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城市商业布局正向多商圈、多中心的方向晋级,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快速稳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种新型运作模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此,需要不断加强各类新兴消费业态统计创新与改革,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新兴消费业态统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大型商业设施是北京商业发展的重要一极,围绕北京最新的城市总规的战略定位,大型商业设施不断演进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型商业设施的发展现状的深度调研,重点分析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对大型商业设施发展演进的影响,并研判北京大型商业设施发展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零售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汉市城市零售业设施空间布局与消费、人口、道路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人群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变化,人口密度和道路交通设施在城市中分布的不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大型零售商业设施的空间分布,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业空间的演变。该研究对于理解武汉市商业零售设施布局的内在动力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并能为今后的城市商业零售业合理布局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永超  王士君  李强 《经济地理》2011,(9):1504-1510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商业布局模式创新成为城市空间变化的主要方面之一,并且在城市空间对外扩张和各种新要素的多重影响下,出现新的发展特征,形成基于传统但又有别于以往的商业布局模式。选择小尺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区域购物流模型和GIS热点分析工具为定量研究手段,研究县城商业布局模式。研究认为,县城商业布局存在2种基本模式:以区域购物流强度为表征的交通——职能布局模式,以及由商业网点购物流强度的G统计值得出的圈层布局模式。2种布局模式相互叠加,则圈层布局模式将产生多职能中心与交通轴向的空间变异,形成变异圈层布局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县城的商业空间划分成5个圈层和两个职能中心,并在各个圈层中都体现出商业空间向交通轴线集聚的倾向。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交通区位、消费空间差异性、社会关联作用是影响小尺度区域商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16,(4):8-25
一、调研说明(一)调研背景大型商业设施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状态是反映城市商业发达水平的标志之一。北京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和特大型消费城市,承载了大体量的大型商业设施。2011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受北京市商务委委托,承担了北京市3000平米以上零售商业设施的调查统计工作。2015年,在之前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数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大型零售商业设施的空间扩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型零售商业设施的等级规模结构、功能结构与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入手,运用GIS核密度分析、圈层分析、最临近点指数等技术方法,分析杭州市主城区大型零售商业设施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空间发展特征,认为杭州市大型零售商业设施近年来不断增多的同时,规模趋向大型化,功能趋向综合化,空间结构由单中心趋向多中心化,空间分布由城市中心趋向于城市外围,城市边缘区的大型零售商业设施开始增多,其向外扩张趋势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交通设施建设的较大影响,其空间发展对杭州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转变及城市整体空间的扩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型商业综合体一般包括大型百货商店、大型超市、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写字楼、商业步行街铺等元素.其中从商业营销的角度讲,大型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等叫作主力店,中型的店铺叫作次主力店,它们都是对商业人流有巨大吸引力的设施,它们在地块中的相对位置布局将对整个项目的人员总量和商业人流起到很大影响,对整个综合体的营运活力与最终成败起到重要作用.强调以对商业人流与潜在商业人流的分析、组织、导向来进行总图和功能布置,并以城市广场作为节点的方法来进行设计,是我们设计商业综合体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拥堵、提高交通通达度和便利度、促进经济发展和工商业繁荣、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对绍兴商业格局的影响,预测了在轨道交通的影响下,绍兴的商业格局将深刻演变,经历"点缀式—线联式—面融式"三个阶段,并基于此提出了优化商业布局,提高商业能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郁广健 《经济师》2005,(3):250-250,252
陕西省西安市在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 ,城市商业布局和商业业态的竞争结构对提升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西安大型商业企业运行结构的市场研究 ,就西安商业企业的模式构成和营销特质进行深度的营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商业网点布局是指商业企业在地域空间的分布和关系,即商业行业的空间结构.商业空间结构宏观上是指商业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各种商业业态在一定空间地域上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商业各业态和业种在地域的分异布局,微观上也指商业内部购物环境和商品的布置等.要发挥商业网点的社会效应和整体功能,保证商业网点的正常运行,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不仅要求商业网点的存在,而且要求有合理的、优化的、科学的商业网点布局.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旨在明晰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确立城市商业网点的数量与规模、业态结构和空间分布,促进城市商业的有序发展和对外扩张,满足本地周边居民外来游客甚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太原城市规模的发展,作为城市发展主要动力之一的商业,其商业经营、行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加快太原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的步伐,对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化流通格局和实现太原商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积累的资料和借鉴其他城市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本文将主要对太原市商业网点布局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的办法给予试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成长能力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城市成长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成长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成长能力的评价模型,计算出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成长能力指数,并以16个城市成长能力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反"K"型发展模式和网络型发展态势,以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新区开发具有多种开发模式,如大型公共设施开发模式、"TOD"开发模式、城市公共绿地开发模式、住区带动型开发模式等,每种模式各有优劣.本文以仪征市城区东部区域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探讨在新区开发中综合多种开发模式,以拓展空间、放大功能、彰显特色、强化关联、协调发展为着眼点,强化规划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同时提出开发时序,以达到多种开发模式共同协作,构建功能复合的特色城市新区.  相似文献   

13.
古城镇旅游在旅游资源市场开发中占了很大比重。商业业态布局在古城镇旅游发展中举足轻重。旅游古城镇商业业态发展序列概括为:初期一前期一中期一成熟期,其对应商业业态表象为:居民自发式一旅游行业式一调整提升一去商业化。通过对古城镇商业业态布局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古城镇旅游市场需求,结合古镇文化特色和区域旅游产业配套,对商业业态进行主题业态、辅助业态、配套业态的合理化布局,为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献文 《城市建设》2010,(3):36-36,38
居住区和郊区城镇商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及其商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城中建设的商业分布与环境保护是两个互相关联的综合发展命题,如何协调成为规划布局过程中需要科学处理。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是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轨道交通在我国大型城市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对当前世界上地铁站点的各种垂直空间利用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以市域中心站点垂直空间的利用模式为重点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研究认为,在我国大中型城市,通过地铁站点与城市物业的一体化建设,对地铁站点垂直空间进行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可以给各方经济主体带来收益。同时通过将各种设施的功能综合协调,可以实现城市有限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地铁站点垂直空间综合开发具有紧迫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叶强  谭怡恬  谭立力 《经济地理》2011,31(3):426-431
商业空间是城市中最为活跃,对城市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要素之一。以商业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了大型购物中心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指出大型购物中心是商业空间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业态结构、空间区位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是城市商业空间规模与等级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和郊区域镇商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及其商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城中建设的商业分布与环境保护是两个互相关联的综合发展命题,如何协调成为规划布局过程中需要科学处理.  相似文献   

18.
韩国政府推进式综合商社模式及其启示高麒鹂世界各国发展综合商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然发展式,以日本为代表;一种是政府推进式,以韩国为代表,包括美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西和中国台湾。政府推动组建的综合商社,一方面模仿自然发展形成的综合商...  相似文献   

19.
探究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商业辐射及其对住宅的增值效应,既是城市商业设施规划布局的现实需要,也是协调城市商业与居住功能的理论需求。基于多重吸引力的哈夫模型刻画了杭州商圈空间分异与服务等级,并基于高德地图路径规划构建城市商圈对住宅增值效应的GWR模型,揭示其增值强度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杭州城区中心综合体商圈交错分布,外围商圈规模较大。城区中心由黄龙体育中心、杭州大厦和湖滨银泰三大商圈构成,城市西部、北部商圈竞争激烈,格局分布散乱,而城东、滨江、城西南片区因大型商业综合体鲜有布局,商圈规模较大。(2)从服务等级来看,杭州商业综合体商圈的数量结构呈金字塔形,都市级向社区级数量逐渐增多。老城区都市级商圈商业规模有限且服务压力较大,而万达广场、丁兰广场等社区级商圈的商业综合体体量庞大但尚未构成服务体系,体现了杭州商圈商业规模与服务人口不匹配的现状。(3)杭州商业综合体对住宅增值梯度为每减少1分钟时耗增加191元/m2,增值梯度呈现城西南向东北递增趋势,最大为下沙高教园区、九堡镇,最小为城西南角。  相似文献   

20.
城镇空间布局是城镇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依据,它关系到城镇发展的综合效果、中心城市与周围腹地联系的便捷程度、交通组织和城镇的舍理分布等一系梦4重大问题。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城镇空间布局为研究对象,提出哈大齐工业走廊城镇空间布局的构想,即圈层结构式布局、点一轴式布局、卫星式布局。哈大齐工业走廊将逐步形成一个层次合理、布局科学的城镇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