感性和简洁性,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李晓丹 《理论观察》2010,(5):F0003-F0003
所谓民生新闻。指的是对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进行积极的关注,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民生新闻近几年已经从电视媒体拓展到平面媒体,成为最常见的新闻价值取向之一。报纸作为传统的纸质新闻媒体,也积极引入民生新闻,赢得了读者与市场。目前在新闻理论界。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的责任。作为民生新闻的主持人,自如地把握民生新闻的地域性、亲民性等特点,将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通过平民化的软性表达传递给观众,将新闻本身的价值与主持人的平民化定位相结合,让更自然的信息被观众所认可,节目的收视率自然也就高了。本文将全面探索主持人风格定位过程中,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如何实践平民化以及平民化定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蕾伊 《魅力中国》2014,(23):287-287
近年来,新闻的竞争渐渐趋于24小时竞争,每天的新闻大战,从人们刚刚起床甚至还未起床就已开始。然而,晚间黄金档的新闻大战已经趋于极致,早间新闻的竞争虽然激烈却还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从国外的新闻发展来看,早间新闻是提高收视率最具潜力的市场。所以,如何挖掘这部分提升空间是很紧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海滨 《魅力中国》2014,(14):303-303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新闻媒体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因为新闻质量的好坏与新闻采标工作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为了提升新闻采编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新闻采编i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活动中,为了获得有关新闻事件的所有细节和资料,记者需要想方设法的接近新闻当事人、知情者或者相关机构。而对于操作数据新闻的记者来说,新闻来源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20.
陈雨新 《理论观察》2010,(1):159-160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量的、最常见的、与受众关系密切的是时政新闻。然而,一些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内容狭窄、单一.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似曾相识,千篇一律。这种毫无生气、枯燥乏味的时政新闻不免使受众产生疏离感,传播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