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反思“苏联模式”、借鉴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和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升华的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富有成效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中国模式”的形成和升华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重大领域的突破,“中国模式”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国模式”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义利观”的起点基本相同:即都是“重义轻利”、“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在演进过程中,西方发生了文艺复兴,使“整体主义”转变为“个体主义”、使“重义轻利”转变为“重利”和斯密的“义利统一”。在中国,由于一直没有发生过像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整体主义”一直延续至今,官本论一直压抑着人性论,“重义轻利”一直是主流意识,直到新时期邓小平的“义利观”才打破了这种约束,出现了“义利皆重”的统一观点,使义利关系在动态上达到了统一;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整体主义”也向“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转化。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程度出发,将服务业划分为可标准化和不可标准化服务业两个部门,讨论两个部门冰山成本的差异,进而建立理论模型,采用1978-2014年29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服务业分行业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服务业结构对我国城市的出现的“虹吸”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兰州和乌鲁木齐出现了显著的“虹吸”现象。同时不可标准化服务业带来的“虹吸效应”要大于可标准化服务业带来的“虹吸效应”。城市规划要注意“虹吸”现象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通过调整不可标准化服务业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城市“虹吸”现象。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化与变迁,其间又有怎样的学术脉络可循,都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基于以往近30年的中外文献,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为起点,由“点”引“线”,由“线”带“面”构建了包含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前因”与“后果”的逻辑框架,以期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化脉络,并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身份权变动、权利转换及目的论等视角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进行学理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正当性,存在诸多法理障碍,也存在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势必影响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可能性。一言以蔽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带动了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在“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影响中国对外非金融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体量因素主要有三个:人均GDP、外汇储备余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以2009-2014年的中国经济季度数据为基础,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被解释变量,而将人均GDP、外汇储备(FER)、对外贸易依存度(DFT)作为解释变量,对它们进行相应地回归分析。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人均GDP和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影响显著,而受外汇储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中国要实现“走出去”扩张战略,应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以增加中国经济总量;应保持对外贸易出口优势,以进一步提升外贸开放程度,应向境外适度扩散外汇储备,以提升外汇储备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资源诅咒”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竞争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资源富集地区应以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立足于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制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决策。作为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贵州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工业化基础较好而资源相对不足的湖南、重庆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资源异质性和要素互补性,贵州与湖南、重庆应着力提高政府间合作的水平,以产业关联为纽带,以企业合作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合作,致力于推动“湘渝黔经济合作区”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声誉机制能够产生“优胜劣汰”的压力,是对评级机构行为的重要约束。中国舍本逐末的评级制度安排和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不仅阻碍了声誉机制的形成,还为评级机构出具过高评级提供了空间。根据该情况构建的评级合谋市场均衡模型,证明了我国评级市场竞争增加会导致评级质量的下降。利用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进入城投企业债评级市场作为自然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分析表明,“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机制在我国评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为此,我国在长期内应当对评级行业的制度安排进行重新设计,建立以声誉机制为主导的市场环境;短期内则需要加强监管,同时控制评级市场的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将会持续扩大,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根据2003-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43个国家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矫正误差(PCSE)方法估计,重点研究东道国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新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比较两条路线上的异同。研究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与我国OFDI显著正相关;中国对“一带一路”的OFDI一般集中于政治风险高、文化距离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原因在于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与东道国良好的双边关系降低了投资风险;地理距离对中国投资有负影响,中国对东道国出口对OFDI有促进作用。此外,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对OFDI的影响在“一带一路”两条路线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拓展社会经济主体的广泛兴趣和经济理论的研究范畴,这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对中国经济思想研究者提出的要求。出席“第二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的学者对此作出了努力,提出的第三配置理论、经济思想研究的应用价值、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管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等新的思想,创新了经济理论的研究,拓展了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我国继续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并将其充实完善,指出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补偿性扩张的财政政策,必须有稳健的货币政策做为后盾,而且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能减税,应该做到增支增税.  相似文献   

12.
虽然实施6年来的成效显著,然而面对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巨额债务和欠帐的困局,积极财政政策隐身退后似是顺理成章;但实际还取决于包括政府替代性需求启动机制以及"储蓄--投资"机制建设在内的很多条件的成熟.财政政策由一心瞄准扩张,全力追求扩张,转而适当减少扩张,逐步逼进财政收支平衡的"中性",是一个破冰而出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趋同和协调并没有改变现行的欧元区财政体制分散的实质。分散的财政权与统一的货币权不是最佳制度安排,两种体制之间存在着组合结构上的不对称性。事实上,欧元区非对称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因此,进一步完善现行体制已成为欧盟财政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福建省为发展农业做出了许多努力,但仍然存在“三农”问题。就财政支农政策而言,存在着支农资金有限、效益不高,以及重投入、轻管理等问题。针对目前福建省“三农”问题及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需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以及加强支农资金管理等途径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都是因为币值不稳定造成的,而最终的解决方法均是财富的创造.根据我国货币发行量M2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计算出我国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滞后期,并由此说明只有在滞后期内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举办大型公共工程以吸收多发行的货币,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统筹区域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是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财政政策是政府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通过对导致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财政因素分析,借签国外统筹区域发展财税政策的经验,提出了统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的财政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些影响。针对这些影响作出初步的判断和预测,提出科学的财政政策方向选择,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失业进行分解,利用菲利普斯曲线间接地估算自然失业率,研究表明中国实际失业率的变动趋势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回归模型对财政政策变量与就业变量进行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增长的确引致了政府投资的增加,但政府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率并不是很高即政府投资存在逆就业倾向;虽然中国政府投资支出与就业量增长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但政府支出拉动就业的成本要远高于民间投资拉动就业的成本。因此,必须同时着眼于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此两种不同成因的失业,一方面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另一方面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以降低经济活动成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治理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财税政策下的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以政府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技术进步水平等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因素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并检验了我国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阀值转换条件下,我国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即财政收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阀值转换特征;在参数异质性假设条件下,实证结果揭示出财税政策在影响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上具有非均衡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管理的现状及其政府财政投入管理体制,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描述了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新变化,从划分各级政府财政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投入范围,改革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增加社区公共服务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增加财政投入,健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农民公共服务需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