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以深圳市282农民工为样本,从农民工主体视角,探讨“民工荒”背景下农民工个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动机,从微观层面讨论“民工荒”的发生机制。文章研究发现,“民工荒”是农民工面对长期以来经济待遇差、社会生活支离破碎、政府和企业责任缺失所作出的“用脚投票”的抗争手段。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短期内难以实现迅速转型的前提下,缓解“民工荒”应当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在珠江三角洲等地发生的“民工荒”引起社会关注,广东有关部门调查预计2005年缺工仍要达到100多万人。我们调查认为,一些政府管理和服务行为影响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和就业环境改善,与出现“民工荒”有不可忽视的关系。缓解“民工荒”的一个关键是政府正确对待农民工,落实政策,推进改革,改善服务,公正执法,起到保障其合法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丽文 《魅力中国》2011,(14):142-142
“民工荒”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已经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蔓延,特别是近年来,在广东省的一些欠发达地区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造成“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薪酬问题却是最主要,也是农民工群体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就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民工的薪酬现状以及农民工薪酬的“供需矛盾”做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经济》2010,(4):48-48
“民工荒‘荒’出了农民工待遇的提高,工资提高了10%至20%,年龄限制从原来的18至30岁扩大到18至45岁,性别限制减弱,有些企业原来只招某些省份的农民工,现在也放宽了。”“民工荒”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个好事。应对“民工荒”,一方面是企业从简单加工产业向附加值高的产业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是社会和企业共同解决好农民工的住房、福利、养老、社保、医保、子女教育等问题,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打工。  相似文献   

5.
“民工荒”再度袭来,不过这次,范围更大。前所未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版图的悄然变化,“民工荒”席卷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同时,中西部农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了“民工短缺”,并由此拉开了中西部与东部争抢农民工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私企对"新生代"农民工管理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如今在一些沿海城市居然变成了“民工荒”。归结起来,民工权益受损是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而发起这场“用脚投票”的隐性反抗的正是变化了的“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在社会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和不同。正是这些不同警示拥有大批“新生代”农民工的私营企业必须正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实施人性化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何元睿 《发展》2008,(4):125-126
2004年1月起,有着近9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遭遇了“民工荒”,打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在广东东莞首次官方确认民工紧缺后,随之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其中尤以珠三角地区为甚。仅深圳、东莞两地就缺农民工50多万,据估计,广东省缺农民工近200万。至2007年,甚至像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由此可见,民工荒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8.
“一导三化”培训高质农民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了要善待农民工,加强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农”思想。最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达到1.5亿人。有统计显示,珠三角地区存在严重的“民工荒”。“民工荒”从何而来?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不等于有效供给,进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民工荒”表现为“数量荒”,实际上就是“质量荒”,根源则是民工的“教育荒”。  相似文献   

9.
吴鹏程 《改革与开放》2012,(8):68-69,71
“民工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经济体量的迅速扩大、粗放型的用工方式导致了农民工市场需求量居高不下,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壮大、农民工的分流、公共服务的缺失等又导致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民工供给量的减少,农民工“供需”间的失衡导致了“民工荒”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尝试提出“民工荒”的缓解之策.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越来越多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形成了难以遏止的“民工潮”。“民工潮”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但2004年以来,却出现了民工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而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是造成民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现在到了企业反思民工荒的时候了!”第一次以农民工身份登上“两会”记者招待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在“两会”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劳动力丰富而且廉价,但是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民工荒”的出现,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是社会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本文认为国家应该尽快建立统一的国民待遇制度,并通过调整同行业分布来降低农民迁移的成本。企业可以与农民工签订合同来加强教育培训,保证费用共担,利润共享。农民工自身应该建立工会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工资水平。整个社会应该重视“民工荒”问题,保护中国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3.
白洁 《重庆经济》2009,(4):52-56
经过20多年的变迁,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特定的社会群体和新兴的社会阶层。当“民工荒”、“讨薪”、“农民工维权”等现象被当作社会问题备受关注的时候,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农民工已经悄悄完成了更新换代和结构转型——这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重庆在建设统筹城乡过程中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即农民市民化的进程非常缓慢,每年仅有20多万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为此,重庆应当以新生代农民工为抓手,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东部地区的打工成本高而收入不见得高,家门口就业的优势引致大批农民工向内陆回流,“民工荒”现象无疑将续延下去。  相似文献   

15.
"民工荒"的出现,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反映,但绝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总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是对传统的劳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对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反映.农民工供需比例和结构的不协调,供需均衡被打破,”民工荒”现象再次出现了.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从体制上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万向东  刘林平 《珠江经济》2007,188(4):28-39
2004年中国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中国锅造业的心脏——珠三角的工人缺口达到200万,而近年缺口还在明显增大,广州、东莞等地一些工厂出现了招不到工人而无法开工的情况。相反,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外来务工者却在逐步增加。昔日有“淘金天堂”之称的珠三角缘何失去招工优势?本文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外来工比较研究”项目的调查报告之一。作者通过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在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珠三角与长三角两个区域外来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做出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以及比较分析。我们将在本期与下一期刊登这个较具理论和实用价值的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以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东南沿海地区“民工荒”问题、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等一系列不可回避、必须予以正视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日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接二连三地停产、歇业,个别甚至倒闭。在此谋生的内地农民工纷纷“回流”,这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回顾两年前,珠三角、长三角的“民工荒”也曾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18.
《浙江工商》2010,(3):22-22
春节过后,中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了“民工荒”。其实,2004年以来,“民工荒”现象就已经开始出现,除了春节前后,其它时点也屡现“民工荒”。其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中西部地区,今年甚至在许多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如四川、安徽和河南等地也出现了“民工荒”,而且不仅是技术工人短缺,普通劳工也开始短缺。  相似文献   

19.
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于珠三角企业来说,情况实在不妙。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来料加工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最早受到了冲击.因为无法获得订单.大量企业破产倒闭.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失去工作。突如其来的“民工慌”不但“慌”了农民工.也引起了国家最高层的高度关注;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纷至沓来的订单又让企业遭遇了“招工难”。从“民工慌”到“民工荒”。这一年.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以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排头兵的东莞为例。  相似文献   

20.
杨阳 《魅力中国》2014,(14):12-12
最近,随着新一轮“民工荒”的出现,以及毕业生节后求职旺季的到来,“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说法引发不少大学生求职者的共鸣。这使得“脑体倒挂”这一名词又重出“江湖”。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脑体倒挂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并尝试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