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落脚点大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打造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三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脉络,接着从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建设经验,最后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得出相应的对策启示,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决策参考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我在有关会议上发表了很多观点,包括如何从五个方面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等.今天,我主要谈谈如何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创新枢纽.加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枢纽,可以为实现我国科技高水平的自强自立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重大战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  相似文献   

4.
5.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引擎,有优势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领头雁"。资本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认为股权投资(VC/PE)能通过筛选培育、风险分散、融资支持、要素集成、制度供给、资源重组六方面制度功能支持创新发展。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股权投资市场优势,让股权投资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创新高地建设,要宽化资本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强化技术攻关,发展非对称性"杀手锏"技术,培育优质项目源;深化人才激励,推进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科学家的深度合作;优化投资环境,让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活化退出通道,畅通"募投管退"的投资闭环。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究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意义,并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对策,为地区科技成果交流与转化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来测度粤港澳大湾区在2014—2016年之间科技金融配资效率,得出粤港澳整个大湾区在科技溶剂资源配置的效率非常高,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区域差异的结论,并针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是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战略。在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加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意义深远。基于对政策文件的集中梳理及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内涵、特征的理解,总结凝练山东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系统阐述山东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意义,最后从省域和市域两个层面提出加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财政资金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疫情时代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非常关键,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大湾区典型战略新兴企业财政资金补贴和经济效益情况,为后疫情时代政府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湾区建设发展需要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深圳作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引擎需要在发挥优势的同时,考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加大基础研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给予分析研判,从长期发展角度指出当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性改革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深圳城市创新能级给出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风田 《发展》2012,(12):25-27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系统出台了许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作为国家重点规划之一,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大湾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选取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内的"9+2"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以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为切入点,运用熵权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10—2017年间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各市耦合协调程度随时间推移而缓慢上升,2017年均已进入初步协调阶段;但各市间仍存在差异,核心城市明显优于其他城市。最后,提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正> 我国已经把加强自主科技创新定位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在科技发展战略思路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将把我国的科技以及经济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力推动自主科技创新,已经得到了企业家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那么,如何定位自主科技创新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把握自主科技创新企业生存的命脉,值得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创新的理念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政策和战略的规划,聚集众多科技和金融产业,本文以腾讯科技公司为切入点,探讨粤港澳凭借其独特区位,整合三地的资源,发挥优势互补,建立一个全新治理机制的可行性。同时将目前湾区拥有的条件和国外湾区做比较,以论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科技金融中心的潜力,探究政府和企业面临的协调性机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从东莞市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到广东省唯一一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余载砥砺奋进,风雨兼程,东莞理工学院不断谱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展开,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分析了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方位和优劣势,提出要优先打造广州与深圳双核战略合作,实现深度一体化,以省内双核一体推动广深澳共融,推动广深澳港四核协同驱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毛艳华 《南方经济》2018,37(12):129-139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但粤港澳区域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的跨境合作,这与国际典型湾区和国内主要城市群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此,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笔者在对现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障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异质性制度下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实现要素跨境顺畅流通、区内营商规则对接、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作为一种成功的异质性跨境合作模式,欧盟基于要素便利流动、市场体制接轨、多层治理合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湾区市场体制对接,消除要素跨境流通障碍,强化湾区跨境政策协调,形成湾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