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用性。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注入新鲜活力。以辽宁省为例,探讨影响高校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的因素,对改善乡村就业创业环境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吸引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融入的信心和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大学生适时“择好业、就好业”的关键,大学生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高校教师的视角,立足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进而提出经验性的措施和办法,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如何把握人才优势,将高校毕业生积极主动地转入社会发展中来,发挥潜在优秀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是社会、高校、家庭,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状分析,基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结构等变化,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并提出避免高校毕业生陷入“慢就业”的对策,以此规避毕业生消极陷入“慢就业”,进而主动走出象牙塔,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议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政策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人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后几年内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而社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左右,其中大学毕业生每年平均达500万人左右,占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50%以上。与此同时,农村技术与管理人才匮乏成为了当今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所在。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既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需构建一个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的问卷调查表明,2005年大学生毕业时与就业单位真正签约者只有33.7%;另据人事部网站,2006年统计地区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5万名,与2005年各地已吸纳的214.1万名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幅为22%,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法制晚报》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北京近六成的研究生表示对当初考研的选择后悔或失望。如此种种,显示出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人甚至把大学生就业与下岗职工就业、农民工就业并称为“我国三大就业问题”。然而,大学的问题远…  相似文献   

6.
被就业     
一个古怪的词汇——“被就业”,近期成为流行语。它源于一名未找到就业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到人才中心办理档案时,竟然发现自己档案中有一张“就业协议书”,并盖有就业单位的大印,但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单位。“档案”显示该毕业生已经 “就业”,但实际上并未就业。该毕业生在网上发帖戏称自己是“被就业”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也是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给出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并针对如何提高就业机会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部分高职大学生就业后,出现了对职业环境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频频跳槽或者走向失业。本文研究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性现存的问题,指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职业转变的三大能力,阐述了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部分高职大学生就业后,出现了对职业环境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频频跳槽或者走向失业。本文研究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性现存的问题,指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职业转变的三大能力,阐述了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虽然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但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应当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完善就业市场,运用法律手段扫除体制性障碍,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建设离不开有知识、懂科学、有情怀的农村籍大学生的参与,农村籍大学生以乡村经济引领者、乡村文化传承者、乡村生活建设者等身份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弥补了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才“短板”。农村籍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受到经济利益、乡村情结、制度帮扶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当制定针对性的乡村振兴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农村籍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补位”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近日,北京市出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实施方案,采取多项措施招聘“大学生村官”。计划在3年内招聘8000名高校毕业生到远郊区县工作,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首批2000名高校毕业生将在今夏到农村基层就职。招聘采取统一报名,统一下派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重心。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不仅会造成培养大学生所需社会资本的浪费,而且也不符合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因此,亟须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调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创设多方协助、立体宽松的就业氛围,为大学生顺利步入职业生涯开辟更为广阔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各项就业政策不断向农村大学生的倾斜,高校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显突出,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在其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其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提升农村大学生就业创新力,从而达到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较大。毕业生在面对现实情况下做好求职前的准备,未雨绸缪势在必行。本质上讲,大学四年的学习就是大学生的职前准备,为了使毕业生更为具体明确需要准备什么,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迫使我国经济进入滞缓,对大学生就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吉首大学商科毕业生就业创业调研数据为基础,联系国内大学生就业情况,系统分析“新经济”和“新冠肺炎疫情”两大方面对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及时应对变化、掌控规律,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17.
高层声音     
“曲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解决好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加强妇女、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等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立  赵亮 《农业经济》2023,(9):81-8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之一。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劳动力的支撑,在农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农村实习就业不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质量提升,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然而目前受传统历史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赴农村实习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农村就业数量少、时间短、形式单一,农村相关政策保障不健全;加之社会对乡村的偏见和误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赴农村实习就业的意愿;高校学生对农村实习就业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要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农村实习就业的策略,建立健全大学生农村实习就业体系;构建新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长效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当前农村劳动力质量低等问题。探索大学生农业基层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质量提升二者互惠、互促、互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利用就业率数据和网络招聘后台数据综合分析发现:经济回升背景下,广东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呈“V”字反弹,本科生仍面临较大就业压力,行业供需不平衡有所加剧。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就业导师制在普通高校中的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导师制"的开展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优化人才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成功率。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就业导师制"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导师的选择、指导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