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黎元奎 《经济论坛》1994,(11):10-1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股市持续低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原因何在?人们纷纷探讨,见仁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需求不足”论,认为供给大规模扩容的同时,需求并未相应扩容,主张以需求扩容为基本对策;二是“股市机制”论,认为股市低迷的根源在于股市机制不成熟,主张把重点放在股市机制的完善上;三是“人气散淡”论,认为人气散淡是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主张重聚人气;四是“宏观政策”论,认为宏观股市政策不明朗,主张尽快明朗股市政策。这些观点,无疑具有启发意义,但由于角度不同,缺乏全面深入分析,结论未免偏颇,对策难免片面。仅就后一  相似文献   

2.
经济调整对股市的影响荣鸿琪前段有人说,我国经济过热集中表现在市场过热,而市场过热中又尤以股市为甚,认为强化宏观调控后,股市低迷甚至出现恐慌性抛售是必然的。我却不以为然。-、宏观调控会促进股市作用的发挥。股市不仅是一条很有效的投资渠道,而且其本身就是一...  相似文献   

3.
汇金增持四大,如此救市利好却对中国股市作用有限。影响股市走势无非四个因素:国际经济局势、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上市公司个体质量,以及政府相关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4.
股市的持续低迷又一如既往地引来了一片救市的呼声,但作者的研究认为,在利好消息密集的情况下,中国股市之所以保持低迷困局,既非源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也非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而是源于政府对股市高度集权的过度规制所致。这不仅会弱化券商和交易所的自我规制功能,造成政府角色的错位与越位以及政府利好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更会导致寻租现象盛行,从而大大侵蚀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实现政府的适度退出,重塑投资者信心,是化解当前中国股市困局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5.
用投资基金改造中国股市投资主体的探讨赵弘,张双潮,徐笑峰几年来,中国股市起伏跌荡,要么持续暴涨,要么一路狂跌,表现出明显的不成熟性。特别是1993年后半年到1994年持续一年多的股市低迷,更使人们极为困惑。虽然自7月份国家颁布了几项"救市"政策之后,...  相似文献   

6.
陈华 《经济世界》2003,(4):44-47
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日本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向日本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将中斩 通货紧缩输出到日本,导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投资乏力,股市暴跌物价连贯走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所以,日本有人认为,人民币低估了,应该升值,从而治理好中国通货紧缩,日本通货紧缩也就自然消亡了。人民币真的该升值吗?中国到底该执行怎样的汇率政策?中国该对全球通缩负责吗?日本自己得病,硬要别人吃药,这样真能治好他自己的病吗?  相似文献   

7.
对于本轮宏观经济波动,有许多经验教训需要我们总结。1.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收支失衡所引发的人民币外汇占款过大与外汇储备过大。经验教训之一是国际收支必须保持平衡。2.在本轮的宏观经济波动中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实行了实缩性货币政策,一些企业融资困难而导致了资金链断裂。主要原因是企业资本金比例太低,过度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或民间信贷资金。经验教训之二是企业资本金与债务资金必须保持应有的比例。3.为什么股市暴跌和人们要求救市?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上市公司从来就不注重对股民分配应有的投资回报,股民的投资回报只能靠股份的上涨而获得,从而造成了投机性太强的市场格局。经验教训之三是中国股市的出路,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改革,上市公司应该将对股民的分红,作为硬性承诺。当人们关注上市公司分红和业绩的时候,中国股市才能走向投资性股市。政策性救市只能是越救越增加股市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8.
利率是一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变化。近期我国央行公布下调存贷款利率,与此同时我国股市对此反响强烈,沪深A股均出现了较大涨幅。针对当前情况,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分析角度分析央行降息对股市的影响,认为央行采取以利率为手段的中介指标来干预股市效果不大。在政策层面上,应该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协调发展,提升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9.
梁荷 《经济师》2014,(8):102-104
近年来中国股市的持续低迷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股市新增资金缺乏,影响到了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文章在对中国股市目前的资金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股市新增资金缺乏的原因,并提出应从股利分红政策、改善资本市场现有资本金结构、股市制度建设、会计信息披露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方面进行改变,来增强股市的最终回报率,吸引投资者资金的进入,从而激发市场活力,改善股市低迷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一、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近年来,泡沫经济已取代经济衰退成为人们的梦魇,有人说中国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大泡沫,也有人说中国股市中存在着大泡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深交所副经理王健也认为,中国股票市场6万亿的市值存在着许多泡沫,许多股票缺乏长期投资价值,大大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风险。那么,究竟什么是泡沫经济?通常人们把泡沫经济作为虚假繁荣的同义词,把一个经济实体在一段时间内迅速繁荣,然后又急剧下降的兴衰变化,看作是泡沫的表现,泡沫越大,迸裂得越快。就像一个肥皂泡一样,看起来五颜六色,可是中间没有什么内涵;一旦…  相似文献   

11.
于洋 《商周刊》2013,(8):61-63
买,还是不买?卖,还是不卖?“新国五条”细则的出台,让2013年中国房地产产场的的景再一次扑朔迷离,楼市会不会降温?房价会不会回落?一方而是限购、信贷收紧、征收20%交易税、房产税试点等政策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通胀压力加大、股市低迷的现实经济环境,在允斥着各种各样变数的房地产市场,是买还足观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总体来说没有投资价值,而政府出于多种原因考虑又要抑制股市下跌和过度上涨,使中国股市带有政策市特征。但是,股票市场本质上是内生性的,股票市场运行遵循着固有的自然规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股市资金供给和实体经济来影响股票市场。我们建议,货币政策在战略上应考虑实体经济,只是在策略上需考虑其对股票市场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除了经济环境和资产泡沫破裂并持续这一原因外,北京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认为,股市下跌是因为市场的变革使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陈宇表示,我国股市自2005年开始股改到后来推出创业板,市场从原来一个相对封闭、供求关系扭曲、非市场化的市场迅速转变成了一个相对开放、市场化和自由化,这就改变了资本市场上股票与资金的供求关系,却意外造成了雪上加霜的情景.因为在经济结构转型,国外金融危机影响、银根又收紧下,股票供给再突然之间爆发性增长,直接导致了股市不可逆的、持续不断的下跌态势.  相似文献   

14.
樊大或 《经济月刊》2012,(5):105-105
4月12151,传出深圳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其中包括年内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等与新三板相关的内容。通常在资金方面,三板等场外市场对场内市场有冲击作用,然而受政策传闻刺激,当日沪深两地股市却放量大涨。场外市场扩容在即,对A股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5.
走向注册制     
《商周刊》2013,(25):24-25
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得到了外界较高评价,被认为首次“触到了灵魂”,而不再是技术改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会加速中周股市大牛市的到来吗?中国股市有信心的前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资小市场却连续多年令球倒数.这一悖论和怿阁的形成,背后是制度设计层面出了问题。长期以来,资本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重大政策透明度不高,扩容无休止.“大跃进”式地摊大饼,扩容速度强度与市场承载能力相背离,而特殊阶层和组织利益替加,无休止地把股市当作提款机。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商周刊》2014,(18):15
在房价"下行"的形势中,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松绑原先的限购政策,进行"救市"。放开限购看上去可以免于指责。毕竟,限购本身就是政府对市场的不正当干预,对人们的"市场权利"的限制。但问题不在这里,而是政府的"救市"情结。为什么总是想着要"救市"?不是说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吗?而这种"救市",把房地产利益链最后的一点秘密都抖了出来:原来,最怕房价下跌的,除了开发商、房地产的寄  相似文献   

17.
张纯威 《经济师》2000,(3):95-96
一、我国股市繁荣的宏观经济效应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股票市场有涨有落 ,有繁荣也有低迷 ,这一切都是自发的 ,是市场内外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和上市公司业绩水平 ,政府干预较少 ,也不发挥主要作用。其涨落的经济效应比较明确 ,并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在股市规模较小且靠政府自觉培育的我国 ,情况则有所不同 ,股市涨落的决定性因素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干预措施 ,政府往往把股市当作一种经济调控机制加以运用 ,希望通过促使股指涨落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 ,但是 ,在快速成长的股市中 ,股指涨落的经…  相似文献   

18.
"与其说中国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如说是资金流动性的水位计.如果股市有好的表现,就需要央行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本刊记者说. 早在2011年底,鲁政委就预测,2012年的股市是筑底慢回的小行情.股市没有起色就是因为货币政策一直没有放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市场人士都在喊股市有行情,估值已经足够低,但是股民却发现股市是越买越跌."此外,鲁政委表示,我们中国的金融市场的比价关系是错的,并没有把有价值的企业放到股市上来,而是把缺钱的、有困难的放到股市上.所以我国的股市很难提价值投资.  相似文献   

19.
林畅 《经济世界》2003,(2):89-89
股市是什么?有人说是天堂,有人说是地狱。面对着电脑屏幕上股票涨涨跌跌的曲线,有人痴、有人狂、有人笑、有人叫。股市到底是什么?股市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金钱战争,一场残酷激烈的心理战争。记得初涉股海,自持满腹经纶,什么市赢率,投资组合理论,弱势市场有效等等投资理论,均能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可却连连被套,屡屡踏空。于是乎,又买来一大堆书本和报刊杂志,潜心苦读;电台、电视台各时段的股评节目,日日必听,天天必看;专家、高手的讲座更是风雨无阻,但实际效果却令人沮丧。于是,在股海中沉沉浮浮了几年,心有感悟:人在股…  相似文献   

20.
黄明 《经济管理》2005,(13):28-30
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基金对证券市场逆向操作,熨平非理性的市场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由于国内股票市场长期低迷,特别是近来不断创出五六年来历史新低,不少理论界和证券市场业内人提出建立股市平准基金以平抑股市非正常波动的政策建议。我认为,对于目前我国股市平准基金的建立,有必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