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长三角的均衡协调发展,是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任务。杭宁发展带的建成,将改变长三角目前过分向Z型地区倾斜的发展态势,变长三角点轴发展形态为网络发展形态。变“弱边”为“强边”,缩小各边之间的差距,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长三角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极.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本文试从区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条件进行分析,阐明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寻找区域合作伙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但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一个实现互赢共生的平台。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合作中遇到的种种尴尬,既有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排他性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安徽在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中有认识、政策和实践等战略上的误区。要实现安徽从“融入长三角”到“服务长三角”的嬗变就必须进行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4.
对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三角区域经济正处于深刻的发展转型阶段,从传统制造业为主提升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无疑是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长三角区域未来发展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先进制造业的涵义、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长三角区域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长三角区域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以2003年江浙沪旅游年活动为契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全面展开,并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是宁波提高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建设长三角南翼中心旅游城市、国内一流的旅游经济强市、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就是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的分离。目前,在国内像四川东方希望、江苏春兰、浙江杉杉、山西经纬纺机、湖南远大空调等大型的企业集团,已先后选择将总部迁到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这说明,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像长三角这样的区域,大型企业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已初露端倪。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将是国内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区域。尤其是长三角,近几年区域经济的高度发展,为总部经济在该区域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冯洁 《浙江经济》2007,(19):24-27
2007年已逾2/3,杭州市经济呈现出了“快而稳、好而活”的发展态势。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新环境下,杭州的城市品牌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提升。前不久,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在专题会议上强调,要从落实长三角率先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高度,统一认识,抢抓机遇,科学定位,明确要求,落实举措,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的主要增长极,为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跃洲  王瑛 《浙江经济》2006,(16):60-60
作为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内的密切合作及历史渊源有着直接的关联。然而,尽管加强区域内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而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但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毕竟分属3省市,各地政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政绩最大化而形成的本位主义倾向仍不免给区域一体化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泛长三角经济区”——个逐渐由地域概念演变成经济概念的话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着,议论着。 其一,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对该区域未来10—20年经济发展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的研究,不能用老眼光、短眼光进行封闭、狭隘的思考;不能脱离全球经济竞争,区域经济竞争的战略背景;不能固守十多年前成立长三角区域经协机制时的思维定式;不能局限在长三角原有的区域空间,满足于小范围;更不能只考虑本区域的局部利益和自身发展,或只考虑本城市的利益得失。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区域,区内信息服务业各环节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与服务联盟,表现出极大的经济活力。本文试图从研究长三角信息服务产业集聚的状况,找出影响信息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原因,这对于我国优化信息服务业产业空间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本文以我国长三角信息服务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通过对长三角区域信息服务业发展和集聚现状分析,探究影响我国长三角区域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因素。认为要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扶持作用、完善信息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以及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来提升长三角地区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1.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并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协同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要求。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治理方式变革,全面开启了区域数字化协同治理新篇章。然而,制度供给不够健全、协同机制不够成熟、政策法规不够统一、数据治理不够完善、要素保障不够到位、场景开发不够丰富等问题亟须关注。对此,本文建议重点聚焦“协同”“治理”“数字”领域的关键问题及迫切需求,以强化数据治理为抓手,以创新协同机制为动力,以夯实要素保障为支撑,以推进联合立法为突破口,以加强制度供给为着力点,数字化驱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治理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鸿胜 《浙江经济》2006,(11):28-29
新一轮的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要重点解决长三角区域推进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07,(3):37-38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宁波实现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地位的要求 加快构筑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形成较之其它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联系和分工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这是长三角南翼诸城市更好融入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逐步确立和不断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中核心城市的地位,是宁波服务服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现宁波的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定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一体化20年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缘起”。2003年,在浙江省党政代表团的长三角之行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出倡议——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层的定期会晤机制。溯源长三角一体化,这是最初的由来。二是“升级”。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推进更高层级、更深层次的一体化战略?2018年,一体化战略升级,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是“蝶变”。自从长三角一体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逐步开始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一体化的“一”字“化”进了一市三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按照“一极三区一高地”的目标,迅速发展蝶变,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以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核心,以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日益提高为导向,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其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文章从城市群概念入手,总结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影响与作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从一体化空间体系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及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举措与行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文章以长三角地方政府问的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困境,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融入长三角,加速一体化!近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发布《宁波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宁波提出,坚持产业科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发展、对外开放、市场环境六大领域一体化齐头并进,努力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当好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为长三角区域建设成为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贡献宁波力量。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从珠三角过渡到泛珠三角是一种必然,当下的泛长三角概念则顺应了这种必然。3 n是泛长三角的基本模式,n是2,那就是安徽、江西,n是3,即应加上福建,如果n大于3,湖北、湖南、重庆就可能列入在内。日前,泛长三角成员之一的安徽省举办了主题为"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发展论坛,来自全国区域经济界的学者和官员一致认为,泛长三角成员间的合作已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当务之急是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泛长三角区域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该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长三角的发展重点及定位进行论述,指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这曾经是上个世纪后半期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由于,珠江三角洲得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因此,珠三角的经济活力被最早焕发出来,并北上影响到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各个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浦东开发的进展,长三角的经济也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再加之长三角地区经济融台的势头优于珠三角地区,因此,长三角地区顶替了原来由珠三角占据的位置,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搂来,长三角提出了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口号,区域之间的融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大到产业在各地域的分配,小到交通卡的互联互通,长三角再度显示出先行一步的气势和风范。然而,珠三角地区也不甘心“慢半拍”,通过CEPA的整合,原来的珠三角将以更大的包容性将包括香港在内的区域整合进来,形成大珠三角的概念,区域内城市的经济功能也加快了融台的速度。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谁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人们拭目以待。由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近三分之一,所以,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全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两个地区有什么样的作为。关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竞争,并不是着眼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角逐,而是着眼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关系如同是赛场上一个队内的两个队友:竞争并共同前进着,其目的是带动整个队伍的成绩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