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合理配置和流转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也存在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虚位、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农民土地产权权益被侵犯等新的制度问题,需要采取明确土地产权主体、稳定集体土地承包权并辅以定期微调、规范政府征地行为等措施,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相似文献   

3.
鞠晔 《现代商业》2014,(19):50-51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当遵循与传统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同的原则,即同等水平保护原则、政策一致保护原则及综合辅助保护原则。同等水平保护原则,即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获得的保护应不低于在传统交易领域获得的保护;政策一致保护原则,要求沿用立法中原已确立的消费者保护政策;综合辅助保护原则,要求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与消费者自我保护相结合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解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多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度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文章检验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也呈现不同的特征。两国的土地流转均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整合土地资源、实现规模经济、维护土地产权。在此过程中,俄罗斯出现了耕地大面积撂荒现象,而中国则需要注意保护农村土地的财产功能和保障功能。两国的经验充分说明,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产权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证券化作为一项农村土地和金融制度创新,不仅能借助资本市场这一途径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的保护,而且有利于筹集农村发展资金,为金融机构解决农业贷款风险控制提供路径.本文分析了实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数次较大的变革,历次土地制度变革的实质即产权及其派生的各项权能的归属和安排也体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本文着眼于不同时期产权制度安排产生的迥异制度绩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组织形式的演化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对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性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对于未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方向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取决于有效的农地需求和农地供给,我国农地流转态势既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同时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关键是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既要注重研究农地所有制又要充分关注农地产权,按照效率原则对农地产权进行合理界定,通过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打破地区壁垒等途径,促进农地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研究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地区农民自身权益意识进行调研。发现当地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对土地所有权归属认知模糊;流转价格制定不科学,农民对土地流转后生成长远利益意识模糊;农民在镇保方面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但现行政策难以满足农民日常生活需求;政府提供的再就业技能培训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现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进程,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承包双方的权益保护机制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常伟 《价格月刊》2009,(11):37-40
建立在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着长期相对稳定性和基础性特征.通过运用比较制度分析这一工具讨论作为基本制度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以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形成及其功能,并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关约束条件,指出应在稳定农村土地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向农民赋权,并探讨集体产权的多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 幼小工业(Infant Industries)保护理论是发展中国家为尽快摆脱落后,赶超发达国家,对本国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实施保护和扶植的一种理论。今天,随着国际间经济联系日趋发展,这一理论越来越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为了对本国的幼小工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一个关键问题是对幼小工业的保护选择合理的保护度,即根据幼小工业成长的合理性原则确定对其实施保护的合理界限。  相似文献   

12.
杨克俊 《财贸研究》2008,19(2):149-150
在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关键是产权问题.目前,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农村土地产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建立合理的产权抵押和流转机制,将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1)
任何组织制度的安排都要考虑交易费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一直在努力做到产权明晰,但却从未改变过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性质。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为什么不转变为土地私有制以及在集体产权之上进一步明晰产权的意义。最后得出,产权的形式并不代表产权制度的合理性,只有交易费用才是决定产权制度合理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流转范围越来越广,产生的经济效应越来越明显,然而农地产权流转过程中却经常发生官民冲突、产权纠纷等群体性事件,已引起诸多学界及社会的高度关注,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存在的现实问题着手,具体阐述解决现实农地产权流转问题的路径,以保障农地产权流转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产权归属不明确、产权界限划分不清晰、产权证明残缺不全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主要问题,也是导致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的最直接原因,特别是当农地被开发商或者企事业单位征用的时候,农民的利益更可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而农民则会因此而遭遇生存危机,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斌 《财贸经济》1994,(11):60-62
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建立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机制,实现了家庭经营与集体土地所有制相结合,为农户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但不完善的土地制度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如下: 1.产权不明晰。产权是平等的所有权之间为解决共同财产问题而形成的权责利关系。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产权是所有权的实现。只有当参加市场交易的各类主体的产权得到明晰界定,市场中的各种交易才有可能进行。明晰的产权关系是使农户进入市场,实行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的基础。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就是要把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产使用权的内容、界线、实现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并以法律加以保护。而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在实行大包干以后,土地所有权在实践中是模糊的。虽然《宪法》、《土地管理法》中确认“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这个集体由谁代表,缺乏明确的人格化,所有权主体呈现虚置状态,以致有的地方在签定土地承包合同时,甲方盖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在权利上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以及农民的效益逐渐损失,使探索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提上日程.目前,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补偿标准不成熟以及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等不合理因素.依据目前的征地补偿、农村土地产权、相关法律完备程度存在的问题以合法权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志明  顾海英 《商业研究》2004,(19):142-143
传统的商业秘密保护的出发点基于资本强权观,如果从分析人力资本与商业秘密的产权特性出发,来提出商业秘密保护的产权原则时,就要呼吁在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与实践中,注重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王铮 《财贸研究》2004,15(1):41-45
公司治理是近 30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 ,但人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于对经理行为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投资者保护的关注。随着以哈特为代表的新产权学派的兴起 ,特别是LLSV( 1 998)的实证数据使得人们把视角转为对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关注。我们发现 ,在投资者保护的研究框架下 ,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 ,以及它们对一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根本因素。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却未能对产权主体的界定进行系统的考虑,而主要体现为对集体化生产方式的改革,由此导致产权主体多重化。因此认为,必须明确界定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国有永佃制是可行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