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龄化的加剧使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以房养老”盘活了老年人群存量的不动产,是一种商业化的补充养老工具。由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产权制度、房屋处置以及观念挑战等风险,给该养老模式的推行带来了阻碍。政府明确“以房养老”试点后,价值评估、产权归属以及金融风险防范,无疑将是试点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以房养老”亟需培植“好的养老产品”,并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该养老模式有待市场的检验,通过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而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以房养老”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2.
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危机,"以房养老"逐渐成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我国对"以房养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还很不成熟。美国的"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取得了较大成功,值得借鉴。因此,论文在介绍美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主要产品的基础上,总结出成功经验,并提出美国"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对我国的启示。也就是说,要在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扩大借款人市场需求,增加贷款机构市场供给,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4年6月17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4]53号),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保险版的“以房养老”制度,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有关要求,鼓励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探索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丰富养老保障方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房养老”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措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中较早普及“以房养老”制度的国家,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其经历了数次模式的转变,不断推陈出新,最终形成了以反向抵押贷款制度为主,其他模式为辅的多层次“以房养老”体系.这些措施与实践为我国未来的“以房养老”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浅析“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产品开发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是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新方式。我国尚没有相关的险种产品。从房地产市场等相关角度浅析“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的条件,探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房养老”从刚开始提出时的备受质疑,再到4个城市进行试点,不仅吸引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观望和参与,一向对市场嗅觉灵活的信托公司也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以房养老信托产品正逐步进军养老市场,成为分食“以房养老”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7.
"以房养老"在民间探索数十年后被国家上升到政策层面,却招来了反对和质疑。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以房养老",要在全面理解"以房养老"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其现实可行性及积极作用,正确看待政策推行遇到的阻力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理性认识"以房养老"是新形势下的多元养老之一和传统养老的有益补充,是政府养老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责任承担。"以房养老"政策的顺利推行有待于政策完善和公众支持,需加大政策宣传和养老投入、强化法治环境建设和完善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仅靠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应对老龄化危机。以房养老模式的提出,对改善老年人生活,缓解社会保障及财政压力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其推行条件仍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本文通过介绍美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操作方式,继而分析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中国的可行性和推行阻碍,借鉴美国的模式,提出若干对策建议,望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住房倒按揭(以房养老)在国内的研讨和尝试方兴未艾。文章对国内外论著及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了住房倒按揭在我国实施难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譬如中外国情的差异、公众观念的不适应、方案缺乏吸引力、机构养老及社区养老尚不成熟等多方面因素。文章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构建住房倒按揭方案应明确政府责任,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救助型、福利型"以房养老"方案应当是住房倒按揭在我国的早期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我国保险版“以房养老”试点现状,阐述了实施“以房养老”的背景条件,指出了“以房养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房养老”在探索推进中要关注的问题及要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尽管在西方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目前我国开展此业务面临包括金融业的分业经营限制、传统思想阻扰、法律制度不完善、风险担保制度缺失、配套政策不到位以及包括住房、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在内的市场机制不成熟等问题。我国要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顶层设计角度制定出可行的政策,实行特色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补充养老方式,"以房养老"早在十余年前在中国就受到了广泛关注,民营机构、政府机构、银行以及保险等部门和行业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但总体来看,由于传统观念和一系列顾虑因素存在,社会公众需求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同时在系列风险的制约下,金融机构供给能力和意愿也稍显不足。此外,政策配套建设滞后,制度交易环境也尚不成熟,从而导致中国以房养老发展缓慢。从国外经验来看,公众的支持和认同、政府的参与和法律保障、成熟的产业形态、多样化的产品设计等都是其以房养老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值得借鉴和完善。纵观中国以房养老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其定位小众,但潜在市场不容忽视,应明确政府职能,完善以房养老制度环境,鼓励多方机构通力合作,优化以房养老产品,同时宣传多元化养老观念,强化以房养老理性认知,为以房养老的长期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3.
以房养老产品设计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高房价的城市,高潜质的房屋,高素质的客户。依托这一基础,一种新型的以房养老金融业务正悄然出现在杭州。眼下银行、保险正在积极布局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融资”开始浮出水面。浙江省先后有数家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表示,今年5月已经推出了这一新型的养老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存在贷款证券化意愿不强、贷款标准化程度不高、银行流动性风险不突出、缺乏权威中介机构和完善的法律体系等5个问题,要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从规范和扩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加强立法、政府引导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2013,(9):34
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作为"金融养老"、"以房养老"的方式之一,"我国将试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2014年一季度出台。"以房养老"不是一个新概念。国际上,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有"以房养老"模式,效果还不错;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的个别金融机构,也都曾就此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以房养老"政策是由保监会发起,由金融机构执行操作,向老年人提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新型养老保障补充措施。"以房养老"自政策理念引入即引发社会热议,时至今日政策效果尚不显著,因此,围绕政策推行效果不佳的原因展开诸多讨论。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所提及的原因依照政府、机构与公众三个主体进行梳理,并选取政策过程理论为分析视角,在政策各环节之间、各主体间互动,以及政策的阶段进展方面拓展对"以房养老"政策遇冷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障和服务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具有市场化与社会化前景的新型养老模式,对于缓解我国严峻的社会养老压力,拓宽养老金筹集渠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探讨和分析“以房养老”的实际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对构建我国科学、规范的养老体系,实施多支柱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房养老服务政策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中的重要补充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探索和试点。以房养老是这些年我国人大、政协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它在创新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缓解国家养老压力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以房养老概念、现有政策等,以及根据笔者的认识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房养老服务政策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中的重要补充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探索和试点。以房养老是这些年我国人大、政协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它在创新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缓解国家养老压力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以房养老概念、现有政策等,以及根据笔者的认识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