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徽省决定进一步开发长江经济带[本刊讯]据悉,最近安徽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1996~2010年)》,决定进一步开发长江经济带。安徽省长江经济带(简称皖江地区)范围包括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4市和池州、巢湖两个...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经济》2010,(11):F0002-F000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芜湖定位为“双核”城市之一和沿江发展轴的中心城市,芜湖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表明芜湖在皖江崛起中肩负了光荣使命.担负着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3.
《规划》将芜湖定位为“双核”城市之一和沿江发展轴的中心城市,芜湖发展面临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表明芜湖在皖江崛起中肩负了光荣使命,担负着重大责任。我们先行先试,创新体制,加快承接,努力实现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陆源  邹翔 《科技和产业》2013,13(7):21-25
选取能够反映R&D能力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皖江经济区9个城市R&D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肥、芜湖这两个城市要明显优于其它七个城市,皖江经济区各城市R&D能力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针对上述状况,提出提高皖江经济区R&D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作为皖江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的重大机遇、强大引擎,给铜陵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工贸港口城市,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港口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能力,应是铜陵加快建设承接转移示范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李龙  张莹 《乡镇经济》2011,(5):67-72
商务成本既是皖江城市带成功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进行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和对外宣传皖江城市带投资环境的一个关键指标。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构建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商务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马鞍山、铜陵、合肥三市商务成本综合得分位列前三;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的要素成本、营业成本相对较高;巢湖、池州、滁州三市制度成本得分较高;而巢湖、六安和安庆其他成本则较高;表明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商务成本整体结构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7.
江南古城当涂县位于皖江东岸,坐落在江南文化名城马鞍山和米市芜湖之间,是皖东要地。境域东临石臼湖,以湖心的中流河中心线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交界;西濒皖江,与和县隔江相望;南与芜湖市、宣州市接壤;北与马鞍山市及六朝古都南京毗邻。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人口64.5万。  相似文献   

8.
长江地表水是芜湖市重要的水源。近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用水量日益上升,导致了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严重影响了长江芜湖段的地表水水质。为了保护长江水资源,该研究采集长江芜湖段的水体,通过实地调查和水质监测,运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分析水体的污染现状,并得出具体的环境指标因子。根据这些指标因子对该区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其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但存在局部污染。针对局部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背景 长江流入安徽境内的部分,人们习惯称之为皖江。自1990年7月安徽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战略决策以来,到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际,安徽首个进入“国字到“泛长三角”的提出,为安徽的“奋力崛起”、皖汀两岸快速发展带来空前的难得机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是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正在成为泛长三角区域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活力新星和中部崛起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报告》2006,(246):1-16
我国长江三峡建设已基本接近完成,为深入治理和科学开发利用洞庭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宜改变治理洞庭湖的思路和支持发展方式,规范建立科学防洪和利用洪水资源化的新样板,把洞庭湖列为国家生态湖重点进行治理,并全面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和现代化建设。本文对洞庭湖流域提出水资源保护,防止水质污染,建立和完善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政策措施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7.58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4.4%和45.4%。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战略规划,对崛起进程中的安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皖江城市带应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引入先进生产要素,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安徽工业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皖江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本文从区域经济角度剖析宿松作为皖江之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从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关于宿松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试验区)包括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是全省重要的经济社会区域,其中合肥是省会城市,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蚌埠是沿淮城市群的龙头。2008年试验区总人口1076万人、生产总值2900.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和32.7%;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家电、汽车及原材料生产基地,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汽车产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七成;  相似文献   

14.
长江地表水是芜湖市重要的水源。近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用水量日益上升,导致了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严重影响了长江芜湖段的地表水水质。为了保护长江水资源,该研究采集长江芜湖段的水体,通过实地调查和水质监测,运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分析水体的污染现状,并得出具体的环境指标因子。根据这些指标因子对该区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其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但存在局部污染。针对局部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昌辉  邓小舟 《科技和产业》2014,14(10):132-135
论文以2000-2012年皖江城市带每年的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的创新产出,运用Theil指数,对每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差异。研究表明,以芜湖为核心的南部区域的创新能力稍弱于以合肥为核心的北部区域,这表现为2000-2012年间南部区域专利申请数的Theil指数均为负,而北部区域为正。但两个区域的Theil指数均向0靠近,而南部区域从负数逐渐变成0,这表明南部区域的创新能力发展更快。总体而言皖江城市带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报告》2006,(245):1-16
洞庭湖区吞吐长江、接纳四水,是调蓄长江洪水的重要湖泊,经过50年来的持续治理,特别是一、二期治理,洞庭湖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长江水系防洪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湖区水系复杂,泥沙淤积严重,湖面萎缩,蓄洪能力降低,灾害频繁,开发利用效率极低,严重影响了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平 《产权导刊》2023,(4):54-56
<正>2022年5月7日,芜湖太赫兹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与芜湖启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合并重组项目(以下简称“合并重组项目”)在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顺利成交,交易额达14.3亿元。本项目是芜湖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以汽车电子、5G通讯、工业级功率器件等下游应用领域为支撑,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细分领域中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相似文献   

18.
从报纸电台到电视的荧屏中,一幕一幕抗洪救灾的情景,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滔滔洪水面前谁是英雄?是戴着红五星的人民子弟兵。从将军到士兵,冲锋陷阵,忘我牺牲,大家一个共同的心声———严防死守、我在堤在!坚决执行江主席的命令。长江、嫩江、松花江,洪水暴涨...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于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淮河入海通道也于6月28日正式开通,这两项作为今年我国水利企业的标志性工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防洪。而时下的长江和淮河流域,随着雨带的形成和推进。长江和淮河流域的抗洪抢险较之往年,似乎并没有让人省心。尤其是淮河流域。正值主汛,从抗洪一线频频传来的灾情警报,让所有关心该地区的人士一点也不比往年轻松;还有长江区域性的洪水不时袭击长沙、九江、南京等沿江城市。汛情面前人们不敢有半点疏忽。这些使人日益吃紧的防洪消息,不由得让人问一句:三峡已经蓄水,难道还发洪灾?淮河水可入海,涝灾还会继续?中国水利科学院及清华大学的专家在接受本刊记采访时,对类似疑问这样回答:三峡目前的防洪能力十分有限;淮河的水患尚不能根除;百姓在防洪抢险中责任重于泰山,地方官员在灾情申报时要据实负责。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长江中游没有水灾的记载。那时,长江之北,有云梦泽,方圆九百里,长江之南,有洞庭湖,面积略小。由于有这两个水域辽阔的大湖进行分洪调节,故在唐代以前,长江上游虽有洪水,湖南、湖北虽有湘、资、沅、澧、汉水、沮漳诸水流域的暴雨,但是很少形成水灾。从唐代开始,水灾逐渐增多。自五代以来,人们便在长江中游的荆江段两岸筑堤,来抵御洪水,避免水灾。可是,随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