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拆迁中被拆迁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拆迁中被拆迁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构建一个多层次利益表达平台的被拆迁人利益表达机制包括:拆迁前的拆迁许可听证;拆迁中的社会性自治组织;拆迁后的回访。保障被拆迁人利益表达机制有效实施的相关制度设计为:制定城市拆迁中被拆迁人利益表达机制的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回归政府作为利益协调者的角色;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自治性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着重研究在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背后的政府行为,分析我国政府行为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中存在的政府失灵现象,提出规范房屋拆迁中政府失灵的矫治对策,政府不应过度介入城市商业性拆迁领域,强化政府行为监督与惩罚机制,改善目前政府的角色定位,以使城市房屋拆迁达到公平、合理、透明、实效。  相似文献   

3.
所谓城市房屋拆迁监理,是指拆迁项目业主委托具备一定条件的拆迁监理机构,依据拆迁法规政策、拆迁工程相关文件和拆迁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对房屋拆迁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行为,包括资金监理、程序监理、过程监理、政策监理、进度监理、现场监理,是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拆迁活动中的合理应用。结合当前城市房屋拆迁实际情况,笔者试就城市房屋拆迁监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思路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二是居住与就业地点的空间失配。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缺位与越位并存、开发商的市场垄断与价格合谋、居民选址的文化冲突。因此,要在尊重城市发展背景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规范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中的三个行为主体(政府、开发商、居民),尽可能努力构建合理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政府要在城市建设中正确定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开发商的市场行为;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不同类型的住房空间布局,建立社会不同阶层居民间的和谐居住关系。  相似文献   

5.
吴红江 《企业导报》2011,(10):30-31
本文主要着重研究在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背后的政府行为,分析我国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中主要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提出规范房屋拆迁政府行为的对策,合理保护当事人合法利益,使被拆迁人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安置,以使城市房屋拆迁达到公平、合理、透明、实效,促进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顺利开展和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做空机构这一新兴主体对审计合谋行为产生的影响,文章应用演化博弈方法论基于审计师、上市公司高管、做空机构三个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互相监督影响关系建立了演化博弈分析框架,讨论各决策主体的决策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根据Malthusian动态方程进行的策略组合稳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监管部门加大对审计合谋的惩罚力度和对审计师公正审计的激励能起到抑制合谋舞弊的作用,做空机构在监管部门由于惩罚激励力度或者监管力度的原因导致监管失效时能够代替监管部门较好地约束审计合谋行为。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认为浑水公司这类做空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弥补政府监管失灵,减少上市公司的合谋舞弊行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并对该行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峥 《中国发展观察》2023,(Z1):157-162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实现高效能城市治理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城市更新机制及配套政策体系具有四方面价值,一是有助于规范主体行为和保障主体利益;二是有助于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四是有助于平衡城市发展的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文章提到,应重点完善城市更新的五项机制,一是完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二是完善多方参与机制;三是完善资金支持机制;四是完善专项规划实施机制;五是完善风险监督机制。文章还就健全城市更新配套政策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房屋拆迁不是房屋的市场交易。因为城市房屋拆迁许可是基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许可,是行政行为,所以不存在被拆迁人愿意不愿意卖和想不想搬迁的自由选择,只要拆迁程序合法、补偿标准合法、项目合法、主体合法、补偿资金到位,所有拆迁范围内的被拆迁人都要服从搬迁,否则将依法强制。房屋市场交易是一种自主的市场行为,取决于产权人的意愿;拆迁行为则是依法拆迁。但是,城市拆迁补偿其实质应是市场化货币拆迁。那么,城市房屋拆迁的市场化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城市房屋拆迁法律体系中“法律”层次的缺位 我国尚没有直接指导和规范房屋拆迁行为的《房屋拆迁法》,城市房屋拆迁活动中“法律”层次实际上是缺位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房屋拆迁在我国国家立法层面的存在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而作为城市房屋拆迁纠纷的重要解决机制——拆迁行政裁决,除了部分地方立法作出程序性规定外,直至2003年底建设部颁布《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后才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程序指引。尽管其在立法层级上位阶较低,但对之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行为的规范却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拆迁行政裁决是一种法定的纠纷解决机制,但同时也彰显了行政权力对于民事关系的强势介入,因此,从法理上分析拆迁行政裁决程序的价值所在对该制度的合理运行就显得现实而必要。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披露和证券交易中的合谋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生 《价值工程》2007,26(9):153-156
证券市场中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合谋行为会产生虚假信息,扭曲市场价格,损害投资者利益和市场效率。研究市场中的合谋行为对建立完善的市场运作和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市场交易过程和信息披露过程中合谋行为的分析,揭示市场机制设计中各可控外生性变量的调控方向和力度。研究表明,在存在监管合谋的情况下,处罚的效果是不确定的,而奖励机制可以有效的减少合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城市房屋拆迁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拆迁总量大幅增长,拆迁过程中的矛盾也日益突现,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本文应用博弈论原理分析拆迁过程中各拆迁主体的行为决策及其收益分配关系,探讨“利益共赢”的拆迁制度体系。一、拆迁主体行为及相互关  相似文献   

13.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规范行政管理程序方面做了不少的修改,其目的在于更好地约束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条例》特别对房屋拆迁许可证审批程序和时限、延长拆迁期限的审批以及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进行行政裁决的程序和时限等作了明确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拆迁管理,避免由于拆迁管理工作不到位、拆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不完善、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拆迁矛盾。然而,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些程序不够完善,势必影响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遇到…  相似文献   

14.
一、城市房屋拆迁关系的性质界定 城市房屋拆迁关系中,涉及到三方当事人: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在城市房屋拆迁活动中既涉及到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又涉及到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建筑供应链金融合谋风险、完善建筑供应链金融管理系统。文章从合谋风险的角度,提出将战略合作模式应用于建筑供应链金融中,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银行、核心发包企业、建筑企业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对比引入战略合作模式前后三方策略的变化,论证战略合作模式的优势。结果表明:应用战略合作模式可降低合谋发生的概率,减少银行面临的合谋风险,同时银行应提高惩罚力度、加大未来合作的优惠政策等措施,来抑制合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所谓征地拆迁市场化,即是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则运用到征地拆迁中,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征地拆迁活动完全由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配置和调节。市场化,意味着政府不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之间是平等关系,市场经济活动应当是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首先依据博弈理论,构建政府与被拆迁人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拆迁实施的行政成本间接影响着被拆迁人的行为选择;合理的拆迁补偿款更易促成被拆迁人选择"妥协"行为;政府公信力缺失会恶化拆迁矛盾,甚至导致群体性冲突。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化城市建设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想提高城镇居民居住质量,优化建设城市风貌,城镇房屋拆迁工作十分重要。与此同时,现如今与城镇拆迁相关的法规制度越来越完善,实践中的城镇房屋拆迁行为规范性也得到提升,既对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进行了维护,又提高了城镇拆迁工作开展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范围是拆迁活动的核心内容,补偿范围不全面,拆迁矛盾便不能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过于狭窄,土地使用权没有完全补偿.文章针对目前拆迁补偿范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补偿范围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拆迁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因拆迁引起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拆迁补偿问题。现行的补偿机制还存在一些漏洞,并不十分合理,在分析现阶段城市拆迁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种城市拆迁补偿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