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唐卡 《中国工商》2004,(1):23-23
从1979年长虹与松下合作引进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开始.到2003年TCL合并汤姆逊彩电业务,中国彩电企业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1990年.中国尚有200多家彩电生产商,到了2003年,全球彩电生产企业只剩下了30多家。中国的长虹,TCL、海信。康佳,创维等一批企业已经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的服装、鞋帽、玩具、五金,到创新的家电、电脑、手机、软件,打着“中国制造”的各类产品漂洋过海,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权威统计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锭、化纤、摩托车、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电脑、手机生产国。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名列全球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蔡亮 《大经贸》2007,(5):29-31
继DVD、彩电等一系列打着“中国制造”烙印的产品之后,有着同样烙印的MP3又将成为欧美专利大棒的重点照顾对象。  相似文献   

4.
一家“才来的”美国彩电企业对中国市场雄心勃勃名字很难念的美国同行当中国彩电企业热热闹闹地推出各种“高清电视”概念之时,Syntax-Brillian,一家拥有很难念的名字的美国彩电制造企业,已经悄悄地摸进了我们的后院。尽管很多人到目  相似文献   

5.
《四川物价》2008,(9):18-19
阅读:《南方周末》报道说,凭借价格利器,中国制造在十几年间席卷世界.尤其最近五六年,“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无可置疑、无法撼动——目前,全世界70%的鞋和玩具.50%以上的PC、手机、彩电、空调,40%的纺织品都在中国生产。但是,去年以来,价格这个战无不胜的中国利刃开始变钝.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变贵、原材料涨价,多项因素叠加.像服装玩具制鞋这些典型的“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了30%左右。屋漏偏逢连夜雨,全球性衰退在告别世界经济20多年后又卷土重来,难免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制造”阴云密布。面对三四倍于自身利润率的成本上升,企业将如何应对?毫无疑问,十几年来一直顺风顺水的中国制造正面临一场大考,虽然我们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但企业需要时间答卷。  相似文献   

6.
刘雄孝 《商界领袖》2004,(3):115-117
厂家“讨好”商家成大潮 当今的中国家电领域,特别是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的制造与销售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和同质化竞争阶段。加强市场反应速度、缩短与用户距离、加快物流、资金流的运转,已经成为家电企业决胜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些,需要家电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联手形成联系更紧密的良性供应链条。  相似文献   

7.
鞍钢宪法     
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中国制造”的崛起。然而,眼下的“中国制造”正陷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成为全球无数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却一直徘徊在价值链底层,始终难以撕下廉价与低质的标签。  相似文献   

8.
车云帆 《经贸世界》2000,(11):56-56
近年来,我国家电制造业发展迅速,许多国产家用电器,如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已达到甚至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各家电器制造企业为了进一步满足消费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纷纷推出冠以新概念的家电。如“环保”彩电.“数字”彩电、“健康”冰箱等.以满足消费追求新颖、舒适.安全、健康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相似文献   

9.
“非中国制造”这个商标申请虽然让我们汗颜,甚至是恼怒,但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是谁毁了“中国制造”这个品牌?日前,一家在直布罗陀注册、名为Alvito的公司向欧盟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欲申请注册“非中国制造”(“NOTMADEINCHINA”)字样的商标,而欧盟已经接受了该公司的商标申请。  相似文献   

10.
钟林超 《华商》2012,(8):14-15
曾几何时,“made in china”让国人骄傲,可现在,中国制造却让外国人眼红,使中国人迷失。“中国制造”究竟怎么了?“中国制造”泡沫化了!  相似文献   

11.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只表明了“在中国制造”,而并不代表“Made by China”(由中国制造),虽然仅是一字之差,却隐含了中国服装业从“低成本简单加工”到“高附加值品牌创造”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生产方式     
在“中国制造”如何转向“中国创造”这场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一项最重要的环节却已被大家有意无意的忽略,这就是“制造”一词本身。中国制造企业几乎群体性地遗忘了它们当中的很多企业原本就是为制造而来的,也群体性地忽略了生产方式本身也应该是讨论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小红 《商场现代化》2006,(7Z):113-113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弪依赖。  相似文献   

14.
《商界名家》2005,(12):64-66
“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字眼,而“中国创造”正在成为主流话语。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成为新的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将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中国企业的品牌主义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5.
创立一个有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并非一日之功。但是中国政府已经着手重新定义“中国制造”,开辟中国经济未来新的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看到“中国制造”会立刻把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邢和平 《现代商业》2012,(29):49-50
自2000年开始的十年发展,“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逆市向上,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正是在这两年,“盛世”景象之下,“中国制造”内部开始经历脱胎换骨式的蜕变与再造。今天我们看到的“高端上不去、低端难保持”的困局,正是转型期必然的乱象和必经的磨炼。“中国制造”还能继续保持在国际竞争中优势的应对策略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三十年来,中国的“速度”不断令世界瞠目结舌。上世纪80年代,160米高的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深圳奇迹”,不久后,383米高的地王大厦便以“九天四层楼”刷新了这项纪录。人世不过七年时间,“中国制造”一词的知名度便超越了“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这个巨大的“工厂”每小时就向全球输送一亿美元的产品。三十年前,个体经济的合法身份还有待争议,而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数百亿身价的富豪和跻身“全球500强”的巨型企业。  相似文献   

18.
黄树辉 《大经贸》2005,(4):72-74
曾几何时,烙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鹊起全球,“国际品牌中国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也许你不曾留意,当加入WTO后的中国日益紧密地融入全球经济浪潮之时,这种现象却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中国品牌国际造”也开始演变成为一种趋势,而这种趋势在中国彩电行业和摩托车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突围摆脱困境 2004年,中国彩电业在沸腾中走完这一年。这一年,中国彩  相似文献   

19.
《三联竞争力》2009,(10):39-39
如果要让老外们评价中国制造,他们往往会援引“海尔”。这个品牌,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世界代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有人津津乐道于现在的“制造大国”地位。其实,“中国制造”仅仅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中国制造”不能支撑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经营”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强盛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