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旅客的问卷调查,旅客对铁路列车最关注的是“准时、快速”,但由于铁路旅客列车的运行距离长、作业中涉及部门人员多和施工、设备故障、气候等影响,极易造成列车晚点,因此,应在提高重视程度、加强考核、认真统计、优化施工组织、提高调度水平、改善设备环境等等方面加大作力度,以提高客车正点率。  相似文献   

2.
在设备较差情况下,行车组织对列车晚点影响最大。随着设备改善,列车对数增大,工电施工影响将占主要地位。此时,应尽可能在行车量小的夜间安排施工,缩短施工时间,需在白天施工时,应将施工计划列入“天窗”。对乘务员赶点要有奖励。  相似文献   

3.
列车平均总重受区段图定牵引定数、编组计划、空车走行率、欠重列车、不良天气和乘务员操纵水平等因素影响,通过分析各项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列车平均总重的措施:合理调整区段机型,提高区段图定牵引定数;充分发挥辅助编组站的作用,组织直达列车进行补轴作业;合理调整管内空车配装,减少空车走行公里;多组织开行超重列车,减少欠重列车的开行;对原有机车适当技术改造,提高不良天气下的列车牵引质量.  相似文献   

4.
影响高速列车正点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分析晚点列车分类和晚点传播特点的基础上,从控制直接影响列车正点率影响因素和控制晚点传播范围入手,针对各项影响因素,提出提高高速列车正点率的各项措施,以及调度部门对晚点列车的调整策略和调整方法,以有效降低列车晚点的发生、控制晚点列车的影响范围,提高高速列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列车是为旅客提供的高质量运输产品,具有运行速度高、密度大等特点。然而随机出现的运行干扰会导致列车晚点,由于列车之间存在关联及安全间隔约束,晚点还会进一步扩大,扰乱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秩序,导致乘车旅客到达晚点,降低运输服务质量。在运行图中设置冗余时间,增加运行图弹性,是吸收列车晚点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网络模型,推算考虑冗余时间的列车晚点概率密度函数,以旅客到达晚点总时间期望值最小为目标,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布局优化模型,设计贪心算法,以京沪高速铁路北京南—济南西区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求解得出的冗余时间布局能够较好降低旅客到达晚点总时间期望,对保障运输组织秩序,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州铁路局在当前动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挖潜提效,通过制定分界口畅通协议,扩大分界口接车能力;加强运输组织,减少运用车;抓住卸车关键,向卸车要空车;充分挖掘路网能力,组织列车分流;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重量;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施工,运输两不误等措施。在2001年,全局运输生产经营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实现利润10.15亿元,位于全路之首。  相似文献   

7.
列车晚点预测是对列车运行干扰和晚点传播等影响程度的预估,可以辅助调度人员决策,优化旅客出行链,提高运输质量和安全性。分析列车晚点时间传播规律,构建列车晚点时间被动关系网,表示列车到达、出发时刻的制约关系。以武广高速铁路列车为例,分析列车晚点时间分布规律,以此作为晚点预测的基础数据。基于广义回归模型公式,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Poisson回归模型分别预测相邻、相间列车晚点时间。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比较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相邻晚点时间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与真实值大小、范围和变化趋势吻合度较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列车在恶劣天气影响下导致区段临时限速情景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文中选择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数2个指标,分别转化为列车延误满意度和正点率满意度,建立线性满意度、梯形满意度和传统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通过改变列车到发时刻、运行径路、次序等实现高效、准点的列车运行调整。最后设计一个限速场景,运用软件求解,通过改变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数的权重,得到模型的帕累托解,结果表明满意度模型的帕累托解优于线性加权模型。此外,算例验证了梯形满意度线性加权模型从计算时间上优于传统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提出的满意优化模型可以辅助调度员在发布限速命令后尽快获得满意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铁路作为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正点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技术设备、运输组织方面分析旅客列车晚点的主要原因,根据目前的技术设备及运输组织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旅客列车正点率的措施,即增加设备投入、加强行车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加强站车客运组织力度、加强调度调整的科学性、严格施工管理和组织等。  相似文献   

10.
在既有线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能力变化相对较小的条件下,通过铁路营业线施工组织优化,减少施工维修对行车的影响,可以为进一步提升列车旅行速度创造空间。通过分析铁路营业线施工与列车旅行速度水平的关系,探讨营业线施工及施工组织对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提出铁路营业线施工组织优化对策,即建立施工协调沟通机制、提升天窗计划兑现率、推进工电供融合、规范和减少临时要点、加强运输组织调整、完善分析考核机制,以不断提高铁路列车旅行速度,促进铁路运输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